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提高芍药愈伤组织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有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优化芍药愈伤组织中积累芍药双苷(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培养条件。方法以芍药愈伤组织中芍药双苷的量为响应值,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对8个影响愈伤组织生长和芍药双苷积累的植物激素(NAA、2,4-D、6-BA、TDZ)的质量浓度、蔗糖的含有量、Ca2+量、NH4+∶NO3-的比例及光照中筛选出了3个关键因素,通过最陡爬坡逼近和响应面优化方法确定这些因素的最适水平。结果三个因素的最佳条件为:40.20 g/L蔗糖、0.33 mg/L 6-BA和1.08 mg/L NAA。结论在此最优培养条件下,芍药愈伤组织合成芍药双苷的能力比优化前提高了33%,芍药双苷占愈伤组织干重含有量达到37.60 mg/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心络(tongxinluo,TXL)对软脂酸(palmitic acid,PA)诱导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 cell,EPCs)凋亡及caspase-3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贴壁细胞分成7组:对照组以M199培养液培养48h;PA各浓度组(共3组)分别用含200,400,800μmol/L PA的M199培养液孵育48h;通心络干预组(共3组)分别先用含100,200,400μmol/L TXL的M199培养液干预2h后,再加入400μmol/L PA孵育48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提取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蛋白活性水平。结果:PA呈浓度依赖性诱导EPCs凋亡;加入TXL干预,EPCs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Western blot和分光光度法检测显示,PA组EPCs的caspase-3蛋白表达及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200和400μmol/L TXL干预组明显低于PA组(P0.05)。结论:PA呈浓度依赖性诱导EPCs凋亡,TXL能部分抑制PA的上述作用,其机制与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及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原N端20肽(PAMP)对血管紧张素II刺激心肌成纤维细胞(CFs)生成NO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胰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培养新生SD大鼠CFs,以硝酸还原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的浓度,分别观察不同浓度AngII、PAMP、及AngII PAMP对CFs生成NO的影响。结果(1)10-9、10-8、10-7、10-6μmol/LAngII组细胞培养液中的浓度是:(73.88±2.23)、(64.34±3.02)、(54.12±2.82)、(40.21±1.45)μmol/L,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2)10-9、10-8、10-7、10-6μmol/LPAMP组细胞培养液中NO的浓度分别为(74.40±3.42)、(74.91±2.66)、(75.77±3.31)、(74.23±2.43)μmol/L,而空白组为(74.57±2.49)μmol/L。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10-7μmol/LAngII (10-9、10-8、10-7、10-6μmol/L)PAMP组培养液中NO合成浓度分别为(66.15±2.95)、(80.58±3.77)、(88.67±1.46)、(96.22±2.96)μmol/L,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随AngⅡ浓度增加可显著抑制CFs分泌NO,而PAMP对CFS合成NO无明显影响,但PAMP与AngII共同培养时,随PMAP浓度增加,NO的合成呈依从性增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非洲恶性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显微镜血检恶性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复方磷酸萘酚喹片顿服成人总量含磷酸萘酚喹400 mg及青蒿素1 000 mg。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疟原虫。随访28d,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非洲恶性疟35例,平均退热时间为(36.7±16.3)h,原虫转阴时间为(58.1±15.3)h,治愈率为97.3%,服药后除少数(2例)出现恶心、胃部不适外,无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非洲恶性疟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对芹菜素的潜在靶标进行预测。方法采用PharmMapper网络服务器进行初步预测,利用PyRx0.8中的Autodock Vina模块进行分子对接,并结合文献挖掘进行验证,利用Discovery Studio 3.5对靶蛋白‐小分子复合物的相互作用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PharmMapper筛选显示芹菜素与胰岛素受体、17β‐雌二醇脱氢酶1、组织蛋白酶K的结合较好;结合文献挖掘结果,发现胰岛素受体有相关实验研究,而其他2种则少见报道;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芹菜素与靶蛋白核心氨基酸具有氢键、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力等相互作用。结论芹菜素的潜在靶标最有可能是胰岛素受体,而17β‐雌二醇脱氢酶1和组织蛋白酶K也存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LC-LTQ-Orbitrap MS~n对浙贝母花、花蕾、茎、叶以及鳞茎中的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进行鉴定。生物碱鉴定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10 mmol·L~(-1)甲酸铵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正离子质谱检测模式;黄酮鉴定采用Agilent-Zorbax SB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0.2%乙酸-乙腈为流动相,负离子质谱检测模式。根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精确质量数和二级碎片离子信息,并结合文献报道,从浙贝母植株各部位中鉴定37个生物碱,主要包括7个生物碱(浙贝宁苷、贝母辛、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去氢鄂贝啶碱或浙贝丙素、鄂贝啶碱或蒲贝素A、贝母辛氮氧化物)及同分异构体;同时鉴定了16个黄酮类成分,主要包括槲皮素、山柰酚及其苷。上述结果表明,浙贝母植株地上各部位与鳞茎所含的生物碱种类大致相同,且含有鳞茎中未检测到的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软脂酸(PA)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的作用。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贴壁培养后分为对照组;PA(200、400、800μmol/L)浓度组(分别为PA200组、PA400组、PA800组);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50、100、200 mol/L)干预组(分别为apo50+PA400组、apo100+PA400组、apo200+PA400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提取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蛋白表达的水平。倒置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活性氧的产生。结果 PA呈浓度依赖性诱导HUVEC凋亡;与对照组比较,PA400、PA800组HUVEC凋亡率明显升高,P47phox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PA400组活性氧产生明显升高(P<0.05);与PA400组比较,apo100+PA400组、apo200+PA400组HUVEC凋亡率明显降低,p47phox蛋白表达明显减弱,活性氧产生明显降低(P<0.05)。结论 PA呈浓度依赖性诱导HUVEC凋亡,apocynin能部分抑制PA的上述作用,其机制与下调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蛋白表达及活性氧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左室流出道起源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性早搏(室早)的疗效和注意事项。方法:3例起源于左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速/室早接受常规电生理检查,以激动标测到最早心室激动点并与室速/室早形态一致为消融靶点,左冠状动脉窦内消融者行左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体表心电图能准确预测室速/室早起源于左室流出道;但对于左室流出道室速/室早的起源精确定位(主动脉瓣下或左冠状动脉窦内)无预测作用。3例患者(室速/室早起源于主动脉瓣下1例,左冠状动脉窦内2例)全部消融成功;术后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起源于左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速/室早RFCA治疗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体表心电图对室速/室早在左室流出道起源精确定位(主动脉瓣下或左冠状动脉窦内)无预测作用。消融靶点的确定可直接采用激动标测。  相似文献   
19.
大部分地区使用的贯众是乌毛蕨科狗脊蕨属植物单芽狗脊蕨和狗脊蕨的干燥带叶柄残基的根茎,建议对狗脊类药材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复方辣椒碱乳膏的药物释放性能。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法检测复方辣椒碱乳膏中辣椒碱的体外释放性能。液相色谱柱为zorbaxXDBc—s柱(150mm×2.1mm,3.5μm),流动相为甲醇一水(80:20),质谱检测仪离子源为Esi源;采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复方辣椒碱乳膏中水杨酸甲酯、薄荷脑和樟脑的体外释放性能,气相色谱柱为DB一624毛细管柱(30m×0.53mm,3.0μm),FID检测器,分流进样,分流比为5:1,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50℃,柱温100℃保持3rain,以5℃/min升至200℃,保持5min。结果根据所含活性成分的溶解度确定了释放介质,建立了液质联用与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测定了各成分的释放。结论液质联用法可用于研究复方辣椒碱乳膏中微量辣椒碱的的释放行为,能够准确检测辣椒碱的体外释放性能;气相色谱法可用于研究水杨酸甲酯、薄荷脑和樟脑的释放行为,能够准确检测水杨酸甲酯、薄荷脑和樟脑的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