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罗高权  肖芳  杨忠民  武肖娜  项薇 《广东医学》2011,32(12):1582-1583
目的 观察脉冲射频不同作用时间对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方法 58例接受脉冲射频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60、120、180 s),观察不同时间点的NRS评分,统计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各组均有较好的镇痛效应,各组各时间点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疗效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2.
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可为学习临床各科的感染性疾病、传染病、超敏反应性疾病和肿瘤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1]。实验课是医学微生物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有关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相似文献   
93.
肖娜  周其亮  康海军   《四川医学》2024,45(1):94-98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高血糖的持续刺激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黄斑水肿、新生血管生成、纤维增殖膜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导致视功能丧失[1]。现有的治疗包括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玻璃体腔内注射长效激素以及玻璃体切割术在临床上证明有非常好的疗效,但也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对DR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分析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CHD)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诊断为CHD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为金标准,根据CAG结果将患者分为CHD组(n=45)与non-CHD组(n=15)。评估两组颈动脉双侧距离分叉处1 cm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c)、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IMTs)、斑块形成,分析颈动脉超声对CHD的诊断效能。结果 non-CHD组IMTc、IMTs、斑块形成均少于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斑块形成预测CHD的AUC最高,为0.889,并高于IMTc、IMTs,其预测CHD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44%、93.33%。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预测CHD发病风险具有一定实用性,可作为诊断CHD的一种重要辅助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共101个)颅内动脉瘤的病例资料,采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或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总结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14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4.3%(14/98),其中缺血性并发症7例...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双标记法P63/SMA在乳腺肌上皮细胞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20例乳腺良、恶性疾病的石蜡包埋标本,对良性病变、原位癌、乳腺早期浸润以及浸润癌进行标记.结果在良性乳腺病变中,可见双标记阳性的乳腺肌上皮细胞呈"花冠状"围绕表达阴性的乳腺腺上皮细胞,在乳腺导管内癌中部分癌性导管外围有一层呈细线状的双标记阳性乳腺肌上皮细胞环绕,阳性细胞与良性病变细胞相比变得更为细长.结论P63/SMA标记乳腺肌上皮细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肌上皮细胞的又一有效的标记物,有助于对疑难乳腺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缩短全麻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医院神经外科护理单元2019年5—7月全麻择期手术患者61例,统计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及患者主观不良感受发生率。选取2019年9—11月71例全麻择期手术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拟定以预计手术时间为依据,执行分段式禁食禁饮方案并组织实施评价,统计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以及患者主观不良感受的差异。结果 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明显短于改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观不良感受发生率由改善前的56%下降到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品管圈活动可在满足麻醉安全的前提下有效缩短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改善患者主观感受。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健肢或患肢早期穴位电针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缺血皮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mRNA和蛋白的时序性变化,探讨穴位电针治疗脑卒中效果的可能相关机制。 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54只建模成功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肢治疗组、患肢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每组再按实验观察时间随机分为7、14和21d三个时间点亚组,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造模成功24h后对治疗组给予浅麻醉行穴位电针治疗,每组各时间点结束24h内分离脑缺血皮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IGF-1 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 结果①脑缺血后,对照组大鼠脑缺血皮质IGF-1蛋白表达在缺血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逐渐下降,各时间点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肢治疗组蛋白表达趋势与对照组相同,且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1);健肢治疗组在第14天的IGF-1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同时间点患肢治疗组和对照组(P<0.01),而在第21天时低于同时间点患肢治疗组,但仍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1)。②健肢治疗组脑缺血皮质IGF-1 mRNA表达在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逐渐降低,各时间点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健肢治疗组第7天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同时间点患肢治疗组(P<0.01),健肢和患肢治疗组分别为同时间点对照组的6.8倍和3.0倍;健肢治疗组在第14天时的基因表达量低于同时间点患肢治疗组(P<0.01),健肢和患肢治疗组分别为同时间点对照组的3.3倍和5.7倍;健肢治疗组和患肢治疗组的第21天脑缺血皮质的IGF-1 mRNA表达均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1)。 结论早期穴位电针治疗能增加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脑皮质IGF-1 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健肢穴位电针干预能更早且更大程度地诱发IGF-1 mRNA表达增高及蛋白含量增高持续时间较长;脑卒中早期健肢穴位电针干预效果可能优于患肢。  相似文献   
99.
卵泡基膜中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来源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娜  杨燕 《生殖医学杂志》1996,5(3):140-144
通过离体培养猪、大鼠卵泡颗粒细胞、内泡膜细胞,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细胞外基质与卵泡细胞功能关系,初步探讨卵泡基膜中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的源及其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内泡膜细胞合成、分泌大量的IV型胶原,颗粒细胞不合成IV型胶原;颗粒和泡细胞合成、分泌大量LN。由于IV型型原属于不溶性蛋白,LN属于微溶性蛋白,因此卵泡基膜中的LN主要来源于基膜两侧的颗粒细胞、内泡膜细胞,IV型胶在娅源于内泡膜细胞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比较癌性和结核性腹水患者的不同CT征象,提高腹水病因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本院经临床病理或综合手段证实的腹水患者58例(其中恶性腹水33例,结核性腹水2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的腹水量、腹水密度最大值、壁腹膜的厚度及强化程度、大网膜与肠系膜的改变、腹水在网膜囊的分布、膈上及腹盆腔淋巴结的改变等各种CT征象的差异性.结果 (1)癌性腹水组以中量腹水(19/33,57.6%)、低密度腹水(20/33,60.6%)、上腹膜不规则或结节状增厚(22/33,66.7%)、盆腔腹膜未见增厚(28/33,84.8%)、盆腔腹膜无强化(22/33,66.7%)、大网膜饼状改变(9/33,27.3%)、腹盆腔淋巴结增大(15/33,45.5%)为主;结核性以少量腹水(17/25,68.0%)、高密度腹水(19/25,76.0%)、上腹膜未见增厚(13/25,52.0%)、盆腔腹膜均匀增厚(13/25,52.0%)、盆腔腹膜明显强化(13/25,52.0%)、大网膜小结节改变(17/25,68.0%)为主.2组腹水量、腹水密度最大值、上腹膜厚度改变、盆腔腹膜厚度改变、盆腔腹膜强化程度、大网膜改变、腹腔淋巴结增大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组上腹膜强化程度、肠系膜改变、腹水在网膜囊分布、膈上淋巴结增大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分析癌性及结核性腹水患者的腹水量、腹水密度最大值、壁腹膜的厚度及强化程度、大网膜与肠系膜的改变、腹水在网膜囊的分布、膈上及腹盆腔淋巴结改变等CT征象,对腹水性质判断具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