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7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1 毫秒
81.
采用蒸气吸入性损伤犬模型,比较常频喷射通气(NFJV)和高原喷射通气(HFJV)的通气效率。结果表明:(1)与HFJV比较,NFJV时的气道压峰值显著升高(P<0.01);(2)与HFJV比较,NFJV时的P_AO_2显著下降(P<0.05),PaCO_2显著升高(P<0.01);(3)与HFJV比较,NFJV时的心输出量(CO)、氧供量(DO_2)和氧耗量(VO_2)均显著减少(分别减少14%、20%和24%,P<0.05或P<0.01),而PaO_2、SaO_2、P_(A-a)O_2、PaO_2/F_1O_2、PvO_2、SvO_2和氧摄取率(ERO_2)均无明显变化。提示,NFJV与HFJV比较,前者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和CO_2潴留,且对循环和组织氧合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2.
高频单、双向喷射通气气流速度与CO2排出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与探讨高频单向喷射通气(HFSJV)和高频双向喷射通气(HFTJV)时上呼吸道气流的性质、气流速度与CO_2排出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自主呼吸时,吸气气流以层流为主,呼气以湍流为主。HFSJV和HFTJV时进出气流均以湍流为主,两者测值比较,HFTJV出气速度显著增大(P<0.05),PaCO_2显著降低(P<0.05),气道压保持正值无明显变化;HFTJV时进出气速度随反喷躯动压的增大而增大,PaCO_2与出气速度呈显著负相关(r=-0.87,P<0.05)。本实验为HFSTJ和HFTJV更安全合理地用于临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无血清条件下紫外线诱导表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紫外线照射诱导新生大白鼠表面细胞凋亡。方法: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培养条件下和活体状态下表皮细胞,采用Tunel法检测表皮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观察表皮细胞P53、Bcl-2、CD95表达。结果:传代培养12-24h ,et 1500J/m^2紫外线照射,照射后继续培养24-48h表皮细胞凋亡率达高峰。紫外线照射后的表皮细胞P53表达升高。相同剂量紫外线照射,活体状态下表皮细胞凋亡率低于培养表皮细胞。结论:表皮细胞凋亡与P53表达升高相关,活体上的表皮细胞能较强抵搞紫外线诱导的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84.
章璐  曹勇 《四川中医》2009,27(2):41-42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临床上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以出现无精力、虚弱、懒散、冷漠、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沮丧为主要表现形式。它以发生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不能通过休息来缓解为特点,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中医学在治疗乏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癌因性疲乏属于中医虚劳病范围,本文从中医角度探讨癌因性疲乏的辨证论治,对提高临床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5.
本文观察了高频喷射通气结合胸壁挤压(HFJV+CWC)对组胺致肺损伤犬进行体制呼吸时解剖死腔量(V)和生理死腔量(V)的影响,并与单纯高频喷射通气(HFJV)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HFJV相比,HFJV+CWC时V、V、FRC和PaCO_2均显著减少(P<0.01),V_A和VCO_2均显著增加(P<0.01),而V_E、V_T和PaO_2均无显著变化(P<0.05)。提示,HFJV+CWC控制呼吸时,V和V的减少是增强CO_2排除效能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6.
采用鼻咽喷射通气对术中20例烧伤病人进行呼吸管理,结果表明:(1)与基础值比较,鼻咽喷射通过 气时的PaO2、SaO2和SpO2显增加,而呼吸率、脉搏率和PaCO2无明显变化;(2)鼻咽喷射通气时PetCO2与PaCO2之间呈正相关,SpO2与SaO2之间亦呈正相关,结果提示,鼻咽喷射通气是一种无气道损伤,简便而又实用的通气方式,能维持术中烧伤病人正常气体交换。PetCO2和SpO2可以间接、准确地反映血气变化。  相似文献   
87.
KR—Ⅱ呼吸机(南昌生产,喷射式)经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第二医院、南昌市第三医院、浙江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单位临床试用,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用于麻醉、急救、复苏及气管镜检查效果良好。现将呼吸机的吸气期物理性能测定并通过改变模拟肺的不同参量测定呼吸机的流量、压力及通气量曲线改变,分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由有化瘀解毒、破癥散结功效药物组成的化瘀破癥胶囊对荷瘤小鼠肿瘤坏死因子活性的作用。方法:实验于1998-10/1999-10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理实验室完成,C57BL/6J小鼠50只,腋部皮下注射Lewis肺癌24h后,均分为5组,即厌氧棒菌苗组、荷瘤模型对照组、化瘀破癥胶囊4,2,1g/kg剂量组,每组10只。厌氧棒菌苗组按0.5g/mL腹腔注射,1次;荷瘤模型对照组灌胃等容积的蒸馏水,化瘀破癥胶囊(由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剂科提供,由大黄、蜈蚣、人参等药组成,每粒装0.4g,相当于生药2g。)4,2,1g/kg剂量组分别按4,2,1g/kg给药,1次/d,连续7d,第8天停药,停药24h后每只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50g/L,2h后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肿瘤坏死因子活性,并解剖小鼠取脾计算脾指数。脾指数=脾脏质量(mg)/体质量(g)。肿瘤坏死因子活性检测采用细胞毒试验法,用血球计数板计数200个肿瘤细胞中死细胞数,按给药组死细胞数/对照组死细胞数计算直接细胞毒活性指数表示肿瘤坏死因子活性,试验重复两批。结果:纳入实验小鼠50只,在实验过程中无小鼠死亡,进入结果分析50只。①化瘀破癥胶囊对荷瘤小鼠脾指数的影响:化瘀破癥胶囊4,2,1g/kg3个剂量组鼠的脾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脾指数两次试验,化瘀破癥胶囊4g/kg剂量组分别为1.69和1.47,2g/kg剂量组分别为1.57和1.66,1g/kg剂量组分别为1.65和1.46。两批试验与厌氧棒菌苗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②化瘀破癥胶囊对诱导产生肿瘤坏死因子活性的影响:两次试验结果,化瘀破癥胶囊4,2,1g/kg3个剂量组肿瘤细胞的死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直接细胞毒指数,化瘀破癥胶囊4g/kg剂量组分别为2.29和2.12,2g/kg剂量组分别为2.36和2.05,1g/kg剂量组分别为2.18和2.09。并且两批试验与厌氧棒菌苗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瘀破癥胶囊能显著增加荷瘤鼠脾脏质量和脾指数,以及增强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杀伤活性,表明化瘀破癥胶囊对动物荷瘤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由有化瘀解毒、破瘸散结功效药物组成的化瘀破瘕胶囊对荷瘤小鼠肿瘤坏死因子活性的作用。 方法:实验于1998-10/1999-10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理实验室完成,C57BL/6J小鼠50只,腋部皮下注射Lewis肺癌24h后,均分为5组,即厌氧棒菌苗组、荷瘤模型对照组、化瘀破瘸胶囊4,2,1g/kg剂量组,每组10只。厌氧棒菌苗组按0.5g/mL腹腔注射,1次;荷瘤模型对照组灌胃等容积的蒸馏水,化瘀破瘸胶囊(由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剂,科提供,由大黄、蜈蚣、人参等药组成,每粒装0.4g,相当于生药2g。)4,2,1g/b剂量组分别按4,2,1g/kg给药,1次/d,连续7d,第8天停药,停药24h后每只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50g/L,2h后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肿瘤坏死因子活性,并解剖小鼠取脾计算脾指数。脾指数=脾脏质量(mg)/体质量(g)。肿瘤坏死因子活性检测采用细胞毒试验法,用血球计数板计数200个肿瘤细胞中死细胞数,按给药组死细胞数/对照组死细胞数计算直接细胞毒活性指数表示肿瘤坏死因子活性,试验重复两批。 结果:纳人实验小鼠50只,在实验过程中无小鼠死亡,进人结果分析50只。①化瘀破瘕胶囊对荷瘤小鼠脾指数的影响:化瘀破瘾胶囊4,2,1g/kg3个剂量组鼠的脾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脾指数两次试验,化瘀破瘸胶囊4g/kg剂量组分别为1.69和1.47,2gAg剂量组分别为1.57和1.66,1g/kg剂量组分别为1.65和1.46。两批试验与厌氧棒菌苗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②化瘀破瘸胶囊对诱导产生肿瘤坏死因子活性的影响:两次试验结果,化瘀破瘸胶囊4,2,1g/kg3个剂量组肿瘤细胞的死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直接细胞毒指数,化瘀破瘸胶囊4g/kg剂量组分别为2.29和2.12,2g/kg剂量组分别为2.36和2.05,1g/kg剂量组分别为2.18和2.09。并且两批试验与厌氧棒菌苗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化瘀破瘸胶囊能显著增加荷瘤鼠脾脏质量和脾指数,以及增强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杀伤活性,表明化瘀破瘸胶囊对动物荷瘤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妊娠期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转归和治疗对策,分析不同治疗手段的利弊.方法 对1997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产科的76例妊娠期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比较组间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转归.结果 妊娠期脑出血患者共76例,其中病因为动静脉畸形30例,动脉瘤8例,烟雾病8例,子痫前期16例,海绵状血管畸形4例,静脉窦血栓4例,病因不明6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11分54例,10 ~6分6例,5~0分16例.手术治疗40例,保守治疗36例.产妇死亡24例,胎儿胎死宫内4例,新生儿死亡28例.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的临床特征和母婴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处理应先终止妊娠,再评估病情,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治疗方案,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有脑血管病史产妇应在孕期加强监护,并在妊娠足月后及时终止妊娠,以全麻剖宫产为宜,并同时做好新生儿抢救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