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2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裂变中子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剂量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反应堆裂变中子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剂量效应,并与^60Coγ射线的效应相比较,探讨两种辐射诱导细胞凋亡的异同。方法 用光镜和电镜形态学观察与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对细胞凋亡进行定性研究;用流式细胞术(FCM)和二苯胺(DPA)法对其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232.
HyTK基因用于膀胱癌基因放射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放射治疗协同单纯疱疹病毒 胸苷激酶 (HSV TK) /更昔洛韦 ( gancyclovir,GCV)对膀胱癌细胞的联合杀伤作用。方法 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 ,将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和HSV TK的融合基因 (HyTK)基因转入膀胱肿瘤细胞株EJ中并获得表达 ,联合应用放射治疗及低剂量GCV ,了解基因 放射治疗对转基因细胞EJ/HyTK的杀伤作用。 结果 SouthernBlot、DotBlot检测证实HyTK在转基因细胞的表达 ,联合应用低剂量GCV可使转入HyTK基因的膀胱癌细胞株对放疗的敏感性明显增高 (SER =1.3 6)。结论 放疗协同HSV TK/GCV系统可作为膀胱癌基因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3.
目的:分析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对18例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病人通过气管切开、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雾化吸入、补液、抗感染等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8例病人中,14例治愈,2例死于MSOF,1例死于ARDS,1例死于脓毒血症.结论:吸入性损伤病情严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早诊断、及时气管切开及积极有效的呼吸道治疗护理是治疗吸入性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4.
目的 检测氟离子植入猪骨来源羟基磷灰石(PHA)对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黏附、 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取猪骨松质用高温烧结的方法制备PHA,使用氟化钠浸泡结合二次高温 烧结进行氟离子植入,制备获得氟化猪骨源羟基磷灰石(FPHA)骨块,进行研磨获得颗粒材料后制备 压片,采用PHA颗粒制备的压片为对照组,采用FPHA颗粒制备的压片为实验组。在压片材料表面接种 小鼠MC3T3-E1前成骨细胞株,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不同时间细胞黏附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增 殖情况,RT-PCR法检测细胞成骨相关基因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LAP、骨桥蛋白OPN mRNA 的表达情况。结果 扫描电镜SEM观察可见,PHA与FPHA组细胞黏附生长良好;两组细胞接种1、7d 后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HA组接种3、5 d后OD值高于PHA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FPHA组细胞接种3、7 d后ALP、BGLAP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 PHA组,且两组细胞接种7 d后材料表面细胞ALP与BGLAP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细胞接种3 d后,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A与FPHA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氟离子植入猪骨羟基磷灰 石可促进小鼠前成骨细胞早期增殖与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235.
目的 探讨耐力运动和间歇性冷刺激对肥胖大鼠棕色脂肪组织活性及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52只SD雄性肥胖大鼠分为常温对照组(NC组)、间歇性冷刺激组(IC组)、耐力运动组(EE组)和耐力运动联合间歇性冷刺激组(EI组),每组13只,常温对照组环境温度为24~26℃;运动组采用动物跑台运动,跑速为20 m/min,坡度为0°,每次运动50 min,运动2次,中间间歇20 min;冷刺激组在环境温度为4℃下暴露4 h(低温仓内),每周刺激6 d,持续4周;持续刺激4周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检测大鼠肩胛区棕色脂肪组织(BAT)代谢情况及腹股沟区白色脂肪组织(iWAT)棕色化情况;称体重、量体长、取材,采集血样检测血脂4项;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BAT和iWAT线粒体解耦联蛋白1(UC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p38 MA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蛋白表达。结果 IC组、EE组、EI组大鼠体重及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