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30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长要注重自身感召力的培养,要激励和关怀护士和病人,同时要注重培养科室凝聚力和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2.
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影响着医学教育。寄生虫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其教学形式和内容也发生着变化。根据网络资源的优势和寄生虫学科的特点,就两者如何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MECT治疗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与护理体会。方法:将2006年1~12月在我院接受MECT治疗后的患者放于MECT休息室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MECT治疗后患者常可发生恶心呕吐,高热谵妄,头痛、头昏,记忆减退,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对于这些并发症及时的发现,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及治疗措施,能缩短治疗进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MECT治疗后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的专门护理可有效地发现并发症,而且可以及时地处理,早日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血沉变化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34例股骨骨折行内固定手术者与23例股骨内固定拆除者和30例胆石症行开腹手术者在不同时间检测血沉,同时在术后4 d检测与血沉相关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再结合回顾性临床分析,最终分析骨折内固定术后血沉升高的原因。结果股骨内固定组在术后6 d达到峰值(73.3±18.2)mm/h,而其他两组都在术后4 d达到峰值。股骨内固定拆除组(30.4±14.1)mm/h,胆石症手术组(41.8±12.6)mm/h),然后均逐渐降低。WBC、RBC、PLT和HCT术后4 d与术前变化率在股骨骨折内固定组和对照组无差异,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折内固定的血沉升高不仅与创伤应急有关,而且与内固定材料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有关,在术后2周内血沉变化不能作为术后继发感染等灵敏指标,但血沉的动态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机体对内固定材料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X线影像组学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3种预测模型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96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恶性病变149例,良性病变147例。对病变头足位(CC)及内外斜位(MLO)的感兴趣区(ROI)进行手动分隔并最终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SVM)、逻辑回归(LR)、随机森林(RF)进行分类学习,最后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模型的效能。结果经过特征筛选最后共纳入9个最优特征,分别为形态特征(球形、长轴长度)、一阶特征(均匀性、均值绝对偏差)和高阶特征[灰度级大小区域矩阵(大面积低灰度比)、相邻灰度色调差矩阵(强度)、灰度共生矩阵(对比度、集聚突变、群集趋势)]。SVM、LR、RF诊断效能的AUC分别为0.820、0.758、0.805。SVM与LR的AU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影像组学特征中一阶特征和高阶特征是由计算机分析提取,其中对比度、集聚突变、群集趋势均描述图像纹理粗糙程度,能更好地反映乳腺肿瘤的异质性,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北京市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4月至2018年3月北京市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聚集性事件及暴发资料,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北京市共报告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事件765起,85.88%(657/765)为聚集性事件,14.12%(108/765)为暴发。在暴发中,70.37%(76/108)发生在2017年;84.26%(91/108)发生在冬、春季节;88.89%(96/108)发生在托幼机构及中小学;主要传播途径为人传人(81.48%,88/108);93.52%(101/108)为GⅡ组诺如病毒感染引起。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近郊区及远郊区发生的事件,出现暴发的风险分别是城区的1.84倍(95% CI:1.13~3.02)及3.78倍(95% CI:1.62~8.82);在小学、中学及其他机构发生的事件,出现暴发的风险分别是幼儿园的6.26倍(95% CI:3.53~11.10)、14.98倍(95% CI:6.23~36.01)及8.71倍(95% CI:3.07~24.71);就诊率低于全部事件就诊率中位数的,发生暴发的风险是就诊率高的2.29倍(95% CI:1.42~3.68);传播途径为食源性的事件,发生暴发的风险为人传人传播的14.55倍(95% CI:3.15~67.07)。结论 加强郊区、中小学及其他机构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防控力度,急性胃肠炎患者积极就医,做好食源性疫情的防控及厨工的健康管理,有助于减少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的暴发。  相似文献   
28.
王小莉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363-2364
月经过多,功能性失调月经紊乱是妇科常见病.由功能性失调而导致子宫异常出血,造成患者严重贫血,给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对工作、生活带来不利.治疗月经过多及功血有很多方法,如药物治疗、内膜祛除术,严重者可行子宫切除.近年开展的子宫热球仪去除子宫内膜的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并伴有内科合并疗效的治疗方法,可达到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调查北京市首例人禽流感(H5N1)病例的感染来源.方法 通过对患者家属和其他关键人物访谈,检测患者标本以及流行病学关联的环境标本,对患者可能的感染来源进行追踪调查.结果 该患者在其发病前5天曾经接触过宰杀的鸭子(购自河北省燕郊某市场活禽摊位),采集该摊位及邻近活禽摊位的环境标本10份,经PCR方法检测有6份标本为H5N1亚型病毒核酸阳性,并通过鸡胚分离出5株H5N1亚型病毒.将从环境标本中分离的H5N1亚型病毒与患者体内分离的H5N1亚型病毒(禽源、属于Clade 2.3.4)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比对,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9.8%~100%.结论 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双重证据表明,北京市首例人禽流感H5N1病例的感染来源为接触携带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鸭子.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亚硝基铁氰化钠(SNP)来源的NO体外杀伤旋毛虫肌幼虫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制作浓度为1 000条/ml的旋毛虫肌幼虫悬液。培养板每孔加入0.1 ml肌幼虫悬液,再加入SNP,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02、0.05、0.10、0.20、0.50 mmol/L和1.00 mmol/L,并设空白对照组,37℃5%CO2培养箱中孵育4 d后收集各孔肌幼虫,镜检计数,计算并比较各组肌幼虫死亡率。另于培养板中每孔加入0.1 ml肌幼虫悬液,分别设A组(对照组,1.00 mmol/L SNP)、B组(0.15 mmol/L Fe SO4+1.00 mmol/L SNP)、C组(1.00 mmol/L L-半胱氨酸+1.00 mmol/L SNP)、D组(0.15 mmol/L Fe SO4+1.00mmol/L L-半胱氨酸+1.00 mmol/L SNP)、E组(0.15 mmol/L Hb+1.00 mmol/L SNP),培养、检测方法同前,计算并比较各组肌幼虫死亡率。结果 0.02 mmol/L SNP组与空白对照组的旋毛虫肌幼虫死亡率分别为(5.50±1.80)%和(4.93±0.25)%(P0.05)。0.05、0.10、0.20、0.50、1.00 mmol/L SNP组虫体死亡率分别为(20.19±2.71)%、(29.21±2.12)%、(41.81±2.03)%、(47.85±3.79)%和(60.98±5.19)%,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旋毛虫肌幼虫死亡率与SNP浓度呈正相关(rs=0.875,P0.05)。B、C、D、E组肌幼虫死亡率分别为(49.48±1.34)%、(47.29±2.79)%、(26.28±1.37)%和(17.93±3.49)%,均较A组(60.98±5.19)%有所下降(P均0.05)。结论 SNP来源NO对体外培养的旋毛虫肌幼虫具有杀伤作用,而血红蛋白、硫酸亚铁、L-半胱氨酸对该杀伤具有抑制作用,以血红蛋白抑制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