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克拉霉素耐药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为耐药肺结核的2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比例法对克拉霉素等16种抗结核药物进行药敏试验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克拉霉素耐药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254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中,17例耐多药/广泛耐药患者对克拉霉素耐药,耐药率为6.69%(17/254),低于其余15种抗结核药物[12.60%(32/254)~95.67%(243/254)]。(2)对克拉霉素耐药的耐多药/广泛耐药患者,对莫西沙星(47.06%,8/17)、氯法齐明(70.59%,12/17)、乙胺丁醇(82.35%,14/17)、阿米卡星(52.94%,9/17)、对氨基水杨酸(76.47%,13/17)、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88.24%,15/17)、卷曲霉素(76.47%,13/17)的耐药率均高于对克拉霉素敏感的患者[莫西沙星(11.32%,24/212)、氯法齐明(9.91%,21/212)、乙胺丁醇(41.51%,88/212)、阿米卡星(21.70%,46/212)、对氨基水杨酸(35.85%,76/212)、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52.83%,112/212)、卷曲霉素(28.77%,6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16.721、46.987、10.628、6.793、10.930、7.986、16.370,P值均<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耐药的药品数目>7个[OR(95%CI)=9.328(2.058~42.290)]是克拉霉素耐药的危险因素。结论 耐药肺结核患者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低于其他常用抗结核药物,多发生在耐多药/广泛耐药患者,耐药的药品数目>7个是患者对克拉霉素产生耐药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2.
正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登记报告的肺结核患者约为90万例,其中4-5万例为复治涂阳患者~([1])。近年来虽然复治结核病患者患病率有所下降,但我国复治患者的数量仍居高不下,给结核病的防治带来巨大的负担。《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将复治肺结核患者定义为1因结核病不合理或不规律用抗结核药物治疗≥1个月的患者,2初治失败和复发患者(具有以上情况之一者均为复治肺结核)~([2])。虽然通过规律化疗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量与治疗失败和再次复发的关系,为研究复治肺结核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22家结核病诊疗机构纳入的400例非耐多药及广泛耐药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资料,采取复治新方案和复治标准方案治疗,对治疗成功患者随访至2019年7月(共随访7年)。将治疗中失败者51例作为失败组,治疗成功后随访再次复发者23例作为复发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逐一对比分析。结果 失败组与复发组在既往使用低剂量利福霉素类药物[低剂量70.2%(33/47)和52.2%(12/23)、正常剂量29.8%(14/47)和47.8%(11/23)]、复治类型[复发51.0%(26/51)和56.6%(13/23)、初治失败23.5%(12/51)和21.7%(5/23)、其他复治25.5%(13/51)和21.7%(5/23)]、治疗前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敏感34.0%(17/50)和31.8%(7/22)、耐异烟肼32.0%(16/50)和31.8%(7/22)、耐利福平12.0%(6/50)和13.7%(3/22)、其他耐药22.0%(11/50)和22.7%(5/22)]、既往累计用药时间[<6个月24.0%(12/50)和21.7%(5/23)、≥6个月76.0%(38/50)和78.3%(18/23)]和复治次数[1次78.4%(40/51)和87.0%(20/23)、≥2次21.6%(11/51)和13.0%(3/23)]方面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189,P=0.139;χ2=0.206,P=0.902;Fisher确切概率法,P>0.999;χ2=0.045,P=0.832;χ2=0.298,P=0.585)。失败组治疗前痰涂片和痰培养菌量检测>2+的比例分别为44.9%(22/49)和63.9%(23/36),均高于复发组8.7%(2/23)和12.5%(2/1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232和11.718,P值分别为0.002和0.001)。结论 复治菌阳肺结核在治疗前痰菌量大的患者治疗失败率高于复发率,在制定复治新方案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4.
该研究采用"纳米乳-凝胶技术"制备雷公藤多苷纳米凝胶,并对其药效学进行考察。以油酸作为油相,聚氧乙烯蓖麻油为表面活性剂,1,2-丙二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雷公藤多苷纳米乳的处方组成,制备雷公藤多苷纳米凝胶。以7%的2,4-二硝基氯苯丙酮溶液致敏,0.3%的2,4-二硝基氯苯溶液多次激发建立小鼠耳慢性皮炎湿疹模型,考察雷公藤多苷纳米凝胶对小鼠耳肿胀及皮肤红肿的影响;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FN-γ,IL-4和IL-8等细胞因子的浓度,对雷公藤多苷纳米凝胶的药效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雷公藤多苷纳米凝胶可以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度(P<0.01),并可以改善造模后小鼠耳部皮肤出现的水肿、红斑情况。雷公藤多苷纳米凝胶还可以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IFN-γ和IL-4的表达。该研究制备的雷公藤多苷纳米凝胶对小鼠皮炎湿疹模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望为临床皮炎湿疹的治疗提供一种新型外用长效制剂。  相似文献   
45.
目的:介绍实施药品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人员培训。方法:调查分析本院药剂科人员目前的业务素质,针对岗位职责要求对药学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结果:通过分层次培训,本院药学人员基本掌握了实施药品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必需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药品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得到顺利实施。结论:加强人员培训,是实现医院药品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46.
摘要:目的 探讨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肺结核防治策略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方法 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选择全国22家医疗机构2009-2012年确诊的复治肺结核患者377例,按是 否耐药分为耐药组和敏感组,比较两组在基本情况,首次治疗情况及既往史方面的差异,分析复治肺结核 患者耐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复治肺结核患者中共148 例耐药患者,耐药率为39.26% (148/377), 经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结核病接触史(χ 2=6.375,犘=0.012);治疗前症状及体征评分(χ 2=11.899,犘= 0.005);既往治疗次数(χ 2=10.209,犘=0.001);既往用药个数(χ 2=3.986,犘=0.046)及既往用药不良 反应(χ 2=4.468,犘=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治疗前症状及体征 评分≥6分和既往治疗>2次是耐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犗犚(95%犆犐)分别为1.894 (1.228~2.922) 和 2.166 (1.074~4.370)。结论 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率较高,服药不规律及既往治疗次数增多增加了复治 肺结核患者耐药风险。 关键词:肺结核;复治;耐药;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09 0641 06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地区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闸北区392例ADR报告从上报单位分布情况、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新的严重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392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共19类140种,其中抗感染药物最多,有245例(56.32%),其次是中药制剂,有66例(15.17%);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有342例(78.6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最常见临床表现,有231例(41.03%);新的严重的ADR有28例(7.14%)。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ADR监测与报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高血压住院患者治疗强度与降压效果的关系,为高血压病的降压治疗提供参考,也为开发和利用药品处方数据库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一种方法。方法调用本院用药数据库和住院病史,提取高血压住院患者用药记录和住院期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等信息,用因子分析法计算患者治疗强度,并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治疗强度的降压效果。结果住院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值随治疗强度增加而增加。结论利用临床诊疗信息和因子分析法研究患者治疗强度与降压效果的关系其结果有参考价值,这种方法在临床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复治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降糖药对复治肺结核的预后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多家结核病防治机构治疗报告的复治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42例,均随访达3年,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根据是否应用二甲双胍药物分为两组:Ⅰ组10例,为应用二甲双胍降糖+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Ⅱ组32例,为未应用二甲双胍降糖(采用其他降糖药)+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转归、预后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末痰培养阴转率分别为Ⅰ组70.0%(7/10)和Ⅱ组78.1%(25/32)、治愈率分别为Ⅰ组80.0%(8/10)和Ⅱ组65.6%(21/32)、治疗成功率分别为Ⅰ组90.0%(9/10)和Ⅱ组71.9%(23/32),两组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1、0.22、0.56,P值均〉O.05)。Ⅰ组失败率[10.0%(1/10)]和随访3年复发率[11.1%(1/9)]均低于Ⅱ组[失败率为15.6%(5/32)。随访3年复发率为21.7%(5/23)],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值均〉O.05)。胸片显示病变吸收率分别为Ⅰ组80.0%(8/10)和Ⅱ组89.3%(25/28);空洞闭合和缩小率分别为Ⅰ组66.7G(4/6)和Ⅱ组71.4G(15/21),两组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559和P=1.000)。患者预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表明,既往药物治疗在1~6个月和≥7个月复发的患者分别占16.7%(1/6)和83.3%(5/6),未复发的患者分别占76.9%(20/26)和23.i%(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1);说明既往用药时间在7个月以上,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复治后复发风险可能增加。结论Ⅰ组对复治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失败率和随访3年复发率均低于Ⅱ组,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值得扩大样本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0.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胶囊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