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作者对41例有Ⅲ级以上狭窄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行认真的形态学观察和分析,结果发现在心肌梗组(18例)平均每例斑块总数为21.4,其中45.9%为进展性斑块;而15例非冠心病死亡病例平均每例斑块总数为10,其中只有14%为进展性斑块(P<0.001)。冠心病猝死组则界于两组之间,分别为20.1和34.2%。作者认为当冠状动脉Ⅲ级以上斑块数量多、并有较多的进展性斑块时易于发生心肌梗塞和猝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川芎嗪(TMP)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间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单侧切除肾脏并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DN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贝那普利组(1.7 mg·kg-1·d-1)、川芎嗪高、低剂量组(150,50 mg·kg-1·d-1),给药12周.实验第4,8,12周,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12周后,定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肾小管间质OPN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间质CTGF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CTGF、OPN表达明显增加(P<0.01).川芎嗪高剂量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肾小管间质组织OPN、CTGF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川芎嗪能减少DN大鼠尿蛋白,下调肾小管间质组织OPN、CTGF表达水平,减轻DN肾小管间质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参芪复方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GK大鼠(Goto-Kakizaki wister rats)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4月龄SPF级雄性GK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参芪复方低、高剂量组并另设正常Wister'大鼠对照组.连续灌药4周后,TUNEL染色观察各组胰岛β细胞凋亡指数(AI),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M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各组大鼠胰岛β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阳性物质积分光密度.结果 模型及低剂量组β细胞AI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各治疗组AI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高剂量及二甲双胍组∞细胞AI显著降于低剂量组(P<0.01)且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及低剂量组胰岛iNOS阳性物质积分光密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iNOS积分光密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复方能够抑制GK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其抑制β细胞iNO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张红敏  谢春光  陈世伟  谢毅强 《中医杂志》2007,48(6):549-551,562
目的观察参芪复方对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大鼠白色脂肪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雷米普利组、参芪复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受试物32天。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脂肪PPARγ和脂联素mRNA的表达。结果参芪复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的PPARγ及其下游靶基因脂联素mRNA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加,且二者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上调和活化PPARγ可能是参芪复方抗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参芪复方对GK大鼠白色脂肪组织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参芪复方抗2型糖尿病低度炎症的作用机理。方法:SPF级GK大鼠按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雷米普利、参芪复方低剂量与参芪复方高剂量组,另设正常Wistar对照组。4组GK大鼠和正常Wistar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L-N-硝基精氨酸甲酯(N-ω-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和生理盐水,同时喂饲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各组动物每天灌胃相应受试物和无菌水32 d。酶免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脂联素含量,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结果:参芪复方低、高剂量组大鼠的血清CRP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脂联素mRNA表达和血清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提高脂联素mRNA表达和血清蛋白水平可能是参芪复方抗T2DM低度炎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参芪复方对GK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参芪复方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GK大鼠(Goto-Kakizaki wister rats)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月龄SPF级雄性GK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参芪复方低、高剂量组,并另设正常Wister大鼠对照组。连续灌药4周后,TUNEL染色观察各组胰岛β细胞凋亡指数(AI),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M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各组大鼠胰岛β细胞Caspase-3阳性物质积分光密度。结果:模型及低剂量组β细胞AI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各治疗组AI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高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β细胞AI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1)且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及低剂量组胰岛Caspase-3积分光密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Caspase-3积分光密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和低剂量组(P<0.01),且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复方能够抑制GK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其抑制β细胞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芪复方对GK大鼠2型糖尿病早期动脉硬化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SPF级GK大鼠(自发性糖尿病大鼠)44只及Wistar大鼠11只按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米普利组、参芪复方低剂量组、参芪复方高剂量组.4组GK大鼠组造模:10 mg·kg-1·d-1腹腔注射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同时给高脂饮食,连续14 d造模.正常对照组给生理盐水.2周后开始给药,各组分别给相应受试药物28 d.用放免法测IL-6、INS,计算IAI、IRI,光镜下观察胸主动脉内膜病变的数目和程度.结果:参芪复方高、低剂量组的血清IL-6、INS含量较模型组下降,IRI明显降低(P<0.01),IAI明显升高,胸主动脉内膜病变数目与程度均有明显减少(P<0.01).结论:以益气养阴、清热生津、活血化瘀为治则的参芪复方能明显下调GK大鼠内皮细胞损伤的周围血的IL-6及INS的表达,降低IRI,升高IAI,减少胸主动脉内膜病变的数目和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胰岛庀赴墓δ芎脱a管内皮细胞,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火郁发之”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论述六气变异,五郁之治,有“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之谓。王冰注“达,发,夺,泄,折”五法,为“吐,汗,下,解表、利小便,抑冲逆”,引起后世医家争论,使五郁之治法愈辨愈明,愈争愈详,得到不断发挥。笔者仅就“火郁发之”对火热病证的治疗指导试作论述。纵观中医的发展,概由《内经》提出治疗原则和大法,尔后经过历代医家深化为具体治法。联系“火郁发之”原文,郁者,结滞不通也,本指自然气候变化反常,如夏应热而反寒致火热之气被郁,治疗时应本着升发疏散的原则,以恢复心气的正常功能,意在强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参芪复方对GK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GK大鼠腹腔注射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同时给予高脂饮食复制2型糖尿病(T2DM)心肌病变模型.选择随机血糖≥11.1 mmol/L的GK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中药高、低剂量组、西药组,另设正常Wistar大鼠作正常对照组,共5组动物.治疗4周后,统一取心肌标本,通过免疫组化等测量方法,对照观察各组药物对GK大鼠一般状态、心肌NO、心肌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GK大鼠的上述指标存在明显异常.参芪复方特别是其高剂量组能改善其一般状态、升高心肌NO(P<0.01),升高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表达(P<0.01),降低促细胞凋亡因子Bax表达(P<0.05)和Bax/Bcl-2比值(P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病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如何有效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值得临床医师思考及应对。本文基于对谢春光教授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处方用药的理解,以方测证探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共性病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