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3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目的:探讨以口腔颌面部症状为首发的颌骨转移性腺癌(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jaw,MAJ)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06~2020年符合纳入标准的MAJ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结果:14例分别源于肺(6例)、肝(4例)、肾(2例)、前列腺和贲门(各1例).骨质改变分为5型:溶骨型占5/14,边缘呈浸润型改变;混合型占4/14,边缘大多呈虫蚀状改变;成骨型占1/14,边缘呈硬化型改变;类囊型及牙槽骨吸收型分别占3/14、1/14,边缘均呈地图型改变.结论:MAJ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的下颌骨后部.首次将其在传统分类基础上,新增类囊型及牙槽骨吸收型.MAJ以进展迅速的溶骨型骨质破坏伴骨膜反应及局限性软组织肿块,且颌骨无明显膨隆及颏部麻木综合征为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2.
《黄帝内经》里保存了中医学早期多种不同的藏象学说。根据有关脾与节气、方位的对应及脑髓、胃肠为脏或为腑的认识,在《内经》里存在不同的记录,通过分析多个象数模型,发现《内经》有关藏象的记录实际上是在不同的象数模型里所对应的观点。《内经》通过对各种象数模型进行取舍、糅合和统一,特别是将四方、六合、九宫八风等模型都整合到五行模型里,奠定了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基础里的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纳米颗粒钛膜表面成骨细胞的合成能力,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通过控制温度(常温、100 ℃、250 ℃、380 ℃)构建4级纳米颗粒钛膜,将SD乳鼠第3代成骨细胞接种于其表面及未镀膜的钛片表面,对表面成骨细胞上清液中骨钙素(OC)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7、14 d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表面的细胞上清液中OC含量均增大。在7 d时,对照组与其他各组相比,OC含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4 d时,100 ℃实验组表面OC含量增幅最大,100 ℃实验组与380 ℃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0 ℃实验组与380 ℃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相比,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表面纳米改性有利于其生物相容性,不同纳米粒径可以影响成骨细胞的合成功能。  相似文献   
44.
母乳喂养与婴幼儿辅食添加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婴儿期是体格生长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营养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是婴幼儿期合理喂养的关键 ,是保证婴幼儿达到良好营养状况的基础。世界卫生组织 (WHO)倡导纯母乳喂养是 4~ 6个月前婴儿的最佳喂养方式。同时 ,合理添加辅食对婴幼儿达到良好的发育状态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1 母乳喂养在开始讨论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时 ,需要就本文所涉及的名词进行回顾。婴儿 :指所有小于 12个月的儿童 ;幼儿 :1~ 3岁的儿童 ;纯母乳喂养 :通过母乳提供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 ;部分母乳喂养 :用母乳和其它来源的能量和营养素共同…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 分析2002年和2013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身高(身长)Z评分[HAZ(LAZ)]的变化趋势,为下一步筛选儿童生长迟缓干预的窗口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项目中5岁以下儿童身高(身长)、年龄等数据,采用t检验方法比较2002年和2013年HAZ(LAZ)的差异,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方法分别分析2002年和2013年5岁以下儿童HAZ(LAZ)的变化趋势。 结果 2002年5岁以下儿童HAZ(LAZ)为-0.31±1.54,2013年为0.03±1.36。2013年比2002年提高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2, P<0.001)。0~<1、6~23、24~59月龄组2002年和2013年HAZ(LAZ)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8、-11.21、-18.69,P<0.01)。2002年5岁以下儿童的HAZ(LAZ)呈先下降至最低值后缓慢上升并逐渐趋于平稳的趋势,2013年呈先上升至最高值后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的趋势,特别是6~23月龄组下降趋势明显。 结论 2013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HAZ(LAZ)的平均水平较2002年有显著提高,但6~23月龄儿童HAZ(LAZ)仍处于持续下降趋势,该阶段可作为改善儿童生长迟缓的窗口期。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系统性梳理我国孕妇及儿童青少年食物频率问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FFQ)的信效度研究现状。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PubMed、Embase数据库,系统检索截至2022年4月6日发表的关于中国孕妇及儿童青少年FFQ的信效度研究。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分析研究基本特征及整体信效度。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孕妇组、儿童青少年组各6篇),样本量范围为100~405名,FFQ食物清单数目范围为63~172项。大多数研究缺乏针对FFQ设计、实施及数据处理标准化流程的详细说明。经质量评价,6篇评价为质量好,4篇中等,2篇较差。 FFQ信度均值范围:孕妇组为0.32~0.45(食物组)和0.29~0.71(营养素);儿童青少年组为0.40~0.53(食物组)和0.34~0.66(营养素)。FFQ对比金标准(包括24小时膳食回顾或膳食记录法)的效度均值范围:孕妇组为0.34~0.43(食物组)和0.16~0.69(营养素),其中禽肉、鱼类和叶酸的效度较低(<0.30);儿童青少年组为0.21~0.60(食物组)和0.29~0.85(营养素),其中鱼类和坚果的效度较低(<0.30)。结论 中国孕妇及儿童青少年FFQ的信效度水平存在一定差异,部分FFQ的平均信效度能达到中等及较高水平,个别营养素和食物组的效度较低。此外,FFQ应用的规范化标准流程仍需完善与统一,不同地区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研究中FFQ的应用及推广有待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析中国学龄前儿童贫血现况及其与不同能区及总体神经心理发育状况的相关关系。  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以14省28个调查点的3 261名2~6岁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儿童相关人口学特征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血红蛋白检测方法(Hemocue法)测定儿童全血血红蛋白,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由经过培训的儿童保健人员采用《0~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WS/T 580—2017)进行测查。  结果  儿童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125.23±11.49)g/L,贫血率为10.30%。调整性别、年龄、民族、地区、喂养方式、母孕期情况等混杂因素之后,2~6岁贫血儿童在大运动(β=-2.15,95%CI=-3.89~-0.41)、精细动作(β=-2.46,95%CI=-4.12~-0.79)、适应能力(β=-2.59,95%CI=-4.42~-0.76)、语言(β=-3.65,95%CI=-5.53~-1.78)和社会行为(β=-3.11,95%CI=-4.94~-1.28)5个能区以及全量表(β=-2.79,95%CI=-4.10~-1.49)发育商水平均低于非贫血儿童(P值均 < 0.05)。  结论  2~6岁儿童贫血与其总体发育商以及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会行为五大能区发育商水平均呈负相关,建议积极开展学龄前儿童贫血监测、干预工作,进一步提高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中国11~14岁儿童视屏时间与近视的关系, 为儿童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数据,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在中国七大区域14个省、28个区/县调查点, 对12 397名11~14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每日视屏时间和视力信息。  结果  中国11~14岁儿童自我报告近视率为45.0%, 其中女童高于男童、城市高于农村, 且随年龄增加而增长(χ2值分别为178.82, 79.25, 495.96, P值均<0.01);12 397名儿童的平均每日视屏时间为40.0(30.0, 60.0)min, 男童长于女童, 城市儿童长于农村儿童(χ2值分别为20.86, 102.68, P值均<0.01)。每日视屏时间≥60 min男童自我报告近视率(42.5%)高于视屏时间<60 min的男童(36.4%), 每日视屏时间≥60 min女童自我报告近视率(55.6%)高于视屏时间<60 min的女童(48.0%)(χ2值分别为23.62, 34.15, P值均<0.01)。经调整年龄、性别、地区、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含糖食品、含糖饮料摄入量和平均每日睡眠时长后,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 与每日视屏时间<60 min比, ≥60 min(OR=1.14, 95%CI=1.03~1.27)的女童近视风险较高(P=0.01)。调整混杂因素后, 每日视屏时间和男童或女童的近视程度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  结论  每天≥60 min视屏时间可能是11~14岁青春期女童近视的正性相关因素之一。鉴于影响视力的因素复杂, 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门静脉癌栓是中晚期肝癌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影响肝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和总体生存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癌精准治疗和多学科协作诊疗等理念不断深入,除传统的手术治疗外,局部消融术、靶向药物治疗、肝动脉栓塞化疗、三维适形放疗等多种手段的联合应用,经过临床应用证实疗效更加显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综合治疗理念已贯穿始终。本文就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最新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