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14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电针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电针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吞咽治疗仪、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并以治疗前后洼田氏咽水试验分级作为观察指标.治疗30 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洼田氏咽水试验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方法在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2.
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佩戴踝足矫形器(AFO)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Z组)和对照组(D组)。两组均按常规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AFO,康复训练4周后进行评定。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二维步态分析仪、表面肌电图机及相应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步行能力(包括步态参数及步行功能分级)、踝关节控制肌群(胫前肌及腓肠肌外侧头)的积分肌电值(iEMG)、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治疗前后对比,治疗组步行能力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步行能力的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踝关节控制肌群肌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早期佩戴AFO能够促进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平衡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踝关节控制肌群肌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3.
背景:周围神经断伤后生长缓慢,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萎缩及运动终板纤维化,导致肢体功能不可逆障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已经广泛应用于多学科研究,但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中延缓大鼠失神经肌肉萎缩鲜有报道。目的:观察异种异基因脐带间充干细胞移植于大鼠离断坐骨神经断端,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的效果。 方法:新鲜脐带采集于健康足月产妇,分离鉴定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大鼠坐骨神经SunderlandⅣ度损伤模型,去神经束5 mm,神经外膜修复,5 mm小间隙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模型,对照组仅在小间隙内注入同体积生理盐水。测定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小腿三头肌湿质量,坐骨神经干潜伏期、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波幅,以及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维持率。 结果与结论:造模后4,8及12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右侧小腿三头肌湿质量及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维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12周肌电图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坐骨神经干潜伏期显著低于对照组,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及波幅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 &lt;0.001)。提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大鼠离断的坐骨神经断端,可促进神经生长,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维持失神经肌肉形态及功能。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中药提取物三七皂甙注射液对脐血源干细胞移植治疗术后早期增殖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以脐血干细胞鞘注治疗30例脊髓损伤患者为受试对象,移植后给予三七皂甙注射液静脉注射,连续30d,观察4周前后脑脊液中巢蛋白变化。结果三七组及对照组脑脊液巢蛋白含量均有增高趋势;三七组脑脊液巢蛋白增高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七皂甙能够诱导干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但是三七组对神经功能近期疗效并不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尚需做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针刺通里穴对脑梗塞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探讨通里穴治疗脑梗塞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并试图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言语康复训练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通关开窍针法,治疗组采用通关开窍针法配合通里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白发语流畅程度的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的比较:根据(09康法》记分标准评定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显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显效率为20%。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汉语失语症口语流利性:经治疗,治疗组自发语流畅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其评分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6.
杜雨茂,当代陕西名医。现为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学院副院长。自幼读书,秉承家学,精读岐黄,熟诵《伤寒》,年未及冠即悬壶乡里。后又多次从师及进修,学识及技艺日臻精深。1960年后执教于陕西中医学院,20余年来在医、教、研三方面颇多建树。  相似文献   
107.
自1989年3月—1993年5月,我们应用颅压平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53例,结果表明,颅压平有改善意识状态,降低死亡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关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颅压平方药组成为钩藤15g,水蛭10g,三七10g,甘遂10g,红参12g。加水煎煮,过滤,浓缩,加乙醇提取,分装于洁净的250ml高温瓶,密闭贴签。20%甘露醇注射液由西安医科大学二附院制药厂制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脑梗死后双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及其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成功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丹参注射液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2只,每组动物再分为治疗7 d、14 d亚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 d、14 d点,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NSS)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另随机选取12只SD大鼠为假手术组.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SVZ内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nestin双标阳性细胞表达数量.结果 治疗7 d和14 d后,丹参注射液组mNSS评分较生理盐水组明显下降(P<0.05).各时间点丹参注射液组SVZ的BrdU+/nestin+细胞数较同期的另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三组BrdU+/nestin+细胞数占BrdU+细胞数比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能改善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其中重要机制可能是丹参注射液能增强巢蛋白的表达,促进SVZ内NSCs增殖.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