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的 结合心电图、生化等指标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心脏及腹部各脏器超声影像学改变。方法 采用床旁超声观察我院SARS患者 5 7例 ,与相应正常参考值比较 ,分析所见指标改变与SARS的关系。结果 超声心动图显示各指标改变无显著差异 ,但肝脏、脾脏增大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结论 SARS患者肝脏、脾脏在超声影像学的改变与SARS病毒的侵袭有关。超声心动图观察到部分病人左室增大 ,但是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彩超在浅表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超对浅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了9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浅表软组织肿物的二维及彩超表现,提出了良恶性的鉴别要点。结果 93例病例中,包括良性病变67例,恶性病变26例。良性病变表现为边界不清,可有包膜,回声强或不均,前后径小于上下径,血流信号显示率31.5%,为低速连续或脉动的血流,流速小于15cm/s。恶性病变为边界清晰,无包膜,回声多较低,前后径大于或等于上下径,血流信号显示率85%,为脉动的血流,流速大于15cm/s。结论 二维超声在鉴别良恶性病变方面有一定的价值,彩超及脉冲多普勒对二维超声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应当常规用于浅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中。  相似文献   
13.
祝凯  牛亮  魏朝霞  吴翠娇 《山东医药》2011,51(38):18-19
目的观察食管癌组织中C端结合蛋白(CtBP)1和p16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食管癌组织(观察组)及30例癌旁组织(对照组)中的CtBP1和p16蛋白,并分析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51例、对照组29例CtBP1蛋白表达阳性,两组CtBP1蛋白阳性表达率相比P〉0.05。观察组30例、对照组24例p16蛋白表达阳性,两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相比P〈0.05。食管癌组织中p16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病理分型无关(P〉0.05);CtBP1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均无关(P均〉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p16蛋白表达下调,CtBP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脂肪坏死的声像图表现,试图提出脂肪坏死的超声诊断标准,以利于鉴别其它严重病因的软组织肿块。方法对12例脂肪坏死二维声像图及彩超结果的回顾分析,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脂肪坏死的声像图表现;病变位于皮下组织层,呈圆形的极低回声区;边界光滑,无包膜;与周围皮下组织分界清楚,后部回声有衰减,彩超在病变周边及内部未探及任何彩色血流信号。结论脂肪坏死的超声图像很具特征性,超声对诊断此病有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用 Sigma438/Mcs560型电子计算机化γ照相机对80人作食管放射图。受捡者吞咽1mCi 剂量的硫化~(99m)锝胶体。电子计算机按帧收集数据,每帧1秒,共16秒,用RENAL 程序处理,我们可获得1幅时间—强度曲线和4个指标,还可计算 RETT 和每一感兴趣区的 RSEE T_(1/2)。RETT 的正常范围是6.22±2.77秒,RSEE T_(1/2)为小于2.5秒。食管可被癌肿阻闭,RSEE T_(1/2),应当延长。食管切除术后约15~18天时,RSEET_(1/2)应有减少或达正常。14例惠咽异感症患者中11例有异常的 RET T 或 RSEET_(1/2),硬皮症、贲门失弛缓症和食管疝患者的 RET T 及 RSEE T_(1/2),为异常地延长。这个检测方法是非创伤的、生理性的、定量的,只给予低幅射剂量、快速,在诊断和研究食管病方面非常灵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动脉夹层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2013-12—2015-12确诊为脑动脉夹层的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非脑动脉夹层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治疗预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动脉夹层组与非脑动脉夹层组间性别无显著差异(P=0.896);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中夹层组与非脑动脉夹层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01,P=0.003,P=0.007);2组间的起病诱因(动态静态),伴随头、面或颈部的疼痛,多处脑血管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4,P=0.000);2组入院时与出院3个月后NIHSS评分比较均有下降(P=0.000,P=0.000),2组出院3个月后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传统高危因素少、起病时有剧烈运动/外伤史、伴有头面或颈部的疼痛症状、脑血管病变较少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要高度怀疑脑动脉夹层引起.脑动脉夹层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大部分病人可予抗血小板治疗,且预后较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CD44途径免疫逃逸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on法,检测Fas、CD44s和CD44v6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在癌旁肺组织中Fas的表达阳性率为100%,在肺鳞癌和腺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5%和46.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Fas的表达减弱(Hc=37.068,P〈0.01)。CD44s和CD44v6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未见表达;CD44s在肺鳞癌和腺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4.4%和46.4%,CD44v6在肺鳞癌和腺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3%和39.3%。Fas、CD44s和CD44v6的表达均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u=2.476~3.986,Hc=10.657~20.210,P〈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通过癌细胞表面CD44分子的构型由标准型向变异体改变,降低其Fas的表达,从而逃脱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非小细胞肺癌Fas、CD44s和CD44v6基因蛋白的检测可作为肿瘤进展程度的判断指标;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与CD44途径免疫逃逸相关。  相似文献   
18.
彩色多普勒及B型超声对体表肿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高频探头及彩超对浅表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3例患皮肤、皮下及软组织肿物将行手术的患者做二维超声采彩超检查,记录结果与手术和病理对照。结果:均为良性肿物。包括14例病变。结论:高频探头及彩超有助于确定浅表肿物的大小、深度、鉴别肿物囊实性,分析肿物内部及其周边血流分布,鉴别良恶性肿物。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阿伐他汀对脊髓损伤后SD大鼠白细胞介素1β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5/09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矫形外科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7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6只,阿伐他汀治疗组36只和生理盐水对照组36只,后两组每组又分损伤后1,4,12h,1,3,7d6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6只。阿伐他汀治疗组于损伤前7d开始用阿伐他汀加生理盐水经口给药(5mg/kg,1次/d)直至处死,生理盐水对照组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采用Allen打击法造成大鼠脊髓损伤,于术后不同时相点取伤段脊髓组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脊髓受损部位白细胞介素1β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 结果:纳入动物7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阿伐他汀治疗组大鼠脊髓损伤后4h白细胞介素1βmRNA表达(A)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为0.480&;#177;0.100,2.610&;#177;0.330,P〈0.01)。②阿伐他汀治疗组大鼠脊髓损伤后1d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A)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为0.589&;#177;0.056,0.676&;#177;0.072,P〈0.05)。 结论:阿伐他汀能降低大鼠脊髓损伤后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