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0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01.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并发心包积液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因STE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274例。根据是否并发心包积液将患者分成两组:心包积液组(55例)和无心包积液组(219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关因素及临床预后。 结果 ①基础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年龄有统计学差异(P < 0.01),其他包括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冠心病家族史无统计学差异。②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手术相关事项和其他资料:心包积液组患者发病至入院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时间长于无心包积液组( P < 0.0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高于无心包积液组( P < 0.01),PCI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无心包积液组( P < 0.01),入院时Killip心功能分级≥Ⅲ级者比例高于无心包积液组( P < 0.01),PCI术后TIMI血流为2级比例高于无心包积液组,3级比例低于无心包积液组(均 P < 0.01),血栓抽吸和使用糖蛋白Ⅱb /Ⅲa 受体抑制剂( GPI) 比例低于无心包积液组( P < 0.01, P < 0.05),梗死相关血管为LAD的比例高于无心包积液组( P < 0.01),平均住院天数长于无心包积液组( P < 0.01),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严重心衰和恶性心律失常的比例高于无心包积液组( P < 0.05);两组患者PCI术前TIMI血流分级和梗死相关血管为LCX无统计学差异。③随访两组患者6个月内MACE发生情况,心包积液组发生严重心衰的比例和因心源性再住院率高于无心包积液组( P < 0.05),其他包括恶性心律失常、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因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后机械并发症、非致死性再发心梗、梗死后心绞痛两组无统计学差异。④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再灌注治疗时间、使用GPI、血栓抽吸、CK-MB峰值及PCI术后TIMI血流是STEMI患者并发心包积液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 STEMI患者并发心包积液的相关因素是年龄、再灌注治疗时间、CK-MB峰值、使用GPI、血栓抽吸及PCI术后TIMI血流(前3项正相关,后3项负相关)。并发心包积液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302.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对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8例ST段抬高的AM I患者经静脉溶栓后常规行延迟PC I(延迟组),然后与经静脉溶栓后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的34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住院期间和随访6个月时的临床不良事件和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与保守治疗比较,常规施行延迟PC I可以降低住院期间的病死率(0%vs15%,P<0.05),缩短平均住院时间(15 dvs28 d,P<0.05),减少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5%vs35%,P<0.05)及再次心肌梗死(0%vs9%,P<0.05);还可以明显降低6个月病死率(3%vs12%,P<0.05)和再住院率(8%vs26%,P<0.05),防止左心室进一步重构,改善患者心脏功能。结论常规施行延迟PC I可以提高AM I患者住院期间和6个月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303.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83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结果术后17例有严重并发症继发颅内血肿及灶性脑挫伤6例;血肿破入蛛网膜下腔2例;张力性气颅1例;脑脊液漏1例;血肿复发3例;癫痫4例。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简单有效,治愈率高。本组分析术后严重并发症17例。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04.
心功能不全患者二尖瓣、肺静脉血流频谱变化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心功能不全患者限制性充盈(RF)和非限制性充盈(NRF)时二尖瓣血流频谱(MFP)和肺静脉血流频谱(PVFP)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48例左室收缩功能不全(LVEF<0.45)的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和28名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采用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DE)检测MFP和PVFP.结果按照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与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的比值(E/A)和E波减速时间(DT)将病例组分为RF组和NRF组.和对照组比较,NRF组E和E/A减小(P均<0.01),A、肺静脉反向血流(PA)波与A波间期之差(PAdAd)、收缩期肺静脉最大血流速度(S)及其与舒张早期肺静脉最大血流速度(D)的比值(S/D)增大(P<0.05~0.01),DT延长(P<0.05),左室舒末内径(LVD)轻度扩大(51.3±5.68mm,P<0.05);RF组E、E/A、D和PAd-Ad增大(P<0.05~0.001),A、S、S/D、SF和PA减小(P<0.05~0.001),DT缩短(P<0.05),LA(41.61±7.56)mm和LVD(63.5±10.29)mm显著扩大(P均<0.001).RF组与NRF组比较,LVEF减低6%(P<0.05),心功能分级Ⅲ~Ⅳ(NYHA)患者所占比例较大(P<0.005).结论NRF组和RF组患者的MFP和PVFP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较之NRF组,RF组MFP和PVFP有显著异常,收缩功能障碍和心室重构严重,表明限制性充盈是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标志,结合应用MFP和PVFP能更好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05.
三年来我院共抢救亚硝酸钠中毒20例。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1981年5月23日,因煎中药误将亚硝酸盐当芒硝食入中毒1例。1982年4月3日以亚硝酸盐代食盐佐餐,集体食入中毒16例。1983年7月4月误将亚硝酸钠当食盐炒菜食入中毒3例。男19例,女1例。年龄为23~65岁。估计亚硝酸钠食入量每人约1~6克。  相似文献   
306.
目的观察波生坦对DOCA(脱氧皮质酮)-盐型高血压大鼠(DHR)血压、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和左心室内膜下心肌间微小血管密度的影响,探讨ET-1在其病理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18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切除左侧肾脏后1周,随机等分并制作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波生坦组,其中波生坦组给予波生坦100 mg/kg·d灌胃,每周各测血压1次,4周末处死动物,采静脉血放免法测定血浆ET-1浓度,取左心室行免疫组化检测内膜下心肌间微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密度.结果血压4周末模型组和波生坦组分别为(180±8)mm Hg及(162±8)mm Hg,较对照组(122±5)mm Hg明显升高(P<0.05),而波生坦组则较模型组低(P<0.05);血浆中ET-1浓度模型组和波生坦组较对照组ET-1血浆浓度高(P<0.01),波生坦组较模型组高(P<0.01);微小动脉密度模型组(28.02±0.76)mm-2和波生坦组(23.64±0.82)mm-2分别比对照组(16.5±0.88) mm-2高,波生坦组较模型组低(P<0.01),而毛细血管密度模型组(1 823±110)mm-2和波生坦组(2 098±134)mm-2则分别比对照组(2 450±117)mm-2低,波生坦组较模型组高(P<0.01).结论波生坦能抑制DOCA-盐型高血压大鼠心内膜下微小动脉增多以及毛细血管稀疏化,ET-1在该模型的心脏微小血管重塑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7.
目的了解云南省盈江县边境地区按蚊孳生地幼蚊种类构成。方法选择盈江县那邦镇卡牙河和平原镇户缺坝为调查点开展按蚊孳生地调查。于2016年6-10月在每个调查点选择缓流、积水、水潭、小型沼泽、水田等孳生地每月开展1次幼蚊构成调查。记录各孳生地水体p H值和面积值,以及Ⅰ龄、Ⅱ龄、Ⅲ龄、Ⅳ龄幼蚊以及蛹的数量。Ⅲ龄后期和Ⅳ龄幼蚊通过形态学鉴定蚊种,蛹饲养至羽化后进行形态学鉴定。采用密度(density,Ds)、种类丰富性指数(species richness index,N)、Simpson多样性指数(Simpson diversity index,D)、Shannon多样性指数(Shannon diversity index,H)、Berger-Parker优势指数(Berger-Parker dominance index,d)、Shannon均衡性指数(Shannon evenness index,E)等6个指标分析按蚊幼蚊种类构成,采用Morisita-Horn相似性指数(Morisita-Horn similarity index,C)分析两乡(镇)幼蚊种类构成相似性。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那邦镇共采集幼蚊标本313份(按蚊268份、库蚊45份),平原镇共采集幼蚊标本81份(按蚊55份、库蚊26份)。那邦镇的主要按蚊幼蚊为中华按蚊(183只,占68.28%)、带足按蚊(33只,占12.31%)和微小按蚊(25只,占9.33%);平原镇则为中华按蚊(27只,占49.09%)、带足按蚊(24只,占43.64%)和迷走按蚊(2只,占3.64%)。盈江县按蚊幼蚊Ds为0.33只/勺,D、H、d、E分别为0.54、1.16、0.65、0.50。那邦镇N、H和d值较大,E接近0.5,但D略低。两乡(镇)C为0.82(接近1)。那邦镇各月份的Ds、N和H均高于平原镇。积水中的按蚊幼蚊种类丰富,N较大,d较小;D和H均最高;E最接近0.5。那邦镇大型水体(面积100 m2)种类更为丰富,多样性D和H均较高,d略低,E更接近0.5。偏酸性水体(p H值7)的媒介构成较为复杂。结论云南边境地区面积较大、偏酸性的积水中按蚊种类多、结构复杂,乡镇间媒介种类构成的相似性较大。  相似文献   
308.
云南省人体旋毛虫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旋毛虫病在云南省流行程度和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以往人体感染和动物感染程度确定轻、中、重流行区,采用ELISA检测法进行检测.结果共调查10个县,20个点的10109人份血清,血清阳性人数852,阳性率8.43%,以陇川县血清阳性率最高25.87%,文山县血清阳性率最低1.00%;30~40岁中青年组阳性率较高10.64%,血清学阳性率年龄最大79岁,最小2岁;血清学阳性与地区、年龄、居住地、生吃或半生吃猪肉和用不洗砧板切熟食等生活、行为习惯的关系具有统计学差异(χ2=767.64、χ2=65.66、χ2=9.435、χ2=22.19,P<0.005),男女性别与血清学阳性无统计学差异(χ2=0.851,P>0.005).结论旋毛虫病为我省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各级卫生部门加强卫生宣教,健全农村食品卫生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309.
目的分析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旨在避免误诊,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999年5月~2003年5月收治的48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电图及诊治经过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48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39例(81.3%)首发临床表现均为胃肠道症状,4例(8.3%)为呼吸道症状,仅5例(10.4%)为心脏症状,呈现不典型性.心电图呈频发室早22例(45.8%),酷似广泛性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图形10例(20.8%),短阵室速8例(16.7%),房室传导阻滞5例(10.4%),窦速伴T波或ST段改变3例(6.3%).病初误诊率85.4%.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组存活率(96.7%)显著大于未使用甲基泼尼松龙的对照组(55.6%),P<0.05.结论对临床上首发表现为非心脏症状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患者,应立即行心电图检查,任何形式的心电图异常均应立即考虑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可阻遏病情的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