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酒精性肝炎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IL-22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50只,利用酒精、高脂饲料以及碳酰铁联合诱导建立酒精性肝炎模型,分别在第16周,24周,32周时检测血清转氨酶及组织病理学变化。在确定出现酒精性肝炎病理变化后,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0只)以及IL-22治疗组(10只),IL-22治疗组尾静脉注射重组hlL-22蛋白(0.5mg/kg),隔天给药,共注射10次,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1.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水平,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随着造模时间的增加,血清转氨酶呈进行性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由小泡状肝脂变逐渐进展为大泡状肝脂变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以及Mallory小体的形成,表现为典型的酒精性肝炎病理学改变。II。-22治疗可以降低血清转氨酶,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酒精、高脂饲料以及碳酰铁联合应用可以诱导大鼠酒精性肝炎模型,IL-22治疗可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炎的血清学及病理学变化,提示IL-22可以作为酒精性肝炎治疗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4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在生理学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培养为主线,开展全面系统的改革,在理论教学中引入与临床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增加创新性研究实验项目,考核体系偏重形成性评价。实践后,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改革后的生理学课程比较感兴趣,提高了创新思维能力,更注重过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43.
田夏  朱贺  李薇  韩晟 《中国中药杂志》2024,(4):1122-1128
采用文献研究及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收集麝香通心滴丸在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方面的相关资料和证据,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模型对麝香通心滴丸的临床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严格按照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方法进行质量控制。指南及专家共识推荐麝香通心滴丸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西医常规治疗加用麝香通心滴丸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持续时间、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有效性评为A级。不良反应多为一般不良反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报道,与说明书中不良事件、禁忌及注意事项中列举的已知风险一致,安全性评为A级。日费用7.74元,成本-效用分析显示为绝对优势方案,经济性评为A级。专家调研反馈麝香通心滴丸具有很好的临床创新性和服务创新性,创新性评为A级。无特殊保存条件、药材成分和其他限制条件,临床使用符合用药指南规范,适宜性评为A级。药品价格水平、可获得性以及可负担性整体较好,可及性评为A级。提示麝香通心滴丸的临床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DNA损伤诱导转移因子3(DDIT3)m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0例甲状腺病变组织中DDIT3mRNA的表达,并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相比较。结果DDIT3 m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1),滤泡癌组与滤泡性腺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观察5例甲状腺癌癌旁组织,DDIT3不表达。结论DDIT3 mRNA在甲状腺癌中表达明显增强,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白介素-22(IL-22)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4只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IL-22组和生理盐水组,尾静脉注射IL-22,剂量0.25mg/kg,隔天给药一次,连续20次,观察肝功指标、损伤指标、血脂水平和病理变化的情况。结果:小鼠经IL-22处理后,其C反应蛋白(CRP)水平虽没有明显改变(P〉0.05),但小鼠的血脂、ALT、AST、MAD水平以及肝指数显著降低(P〈0.05),并且小鼠脂肪肝的病变程度也明显减轻。结论:IL-22能够降低ApoE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炎症指标并抑制脂肪肝发展。  相似文献   
46.
我们对 145例不同病种的皮肤病患者进行了斑贴试验。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45例患者中 ,男 3 8例 ,女 10 7例 ,年龄 2~63岁 ,平均 3 3岁。接触性皮炎 48例 ,荨麻疹 5 2例 ,湿疹 3 2例 ,神经性皮炎 7例 ,痤疮 2例 ,扁平苔藓 1例 ,皮肤瘙痒症 2例 ,丘疹性荨麻疹 1例。1.2 斑贴试验方法 采用“辩敏牌”斑贴试验标准化筛选抗原及 Finn chamber斑试器 ,按说明认真操作。在试验的前一天晚上清洗背部 ,以提高抗原的渗透量。1.3 判定标准 见参考文献 [1 ]。2 结果2 .1 对标准筛选抗原反应的阳性率  145例患者中…  相似文献   
47.
国内外学者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密切相关,是独立于其他心血管风险因子之外又一预示高血压的危险因子[1]。发表在《Hypertension》的一项为期6年的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的比值(album 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的相关因素,以早期预防和指导DN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病房和体检中心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38例,同步测定尿微量清蛋白和尿肌酐,按ACR分为3组:糖尿病无肾病组(正常清蛋白尿组),男性41例ACR<22 mg/g,女性49例ACR<31 mg/g;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微量清蛋白尿组)男性32例:ACR 22~220mg/g,女性41例:ACR 31~220 mg/g;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大量清蛋白尿组)男性33例、女性42例,ACR>220mg/g。所有受检者分别记录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检测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尿微量清蛋白及尿肌酐,计算ACR并做比较。结果 3组患者的ACR、FBG、PBG、血尿酸、FIB、TG、HbA...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急性缺氧对豚鼠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急性缺氧对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膜电流、膜电位(RP)、膜电容(Cinput)、膜电导(Ginput)或膜电阻(Rinput)的影响.结果 ①急性缺氧显著增加平滑肌细胞Rinput,降低Ginput和Cinput.Rinput从( 480±88)MΩ增加到(2229±310)MΩ(P <0.01),Cinput从(77.3±8.3)pF减少至(11.4±0.7)pF(P <0.01).48%(15/31)急性缺氧净电流的I/V曲线几乎是线性,翻转电位(-32.6±2.5 )mV与细胞静息膜电位(-35.8±4.5 )mV十分接近(P>0.05).②急性缺氧电压依赖的增强部分平滑肌细胞(16/31)外向电流,主要增强0~+40 mV区间的电流幅度,背景灌流18β-甘草次酸阻断细胞间的缝隙连接后,急性缺氧使0 mV激活电流幅度从(27.8±7.5)pA增加到(89.3±12.8)pA(P<0.01),+20 mV从(88.0±18.5)pA增加到(211.1±32.5)pA(P <0.01),+40 mV从(213.9±21.6 )pA增加到(448.0±46.5 )pA(P <0.01).预灌流四乙胺后,急性缺氧对SMA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的增强作用显著减弱.结论 急性缺氧通过激活SMA平滑肌细胞膜上大电导Ca2+激活K+通道,血管舒张,保证耳蜗循环的血液供应,同时通过抑制SMA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使急性缺氧产生的伤害信息局限在局部.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葡激酶突变体(SakM)对高脂喂养大鼠血液常规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脂药物组、高脂生理盐水组、正常药物对照组、正常生理盐水对照组,静脉注射SakM到大鼠体内,剂量按照0.5 mg/kg体重,2 d注射一次,连续15次,观察SakM对血液常规的影响.结果 SakM对正常动物血液常规指标没有影响,但是能够改善高脂喂养动物的血液常规指标结论 SakM长期使用不会影响正常动物血液常规指标,具有使用安全性,同时还能用来调节高脂喂养动物的血液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