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 研究硝基呋喃抗菌骨水泥的动物体内生物相容性。方法 选用21只C57小鼠,随机分组,注射市售PMMA骨水泥浸提液(浓度分别为40%、80%和100%)、p(10%NFMA-co-MMA)骨水泥浸提液(浓度分别为40%、80%和100%)以及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7组,n=3)。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及体质量变化;对小鼠肝脏、肾脏进行组织学染色,观察肝肾细胞有无变性、坏死。选用6只新西兰兔进行背部肌肉植入实验(2组,n=3),对样件周围的肌肉组织进行组织学染色,观察样件植入2周和4周后局部组织炎症反应情况。结果 所有小鼠未表现出任何不良反应,小鼠均未死亡。所有注射p(10%NFMA-co-MMA)骨水泥浸提液的小鼠相比于注射前体质量均增加,各时间点增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PMMA浸提液组小鼠体质量增加最明显,第三天体质量增加量为(3.56±2.52)g,增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p(10%NFMA-co-MMA)骨水泥浸提液的小鼠肝肾细胞未见明显变性、坏死。植入p(10%NFMA-co-MMA)骨水泥后,第2周观察到样件周围组织有大量炎症细胞浸,第4周炎症减轻,结果与PMMA骨水泥植入后相同。结论 与临床使用的PMMA骨水泥相比,非浸出抗菌骨水泥p(NFMA-co-MMA)在动物体内没有引起明显毒性反应,说明p(NFMA-co-MMA)骨水泥在动物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某些环境因素与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组1(XRCC1)基因多态性间交互作用对肝细胞癌(HCC)发生危险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纯病例研究方法,调查500例HCC患者所接触的相关环境因素,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XRCC1—280、XRCC1—194和XRCC1—399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XRCC1—280与乙肝e抗体对HCC的发生有正相乘交互作用(P=0.047,OR=1.809,95%CI:1.007~3.249);XRCC1—194与饮酒对HCC的发生有正相乘交互作用(P=0.041,OR=1.496,95%CI:1.016~2.204);XRCC1—194与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对HCC的发生有负相乘交互作用(校正后,P=0.045,OR=1.737,95%CI:1.013~2.979)。未发现XRCC1—399基因多态性与相关环境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携带XRCC1—194突变等位基因与饮酒、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对HCC可能存在交互作用;携带xRCC1—280突变等位基因与乙肝e抗体对HCC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3.
1 前言龋病是发生于牙齿硬组织的感染性疾病 ,为最常见的口腔疾病。龋病的发生主要与变形链球菌有关 ,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产酸和耐酸性 ,能够合成细胞内多糖 (intracellularpolysaccharide,ICP)与细胞外多糖 (extracellularpolysaccha ride ,ECP) ,其中细胞外多糖特别是水不溶性葡聚糖 (waterinsolubalglucan ,WIG)与合成葡聚糖的葡萄糖基转移酶 (glu cosyltransferase ,GTF)已被广大学者公认为致龋的主要因子。变形链球菌有不同的血清型 ,其中变形链球菌 (Streptococcusmutans)c型在人类中的检出率最高 ,高达 80 % ,其次为远缘链球菌…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沉香降气散[1]加味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方法:将64例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服用沉香降气散加味方制成水煎剂,每日早晚空腹温服;对照组用奥美拉唑胶囊,每次20mg,每日2次;多潘立酮片,每次10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总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62% (P <0.05).结论:沉香降气散加味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优于奥美拉唑胶囊和多潘立酮片治疗.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大剂量顺铂(HD-DDP)、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并用甲羟孕酮(MPA)治疗晚期胃肠道腺癌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HD-DDP加5-Fu/CF加MPA治疗晚期胃肠腺癌37例。结果: CR 0例,PR 15例,CR加PR 40.5%;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Ⅱ度以上占24.3%,只有2例BUN升高。结论: HD-DDP加5-Fu/CF加MPA方案治疗晚期胃肠腺癌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  相似文献   
36.
GST-NP1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用大肠杆菌偏好密码子对兔抗御素基因进行改造 ,人工合成兔防御素基因构建大肠杆菌GST -NP1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研究表明 :蛋白质经过亲和层析洗脱纯化 ,SDS -PAGE电泳分析 ,只在目的分子量处出现单一条带。灰度扫描分析表明 ,表达量最高可达总蛋白的 2 7 7%。  相似文献   
37.
丝状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对于其基因功能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系列转化和基因操作技术已在不同的丝状真菌中得到运用。许多对于工业、农业和医药卫生具有重要意义的丝状真菌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作者简述了丝状真菌基因敲除的历史,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基因敲除技术在丝状真菌研究中的进展,并对冀在丝状真菌基因功能研究、工业菌株改良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及肱动脉内皮( FMD)功能的改变情况与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探讨。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IMT、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的舒张末期内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FMD功能显著低于对照组,且IMT显著厚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的FMD降低明显,且IMT明显增厚,肱动脉内皮功能障碍同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高分辨率超声在高血脂症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300名高血脂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0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查结果。结果4组研究对象的肱动脉内径、含服硝酸甘油内径百分变化率、基础血流量等指标差异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3组患者反应性充血导致的肱动脉内径扩张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脂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明显,进行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可以准确的检测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分离毒株E基因分子进化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3年广州市登革热疫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登革热疑似病例血清进行抗体检测,阳性病例的急性期血清标本以C6/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RT-PCR扩增分离毒株的E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应用MEGA 5.05进行进化特征分析。结果 2013年广州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1 270例,发病率为9.96/10万,以本地病例为主(占98.66%),输入病例以东南亚国家为主(占88.24%)。发病高峰为10-11月(占85.28%)。169份登革热病例急性期血清共分离48株登革病毒(Ⅰ型47株,Ⅱ型1株),与近年来广州、东南亚分离株高度同源。结论广州市登革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暴发风险较大,须加强监测力度,强化蚊媒的控制,降低登革热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