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作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在同一年级的耳鼻咽喉教学中分别使用CAI和传统教学法,并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大多数学生对应用CAI表示欢迎,认为CAI知识点鲜明,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结论:CAI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是一种值得提倡推广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  谭继全  许卫华 《中国校医》2006,20(4):436-437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手术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对28例经药物保守治疗一年后无效的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直视下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2~4.5年,经过鼻内窥镜直视下手术治疗后,鼻窦炎患者获治愈者12例,有效16例,有效率为(100%)。结论 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中,择期应用鼻内窥镜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液氮冷冻及鸦胆子油涂抹治疗儿童复发性喉乳头状瘤(JRLP)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7年间收治的46例JRLP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支撑喉镜下手术切除联合液氮冷冻及鸦胆子油涂抹的治疗方案。结果对46例患者随访2~3年,缓解34例,正在随访7例,失访5例。2例前联合轻度粘连、声嘶明显,无明显喉狭窄及气管内播散病例。结论手术切除结合液氮冷冻及鸦胆子油涂抹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鼻咽癌病人血清sP-selectin和sICAM-1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98例鼻咽癌病人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P-selectin和sICAM-1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鼻咽癌病人血清sP-selectin和s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颈淋巴结转移组高于非转移组(P<0.01)。Ⅲ期与Ⅱ期鼻咽癌病人血清sP-selectin和sICAM-1的含量均高于Ⅰ期(P<0.01),且Ⅲ期高于Ⅱ期(P<0.05)。结论血清sP-selectin和sICAM-1水平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联合检测血清sP-selectin和sICAM-1含量对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及病情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Midkine(MK)基因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用Trizol法提取鼻咽癌组织和正常鼻咽组织的RNA,经RT-PCR获得扩增的MKDNA,溴化乙锭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结果45例鼻咽癌组织中有37例在4,17bp处出现1条MK的特征条带。7例鼻咽部正常组织均表达阴性。24例颈淋巴结转移患者中20例鼻咽癌组织MK mRNA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3.33%),21例无颈淋巴结转移中17例鼻咽癌组织MK mRNA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0.95%)。结论MK mRNA在鼻咽癌组织特异表达,MK有望作为鼻咽癌筛查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螺旋藻对大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成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口服螺旋藻治疗,观察其行为学差异;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黏膜改变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总IgE水平;用荧光法检测血清组胺含量。结果:行为学得分,螺旋藻治疗组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黏膜炎性反应明显轻于阴性对照组;鼻黏膜肥大细胞总数、脱颗粒数和血清总IgE、组胺含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螺旋藻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强的松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藻可防治大鼠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提示螺旋藻可用于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血清唾液酸(SA)浓度定期检测对喉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分别测定喉部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组)、健康人(对照组)及喉癌患者(喉癌组)手术前不同临床分期血清SA浓度,另对喉癌组患者手术后2周、4周、1年血清中SA浓度进行定期检测。结果:喉癌组手术前、后2周内血清SA浓度明显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P〈0.01);手术后4周~1年如无复发或转移,血清SA浓度逐渐下降,与良性组及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如有复发或转移,喉癌组患者血清SA浓度持续在高水平。结论:定期检测血清SA浓度对喉癌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有较明显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MMP-2、MMP-9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2、MMP-9在正常对照组(7例)和鼻咽癌(45例)组织中的表达,45例鼻咽癌患者中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有24例,其中I~Ⅱ期21例,Ⅲ~Ⅳ期24例。结果鼻咽癌组织中MMP-2和MMP-9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比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明显增高(P〈0.05)。在鼻咽癌标本中还发现癌巢周边的成纤维细胞、癌周浸润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中也有MMP-2和MMP-9的表达。结论MMP-2、MMP-9可能在鼻咽癌发生发展和突破基底膜向外扩散及淋巴结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抑制人鼻咽癌细胞的生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国庆  殷鹏  张月飞  谭继全 《医学争鸣》2008,29(15):1388-1390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 gallate,EGCG]抑制人鼻咽癌CNE-2Z细胞系生长增殖的机制,寻找鼻咽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用EGCG处理人鼻咽癌CNE-2Z细胞,应用MTT试验观察不同浓度的EGCG对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mRNA表达情况.结果:从CNE-2Z细胞生长曲线判定EGCG对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经EGCG处理后,细胞中均有RASSF1AmRNA表达,且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强.结论:EGCG对体外培养的鼻咽癌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其能使因甲基化而失活的RASSF1A基因再转录,诱导该基因重新表达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谭继全  鲁子健 《耳鼻咽喉》1994,1(2):111-113
通过200例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析,发现91例(45.5%)涉及耳鼻咽喉科的范围,借此探讨了与耳鼻咽喉科的关系。认为:(1)在综合医院耳鼻咽喉科应参与甲状腺癌的诊断、治疗,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2)积极开展头颈外科是耳鼻咽喉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