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8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属祖国医学"骨蚀"范畴."骨蚀"者骨被侵蚀之意,以两足不能支撑身体,行走不利为特点.祖国医学在本病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具体论述如下. 中医辨证内服中药疗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分析2015–2017年长江江苏段流域钉螺时空分布现状,为江苏省消除血吸虫病、制定精准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17年在长江江苏段流域南京、镇江市和扬州市江滩中选取75块进行抽样调查,对3年各项螺情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分析和“热点分析”工具探索钉螺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5–2017年长江江苏段流域钉螺平均密度存在空间自相关。扬州市活螺数、活螺密度整体下降,但2016年稍有上升。核密度及热点分析均发现长江江苏段流域活螺分布热点区域为扬州市和镇江市交界江滩附近区域。结论 江苏省长江流域钉螺分布存在空间自相关且存在“热点区域”,江滩钉螺监测工作仍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究片仔癀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的抑制效果。 方法通过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常规体外培养,随机设定空白组、5-氟尿嘧啶(5-FU)组和不同浓度片仔癀组,分别采用对应药物干预24 h、48 h、72 h,并通过细胞增殖活力检测法(MTT法)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其抑制效果。采用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建立结肠癌小鼠模型,把造模成功的15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5-FU组和片仔癀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0只;分别以不同剂量药物外敷3 d,通过抑瘤率和原位凋亡检测(TUNEL法)解释抑制效果。 结果1 mg/mL、2 mg/mL、3 mg/mL浓度片仔癀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体外抑制率最高,为70.05%、71.39%、70.12%,与5-FU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9,4.97,4.52;均P<0.05)。4 mg/mL片仔癀抑制率为67.39%,与5-F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7,P>0.05);荧光显微镜显示5-FU组与片仔癀各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数量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减少、体积变小、折光性差、细胞悬浮及脱落死亡。片仔癀高、中、低剂量组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体内抑瘤率分别为51%、39%、23%,其中高、中剂量组与5-F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0.49;均P>0.05),低剂量组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荧光显微镜显示片仔癀各剂量组和5-FU组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凋亡反应。 结论片仔癀外用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中剂量体内抑制作用与5-Fu相近,优于低剂量,临床可考虑采用高剂量可能取得更佳效果,体外抑制作用上显示则优于5-Fu,但剂量差异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了解济南市医疗机构内镜消毒质量现况,为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开展内镜消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的方法,对2013~2018年济南市医疗机构内镜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2013~2018年济南市共监测374条内镜,总合格率为91.98%.年度合格率分别为80.60%、76.92%、98.67%、100.00%、98.39%、95.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类型内镜中,胃镜的合格率93.87%、肠镜的合格率86.87%、支气管镜的合格率93.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南市医疗机构加强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卫生行政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疾控机构加强消毒技术指导和监督监测,提高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确保诊疗安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D,SSD)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SSD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方法:MTT检测SSD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研究SSD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研究SSD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SSD对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的影响。克隆球形成实验研究SSD对细胞干性的影响。结果: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中,SSD显著抑制SW480的迁移能力(P<0.05)。在Transwell侵袭实验中,SSD显著抑制SW480的侵袭能力(P<0.05)。SSD处理后,细胞E-cadherin的表达增高,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降低(P<0.05),同时SSD抑制SW480细胞克隆球的形成(P<0.05)。结论:柴胡皂苷D通过抑制EMT和细胞干性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D,SSD)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自噬的影响,并探讨诱导的自噬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Western-blot检测SSD对自噬相关蛋白LC3A/B和p62表达的影响,LC3翻转实验和GFP-RFP-LC3荧光实验验证自噬流的发生。Western-blot检测3-MA对SSD所诱导自噬的抑制作用,MTT和细胞计数实验研究3-MA抑制自噬后SSD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SSD能够诱导SW480细胞发生自噬,表现在LC3A/B II及LC3A/B II/I比值的增高、自噬经典底物蛋白p62的减少、LC3翻转试验阳性以及LC3荧光实验中黄色和红色荧光颗粒的增多(P<0.05)。自噬抑制剂3-MA能够抑制SSD所诱导自噬的发生(P<0.05),且3-MA抑制自噬后,SSD对SW480的增殖抑制效应减弱(P<0.05),提示SSD诱导的自噬对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结论:SSD通过诱导自噬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究督脉十三针配合中药治疗焦虑性失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焦虑性失眠患者7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取督脉十三针结合中药治疗的为观察组,择单纯中药治疗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HAMD评分、PSQI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比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差异显著(P<0.05),但是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36),对照组为25.00%(9/3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75.00%(27/3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但是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焦虚性失眠,采用督脉十三针联合中药治疗,未见不良反应,可延长睡眠时间,显著改善睡眠质量,安全有效,加快康复速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个体化手术治疗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手术治疗的126例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急诊常规急诊开颅手术61例(常规手术 组),个体化手术65例(个体化手术组)。结果 与常规手术组相比,个体化手术组术中脑膨出、术后迟发性血肿、颅骨缺损、脑积水、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按GOS评 分评估预后,个体化手术组恢复良好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对于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个体化手术方案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住院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输液组(C组)和目标导向液体组(G组)各25例。C组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5~90 mmHg(1 mmHg=0.133 kPa)、中心静脉压(CVP)5~12 mmHg;G组根据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维持心脏指数(CI)不小于2.5 L/(min·m~2),且每搏变异度(SVV)≤13%。2组患者均检测术前(t_1)、术后1 d(t_2)、术后3 d(t_3)、术后5 d(t_4)及术后7 d(t_5)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术中液体出入量,记录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总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G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术后明显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t_(2—4)时明显降低(P均0.05),IL-10水平在t_(2—5)时明显升高(P均0.05)。与C组比较,G组术中晶体液入量明显减少(P0.05),胶体液入量明显增多(P0.05),余出入量无明显差异(P均0.05)。与C组比较,G组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P均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以抑制机体炎性反应,缩短患者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回顾分析27年来肝癌领域队列研究的应用趋势,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方法检索汇总1991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发表的中英文肝癌队列研究文献,对发表时间、科研单位、研究目标与随访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年来肝癌相关队列研究论文数量明显增长,英文核心期刊群已形成。中英文论文发表数量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0.4%与35.2%,52.3%的中文论文与73.5%的英文论文为近5年内发表。49.2%的中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47.3%的英文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3分的期刊。国内期刊发表的研究以病因研究为主(41.5%),多为大样本研究;SCI论文研究主要着眼于肝癌预后研究(40.7%),生存分析运用普遍。结论队列研究在我国肝癌研究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其中大样本研究与预后分析较为普遍。虽然队列研究的应用得到重视和推广,但仍需进一步提高研究者对于队列研究的认识,提高随访效果、降低失访率,增加生存分析等科学评估手段的应用,更科学地运用队列研究解决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