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5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利用网络课程互动平台,提高医学生学习兴趣.方法 根据网络课程互动平台的特点和应用情况,分析讨论网络课程互动平台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结果 阐述开放网络课程互动平台的意义.结论 合理利用网络课程互动平台,能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蠕形螨病的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取蠕形螨感染者患处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下病理学观察。结果蠕形螨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内,使毛囊不规则扩张,皮脂腺增生肥大,虫体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结论面部毛囊扩大,皮脂腺增生及其炎症反应与蠕形螨的寄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3.
54.
本文对脱发与人体蠕形螨的关系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脱发患者95例(男79、女16),检出蠕形螨患者26例(男22、女4),检出率27.4%,在校大学生90人(男48、女42),检出蠕形螨者15人(男12、女3),检出率16.6%。两组检出率相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因此认为人体蠕形螨(尤其是毛囊蠕形螨)似可为脱发(特别是“脂脱”)的主要病因之一,其致病性在于宿主自身的体质和反应性,并与虫体的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55.
刺蛾幼虫皮炎及其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刺蛾幼虫所致皮炎皮损处为条索状、片状或斑状水肿性斑疹、斑丘疹或风团。好发于皮肤暴露处。皮损处有灼痛等,少数患者可伴有全身症状。该皮炎用橡皮膏粘除毒毛,用碱性溶液清洗后,敷以季德胜蛇药,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56.
淮河水系发现毛毕属吸虫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淮河水系发现毛毕属吸虫李朝品,马长龄,芦王英毛毕属(Trichobilharzia)吸虫是动物血吸虫,终宿主主要为家鸭和绿头鸭、绿翅鸭、斑嘴鸭等候鸟,其尾蚴可侵袭人引起变态反应性皮炎。我们在1993~1994年,在淮河水系(通入淮河的溪流或湖泊等水域...  相似文献   
57.
临床实习是临床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成才的关键时期。该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毕业实习带教工作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8.
目的调查安徽省3种不同种类汽车生境中仓储螨和尘螨孳生情况及多样性。方法 2011年5-10月在安徽省合肥等10个城市中选取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3种生境进行孳生螨类样本的采集、分离、计数、制片鉴定及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600份样本中检出孳生螨类313份,阳性率为52.2%。共检获螨21种,隶属于6科16属。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生境中螨平均孳生密度为(11.85±5.01)~(33.60±8.49)只/g,丰富度指数为0.532~1.525,多样性指数为2.264~3.035,均匀度指数为1.050~1.264,优势度指数为0.296~0.414,物种相似性指数为0.381、0.211、0.385。结论私家车环境中仓储螨和尘螨平均孳生密度最高,螨种类最多,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优势度指数最低;出租车和公交车环境中相应数据与私家车中相反,且公交车孳生螨种与私家车的相似度最低。可能与不同种类汽车生境内储藏物、温湿度及人为干扰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粉尘螨变应原明胶微球经口服免疫小白鼠后的脱敏疗效。 方法 以粉尘螨变应原明胶微球 (含粉尘螨变应原 2× 10 -5mg )口服免疫小白鼠 ,以ELISA法检测 3 5d内血清特异性IgG水平变化。并以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粉尘螨变应原浸液的小白鼠为对照实验 ,以口服不含粉尘螨变应原的空白明胶微球的小白鼠为空白实验。 结果口服粉尘螨变应原微球的小白鼠实验组可产生高水平的血清抗体 ,在给药后第 14d抗体最高值为 2 .45× 10 5Au/ml(Ar bitraryunitspermilliliter) ,高于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粉尘螨变应原浸液小白鼠的最高抗体水平 (4 .2 7× 10 4Au/ml)。结论 在给予相同剂量粉尘螨变应原的前提下 ,明胶微球口服制剂的免疫效果优于变应原浸液腹腔注射剂。  相似文献   
60.
目的调查徽州林区竹林病虫害爆发流行特征,为防止和控制竹林病虫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方式,了解5个毛竹种植区竹林刚竹毒蛾的流行范围、程度及其环境的生态特点。结果共调查7200亩1800000株毛竹,毛竹种植区呈片状散在分布,覆盖范围约84km~2,散在分布于海拔200m~800m的丘陵、低山区,以海拔250m低丘为主。证实竹林病虫害为刚竹毒蛾幼虫,流行季节为3~4月至8~9月,流行地区为徽州区呈坎镇林场。不同地区刚竹毒蛾幼虫和蛹孳生密度不同,刚竹毒蛾幼虫孳生密度为(48±16)只/株至(420±120)只/株,主要分布于竹叶。刚竹毒蛾蛹主要分布于竹杆下部,孳生密度为(26±10)枚/株至(120±55)枚/株。低于250m丘陵刚竹毒蛾幼虫和蛹孳生密度分别为(24±94)只/株和(105±25)枚/株;250m~500m丘陵刚竹毒蛾幼虫和蛹孳生密度分别为(87±28)只/株和(40±21)枚/株;500m~800m丘陵刚竹毒蛾幼虫和蛹孳生密度分别为(18±7)只/株和(12±5)枚/株;800m~1000m低山未发现竹林病虫。刚竹毒蛾幼虫以竹叶为食,造成局部竹林成片枯萎死亡。结论徽州地区发现刚竹毒蛾幼虫爆发流行,造成竹林成片枯萎死亡,具有点多、面广、小面积、分散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