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那格列奈片的制剂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那格列奈片的处方、优化工艺,并对本片进行质量研究.方法:处方及工艺研究采用比较法,含量测定、溶出度测定、有关物质检查采用HPLC法.结果:所选处方合理、工艺可行,HPLC方法灵敏、可靠、重复性好、操作简单,能够很好地控制本片的质量.结论:按照该处方及工艺压制的那格列奈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研究为新药报批提供了制剂学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42.
193例中药注射制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荆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和原因,更好的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对全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2年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中的193例中药注射制荆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中药注射荆引起的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一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其次为发热。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三种药物是: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结论 随着中药注射液品种和使用的不断增加,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临床医生在使用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构建L02肝脂肪变性细胞膜固相色谱耦合脂肪变性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大黄调血脂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方法 利用L02肝脂肪变性细胞膜作为固定相选择性地吸附大黄30%乙醇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吸附前后的化学成分;根据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及紫外光谱信息,对比鉴定各亲和活性成分;并将筛选出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44.
目的:建立通脉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通脉颗粒中丹参、葛根及川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丹参素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丹参素钠在0.098~0.9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98.54%,RSD为1.33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验证,阐明芍药甘草汤(Shaoyao-Gancao decoction,SGD)治疗痉挛性疾病的关键质量属性。方法 采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对SGD体内入血移行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利用Cytoscape构建“入血成分-解痉靶点-通路”网络图,筛选SGD解痉核心功效成分;通过离体肠平滑肌实验对核心成分进行验证,明确SGD解痉功效的关键质量属性。结果 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精确分子量和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对照品比对和相关文献报道,共鉴定出17个SGD入血原型成分,分别为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异甘草苷、甘草苷、甘草酸、苯甲酰芍药苷、甘草查尔酮B、芒柄花苷、异甘草素、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甘草查尔酮C、光甘草定、甘草次酸、没食子酸。网络药理学预测SGD中光甘草定、甘草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度值较高,可能通过GRIN2A、VCP、ABCB1、CYP2C9、CYP3A4、CHRNB2、SNCA等靶点,作用于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cAMP、钙信号通路等发挥解痉作用。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芍药苷、甘草素、芍药内酯苷、光甘草定和苯甲酰芍药苷均可降低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引起的离体肠平滑肌收缩张力,是SGD解痉功效的关键质量属性,其中芍药苷和甘草素解痉效果较强,与Ach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本实验构建经典名方芍药甘草汤关键质量属性筛选方法,明确SGD解痉功效的关键质量属性,为SGD的精准质量控制及其产品二次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6.
为提升“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及就业活动中的适应性。本文笔者基于多年教学经验,结合自身科研特点,提出“科研反哺教学”结合“实例教学”方法应用于本科“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理念,并将该理念实施于“天然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兴趣和激情,还促进了师生间深层次的学习与交流,取得了良好成效,为今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47.
为了更好地优化中药分析学课程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有效扩充中药分析学课程教学空间和时间,课程教学团队持续进行了课程相关教学资源的建设,包括思政案例资源库,章节重点知识内容构架、思维导图资源库,习题库,设计型案例库,实验视频资料库等。通过中药分析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及使用,有力地支撑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保障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好地开展,为拓展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素材,也为其他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