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肖阳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2):2822-2822
总结我院收治的90例并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老年手术患者资料,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P1组、P2组和A组,每组30例,P1组采用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P2组采用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A组采用阿托品(0.01mg/kg)静脉缓慢注射(加壶),三组均同时氨溴索0.5mg/kg加入0.9%氯化钠液静滴。入室20min均采用静注芬太尼2ug/kg、咪哒唑伦0.1mg/kg、罗库溴铵0.8mg/kg和依托咪酯0.3mg/kg全麻快速诱导。对比三组患者在手术开始2h后的各项指标。结果A组相同时段PaCO2显著高于其他二组(P〈0.05或P〈0.01)。BRT 21.62±8.67min;RCT 29.43±12.7min;AST 36.42±15.45min,三组对比A〉P1〉P2。长托宁用于COPD术前给药具有满意的临床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2.
女性的乳房是女性重要的性敏感区域之一,它在性活动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性反应的兴奋期,乳房对性反应增强的第一个证据就是乳头的勃起反应,这是乳头结构内的肌纤维不自主收缩的结果。充分的勃起反应可以使乳头长度比未受刺激前有所增加,平时乳头大而向前凸出者,往往...  相似文献   
23.
刘菲  李娟  韩颖  杨赵栋  肖阳  刘晶  李熳  彭彬  张静  李玲俐  施静 《中国针灸》2006,26(6):436-440
目的:探讨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8)、炎症组(n=10)、穴位电针组(n=10)、非穴位电针组(n=10)及对侧穴位电针组(n=10)。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制备关节炎模型。对穴位、非穴位及对侧穴位电针组大鼠隔天针刺,穴位为“环跳”“阳陵泉”;非穴位为两穴旁开5mm处。观察背屈踝关节疼痛试验评分、足部肿胀程度,以及关节炎大鼠踝关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阳性细胞免疫反应性。结果:炎症组大鼠注射足出现了明显的痛觉过敏和局部肿胀,同时外周局部组织GDNF表达增加。电针患侧、对侧穴位可以显著缓解疼痛,加速炎症足肿胀的恢复,并显著降低炎症侧踩关节真皮层及皮下浅层组织GDNF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百分比;而非穴位电针对照组没有显著疗效。结论:电针可以调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痛病灶局部皮肤组织GDNF的表达,从而发挥消炎镇痛的作用。穴位与非穴位之间存在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骨科患者骨不连以及骨折延迟愈合采用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瑞士STORZMP100体外冲击波疼痛治疗系统对我院骨科27例骨不连且骨折愈合延迟的患者进行治疗,设置冲击能量为3.5~5.0bar,冲击频率为5HZ,冲击次数3500次。依据临床患者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最多不超过4次的治疗,每次治疗间隔周期为1周,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患者进行10—16个月的随访调查,嘱咐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并对其复查x线片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本次研究对象27力患者中,有20例骨折或者不连部位出现明显骨痂并愈合,剩余7例为临床症状无改变。患者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9周,进行为期10个月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达到74%,且在进行治疗后,患者并未有出现明显的内固定系统断裂和周围血管神经损伤的并发症。结论:临床对于骨科患者骨不连以及骨折延迟愈合采用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安全、简单、微创、有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估经支气管镜氩气刀联合冷冻及异烟肼灌注治疗溃疡穿孔型Ⅵ型支气管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搜集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湖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溃疡穿孔型Ⅵ型EBTB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7年1月之前收治的31例接受经支气管镜冷冻+异烟肼灌注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前收治的34例接受经支气管镜氩气刀+冷冻+异烟肼灌注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瘘口愈合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进行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241例次和222例次,例均治疗次数分别为(7.81±2.20)次/例和(6.53±2.05)次/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5,P=0.018)。对照组行冷冻+异烟肼灌注治疗次数(3.45±0.91)次/例,高于观察组行氩气刀+冷冻+异烟肼灌注治疗(2.59±0.82)次/例(t=3.987,P<0.001)。对照组瘘口愈合中位时间[12.0(10.0, 12.0) 周]长于观察组[10.0(8.0,12.0)周](Z=-2.001,P=0.04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痊愈和有效者分别为29例和33例、2例和1例,治疗有效率均为100.00%(χ 2=0.000,P=1.000)。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支气管-纵隔瘘、大出血或氩气刀相关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溃疡穿孔型Ⅵ型EBTB行经支气管镜氩气刀联合冷冻及异烟肼灌注治疗,可减少治疗次数、缩短瘘口愈合时间,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1,SIRT-1)在结核性气管支气管狭窄中的作用。方法将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A)、增生性狭窄组(B)、瘢痕性狭窄组(C)3组;收集患者术前的血清,运用ELISA检测SIR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IL)-8的表达水平;收集术中病变气管支气管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检测SIRT-1、TGF-β1、I型胶原蛋白(COL-1)蛋白阳性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法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SIRT-1、TGF-β1、COL-1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SIRT-1在血清及气管支气管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BC>A组(P<0.05);3)COL-1在气管支气管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总趋势为B>A组(P<0.05),但在C组与A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气管支气管狭窄的发生发展可能与SIRT-1的表达被抑制,致使炎症反应及纤维化加重相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TG、HDL-C及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水平,并计算NLR、TG/HDL-C值。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NLR、TG/HDL-C和肝功能指标,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NLR与TG、HDL-C、TG/HDL-C的相关性以及NLR、TG/HDL-C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TG/HDL-C水平单项及联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NLR、TG/HDL-C、ALT、AST、γ-GGT均高于对照组(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NLR与TG、TG/HDL-C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NL...  相似文献   
29.
龚圣勇  肖阳  文长友  闻吉军 《安徽医药》2012,16(8):1130-1131
正患者,女,69岁,发现右侧颞部皮肤小包块1年余来院就诊,专科检查意见:考虑为皮肤肿瘤。双侧颈部及腋窝、腹股沟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术前胸部X光片及CT显示:左下肺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肺癌,纵隔及全腹CT未见明显病变。术中见:(1)右侧颞部皮肤包块大小约1 cm×0.8 cm×0.5cm,边界不明显,完整切除瘤体及周围部分皮肤组织。(2)左下肺近肺门处有一大小约8 cm×6 cm×5 cm肿块,周围边界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红霉素在预防兔气管损伤后气管狭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18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红霉素治疗组,每组均行气管切开,阴性对照组气管切开后直接缝合气管,其余2组气管切开尼龙刷刮除气管黏膜后缝合气管.红霉素治疗组术前7d开始给予红霉素13.6mg/kg,每日灌胃至术后10 d,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日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0 d处死兔子,收集气管组织,HE染色检查气管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测量气管狭窄率;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气管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气管组织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红霉素治疗组气管狭窄率为(35.11±4.50)%,阴性对照组气管狭窄率为(11.96±3.26)%,模型对照组气管狭窄率为(53.95±7.09)%,红霉素治疗组气管狭窄率低于模型对照组(t=13.98,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气管狭窄组织中较多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大量小血管生成,而红霉素治疗组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化细胞增殖、小血管生成均减少.红霉素治疗组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型对照组减少(t=4.55,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红霉素治疗组的工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值均<0.05).结论 红霉素可能通过抗炎,下调TGF-β1、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减轻兔气管损伤后气管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