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患者男性,53岁,农民,于1988年2月因右乳腺有核桃大小无痛性肿块入院,经针吸病检诊断为“右乳腺纤维肉瘤”,行右乳腺肉瘤广泛切除术。1989年11月,又因切口下缘有4×3×2c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细胞角蛋白CK18在胃癌组织及周围淋巴结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CK18对于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0例胃癌样本,包括黏液腺癌30例,乳头状腺癌34例,管状腺癌27例,低分化腺癌44例,印戒细胞癌15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及周围淋巴结中CK18的表达水平,阐明CK18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K18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不存在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的类型与CK18的表达无关(P>0.05);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CK18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CK18的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的个数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及周围淋巴结组织中CK18的表达情况,有助于胃癌预后的评估,提高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为进一步判断TNM分期,完善胃癌术后的辅助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992年 10月至 1996年 10月间 ,对 2 6 8例侵及浆膜的进展期胃癌 ,在行根治术后采取腹腔免疫化疗 ,配合全面周到的护理 ,取得了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16 9例 ,女性 99例 ,年龄 4 6~ 72岁 ,中位年龄 58岁 ,全部行根治性切除 ,其中远端胃切除6 5例 ,近端胃切除 16 2例 ,全胃切除 4 1例。肿瘤位于A、AM区者 70例 ,M区者 2 1例 ,C、CM者 177例。按 1987年UICC新TNM分期法 ,T3 N1M0 10 6例 ,T4 N0 M0 6 4例 ,T3 N2 M0 55例 ,T4 N1M0 4 3例。其中管状腺癌 10 8例 ,乳头状腺癌 59例 ,中分化腺癌 4 5例 …  相似文献   
14.
胰管栓塞在Whipple术中的应用研究(附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1956年5月-1996年6月10年间施行Whiplle术76例,30例用TH胶(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行残胰胰管栓塞术。其中壶腹癌19例,胰头癌10例,胆总管下段癌1例。男18例,女12例,男女之比为1.5:1。年龄46-81岁,平均61岁。46例按Child法行残胰、空肠吻合术,吻合组平均年龄55.3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以减少复发。方法回顾分析10年手术治疗31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访了解术后5年复发情况,以与术后复发有关的因素为变量组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性回归分析。结果 5年复发率为48.39%(15/31),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手术方式、组织学亚型、肿瘤体积和是否外侵对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均有影响(P〈0.05)。结论手术方式、组织学亚型、是否外侵和肿瘤体积与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术后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在贲门癌及胃窦癌诊断价值。方法:整理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的236例胃癌患者CEA、CA72-4、CA19-9的检测结果,并以200例健康体检病人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贲门癌组血清CE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A72-4,CA19-9。含CEA的两项联合检测可使检测的阳性率明显提高,且两种联合检测有明显差异,3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66.7%。胃窦癌组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时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联合检测CEA和CA72-4或CA19-9可使检测的阳性率有所提高,3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57.4%。结论:血清CEA、CA72-4、CA19-9水平在贲门癌及胃窦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阳性率与肿瘤的部位有关,联检可提高胃癌尤其是贲门癌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卫生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卫生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不仅能促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也能推动卫生改革的深化,已日益成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卫生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在我国,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胃癌的癌变过程是有多因素、多基因、多步骤的综合过程。有文献表明胃癌的发生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下,多种原癌基因的活化和多种抑癌基因的失活导致了胃癌的发生、发展,研究胃癌相关基因不仅对于了解胃癌的发病机制十分重  相似文献   
19.
背景:建立合适的人胃肠道间质瘤裸鼠动物模型,可为以后在活体状态下研究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提供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目的:观察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组织块接种于不同周龄裸小鼠腋下和臀部的成瘤情况。方法:将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组织块分别接种于4,8周龄BALB/c(nu/nu)裸鼠的腋下和臀部,观察在一定时间内,不同周龄裸鼠不同部位的瘤体成瘤率,生长速度,破溃率和转移率。结果与结论:4周龄裸鼠的成瘤率及生长速度明显高于8周龄裸鼠(P〈0.05),且接种于腋下的成瘤率较臀部高;4周龄与8周龄裸鼠的肿瘤破溃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接种于臀部的肿瘤破溃率大于腋下(P〈0.05);在肿瘤软化消失率方面,8周龄裸鼠明显高于4周龄裸鼠(P〈0.05),同龄裸鼠中,臀部高于腋下。说明不论接种部位如何,周龄越小的裸鼠,移植瘤成瘤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但对于相同周龄的裸鼠,不论接种部位如何,肿瘤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Dukes B、C期直肠癌,术后复发率高达20%~40%。有报道术前放疗可有效控制复发,但对预后的影响未见报道。1995年至1999年作者应用加速超分割放疗作为直肠癌术前辅助治疗,并与单纯手术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