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9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医药卫生   17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急性Ti鱼腐败气体中毒203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2.
53.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脏病理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评价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临床价值。 6 9例肝穿确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同时进行血清HA、Ⅳ -C、PⅢP、LN的检测。以肝活检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对以上血清学指标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HA、Ⅳ -C、PⅢP、LN与纤维化分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30 2 (P <0 0 1)、0 6 6 3(P <0 0 1)、0 346 (P<0 0 5 )、0 0 5 6 (P >0 0 5 )。除LN外 ,其余指标血清水平均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上升 ,其中HA、Ⅳ -C、PⅢPS3 、S4期血清水平与S1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S4作为早期肝硬化诊断标准时 ,通过ROC曲线分析HA、Ⅳ -C、PⅢP、L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 74 5、0 90 9、0 732、0 4 2 5。敏感度Ⅳ -C >PⅢP >HA >LN ;特异度HA >Ⅳ -C >PⅢP >LN。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肠道功能的改变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bacterialperi tonitis ,SBP)是肝硬化患者腹水急性细菌感染,而无外源性或腹腔内感染的其他来源[1] 。临床上如肝硬化患者腹水中中性粒细胞≥2 5 0×10 6 /L ,腹水培养阳性且缺乏继发性腹膜炎的证据就可诊断为SBP。其发生率在肝硬化住院患者中为10 % - 2 6 % ,占肝硬化重症感染的6 0 % - 75 % [2 ] 。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最近的研究显示肠道细菌是SBP感染的一个主要来源,胃肠道屏障的改变以及氧化反应产生的自由基可能在细菌易位至血循环和腹水中起着重要作用。1 肝硬化SBP患者胃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变正…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临床诊断为肌性斜颈患儿的超声声像图。结果12例肌性斜颈患儿胸锁乳突肌均发现异常声像图改变。7例患儿探及胸锁乳突肌肿块,5例患儿未探及肿块而胸锁乳突肌呈弥漫性肿大。结论超声检查对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iRoot BP Plus用于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疗(直接盖髓术和部分活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共120颗因龋露髓成熟恒牙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A(直接盖髓术)、B(部分活髓切断术)和C(根管治疗术)3组,每组40例,术后第3、6、12个月复查,综合评价3组的疗效、发生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3组患牙治疗效果均较好:术后3个月,A、B、C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是92.5%、97.5%、95.0%;术后6个月,3组分别是90.0%、95.0%、92.5%;术后12个月,3组分别是90.0%、95.0%、90.0%.在不同时间段,3组之间治疗的成功率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的患者综合满意度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iRoot BP Plus用于因龋露髓的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疗,疗效可靠,可以避免根管治疗所产生的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7.
陆英慧  李琴  汪玲  李冰 《安徽医药》2020,24(3):453-455
目的观察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 TVS 4D?HyCoSy)检查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收治的女性不孕症病人 140例,将病人按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70例,对照组采用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试验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两组病人的子宫输卵管的通畅性,比较两组病人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试验组病人的子宫输卵管检查符合率( 95.7%)及显像数( 68.75±3.64)个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的子宫输卵管检查符合率( 87.1%)及显像数( 62.13±4.57)个( P<0.05)试验组病人实施阴道检查时所受阻力[(18.53±1.12)N比( 23.12±2.17)N]及液体反流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 P<0.05)试验,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阴道 TVS 4D?HyCoSy检查图像显示清晰,能准确反映子宫及输卵管的走向及形态结构,且 TVS 4D?HyCoSy检查方式便捷、无辐射、耗时短,在不孕症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分析抗凝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特点,探讨ADR发生与变化的可能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8年12月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84例抗凝药物所致ADR进行帕累托图分析。结果: 84例抗凝药物ADR报告中,男性比例较高为46例(54.76%);60岁以上人群ADR发生例次较多,有62例(73.81%);新的ADR报告4例(4.76%),严重的ADR报告19例(22.62%);发生ADR的抗凝药物共4个种类,其中低分子肝素类药物最多(41.84%),其次为维生素K拮抗剂类(27.55%);以血液系统损害最为常见(74.23%);以药师上报为主。结论: 抗凝药物引发ADR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用药时应全方位监控,以减少ADR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究影响卵巢早衰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就诊的病人及健康普查妇女,依据卵巢早衰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诊断标准,分为卵巢早衰(POF)组47例、DOR组54例及对照组51例。收集患者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其在3组间的差异。结果脑力劳动者、月经异常、焦虑、抑郁及急躁等精神症状,吸烟、染发、睡眠不足、工作繁忙、家族史以及风湿免疫性疾病在POF组及DOR组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婚姻状况、年龄及初潮年龄、孕产次、避孕方式、饮酒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F及DOR与劳动类型、学历水平、月经异常、焦虑、抑郁及急躁等精神症状、吸烟、染发、睡眠不足、工作繁忙比例、存在家族史以及风湿免疫性疾病等有关,避免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卵巢早衰及储备功能下降的发生。  相似文献   
60.
患者,男,47岁,因四肢多发性红色丘疹、斑疹、溃疡并水肿形成5个月余,加重2周余,于2014年3月4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四肢、躯干部出现散在分布的类圆形红斑、丘疹伴四肢水肿,部分丘疹表面出现坏死,形成大小不等的溃疡,伴疼痛,无明显瘙痒不适,曾在当地医院就治,排除结核及艾滋病,皮损病理检查提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给予抗感染、定期清理溃疡面、对症处理,症状缓解不明显。入院前2周,四肢水肿加重,皮损出现渗出增多,伴低热,遂来我院就治。患者既往于2006年7月因终末期肾病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长期服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等抗排斥治疗,血肌酐波动于100~130μmol/L,Hb 为106~110 g/L 左右。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无外伤史;无结核、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史;无麻风病接触史,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较差,慢性病容,面色苍白,神志清楚,精神差,胸背部、四肢皮肤可见散在红色丘疹、斑疹,以双下肢为明显,双下肢的胫前、胫后,后踝部有多处溃疡面,溃疡边缘色苍白,溃疡底部平整,有的溃疡底边缘沿皮下潜行,长达5 cm,底部有暗红色组织,沿皮下隧道处轻轻有力挤压,有大量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溢出;右膝下胫前处溃疡皮下隧道与膝关节相通,右膝关节肿胀压痛明显。皮肤冷热觉及触觉未见明显异常,浅表神经未触及粗大,局部浅表淋巴结无明显增大,皮肤感觉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