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与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尿酸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COPD患者,按气流受限程度分为IIA级20例,IIB级20例,III级20例,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清尿酸(UA)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指标,并与2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IIA级、IIB级、III级患者UA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者,PaO2指标均显著低于健康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IIA级、IIB级、III级患者组间UA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A级和IIB级患者PaO2指标与III级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IA级与IIB级患者PaO2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IA级、IIB级、III级患者均有显著性好转,UA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aO2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治疗前UA水平明显高出正常水平,原因可能与低氧血症有关,可以通过测定COPD患者血尿酸水平来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荨麻进行组织形态学研究,为其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对荨麻进行鉴别。结果 茎四棱形,少分枝;叶近膜质,呈宽卵形、椭圆形、五角形或近圆形;气微,味淡,微辛。茎的横切片显微特征:茎表皮细胞分化有少数腺毛和非腺毛,内侧有1~4层成环状排列厚角细胞;皮层薄壁细胞含大量碳酸钙钟乳体和草酸钙簇晶;9个外韧型维管束,韧皮部窄小,木质部导管、木纤维发达;髓宽广,近中心的薄壁细胞较大,形成髓腔。叶的横切片显微特征:叶脉由表皮、基本组织和外韧型维管束组成,基本组织中含大量碳酸钙钟乳体和草酸钙簇晶,韧皮纤维和厚角组织发达。荨麻茎和叶粉末中均有多数棒状腺毛,非腺毛单个或多个细胞组成,钟乳体和草酸钙簇晶众多,此外可见成束的晶鞘纤维。茎粉末中以具缘纹孔导管为主,而叶粉末中以梯纹导管多见。荨麻叶粉末中的不定式或不等式的气孔,可作为荨麻鉴别的依据之一。结论 该研究明确了荨麻的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所建立的鉴别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半夏组织培养物中生物碱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激素种类和配比的培养基对半夏培养物生物碱合成的影响,为提高半夏有效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富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氯仿提取,依据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在417 nm波长下测定,并作方差分析.结果 获得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9)和回收率(100.1%),RSD为2.3%.MS + 2.0 mg/ml NAA + 0.5mg/ml KT培养基最适合半夏培养物生物碱的积累,平均高达0.980 2%,不含 2,4-D的培养基所诱导的愈伤组织和分化出的不定芽、不定根、再生块茎所产生的生物碱明显高于含有2,4-D的培养基所诱导的愈伤组织和分化出的不定芽、不定根、再生块茎所产生的生物碱.结论 激素种类和配比对半夏组织培养物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广西莪术挥发油抗肿瘤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广西莪术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指纹图谱所代表的“有效组分群”对药效贡献的大小,为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GC-MS分析技术建立广西莪术挥发油指纹图谱,并对广西莪术挥发油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在获得的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特征峰面积与对鼻咽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的数据基础上,采用灰关联度分析技术,计算各特征峰与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的关联度和关联序.结果:依据关联度的大小,确定各成分对抗肿瘤作用贡献的大小顺序为莪术醇>莪术二酮>β-榄香烯>吉马酮>莪术酮> α-丁子香烯>δ-瑟林烯>β-石竹烯>β-榄香烯酮>a-蒎烯>α-石竹烯>桉油素>樟脑>2-壬醇>异龙脑莪术烯>δ-榄香烯>莰烯>D-柠檬烯>龙脑.结论:广西莪术抗肿瘤作用是其内“有效组分群”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确定了广西莪术挥发油“有效组分群”指纹特征对药效贡献的大小,为中药的“谱效关联”的指纹图谱的建立、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了2年的生药学实验课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作者主要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几方面对其进行一个总结,希望能为将来更好的实施双语教学做好储备。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相关报道显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上放疗和化疗是癌症的主流治疗方法,这种治疗往往伴随着严重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损伤,严重影响了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新型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迫在眉睫,中药抗肿瘤治疗因其不良反应小、相对安全性高、抑制作用持久等优点获得了广泛关注。随着近年来医学科研水平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抗肿瘤化学成分从中药里被提取出来。桑黄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多糖、黄酮、三萜、多酚等物质,具有抗炎、降血糖、保肝、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研究表明桑黄的化学成分对肺癌、胃癌、结肠癌、黑色素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细胞显示出抗肿瘤活性,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转移、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发挥抗肿瘤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联合放化疗增效减毒、增敏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基于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Pubmed、谷歌学术等数据库,以“桑黄、化学成分、抗肿瘤”等关键词检索近几年的相关文献,通过对桑黄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总结,为其进...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应用中风抗栓Ⅰ号方治疗125例脑血栓形成,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为99.2%.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测定结果表明(P<0.01和<0.05),中风抗栓Ⅰ号方具有降低血粘度、纤维蛋白原、改善RBC变形性、增加RBC电泳、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其改善微循环主要表现为解除RBC聚集、增快血流速度、扩张微血管口径、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加强微动脉自律运动的振幅和频率、增加微循环灌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半夏块茎不同粒径总生物碱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测定半夏块茎不同粒径总生物碱的含量,为半夏质量标准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氯仿提取,依据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在417 nm波长下测定,并作方差分析。结果获得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9)和回收率(100.1%),RSD为2.3%。不同粒径总生物碱含量的差异显著(F=79.23,P〈0.01)。结论测定方法简单快速;不同粒径总生物碱含量和产量以直径为2 cm的块茎最高,在半夏收购过程中应将块茎粒径控制在2.0 c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0.
加替沙星对人体长效茶碱血清浓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替沙星对人体内茶碱血清浓度有无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8例COPD患者在长效茶碱单用及与加替沙星合用后的茶碱血清浓度,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效茶碱与加替沙星合用前后患者的茶碱血清浓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对人体茶碱血清浓度影响不大,与茶碱合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