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20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端粒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是近年来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在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中呈阳性表达,而在正常体细胞中则一般为阴性。端粒酶的活性表达主要是通过hTERT基因的转录机制严格调控的。端粒酶的活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细胞衰老和永生化关系密切。hTERT基因启动子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及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2.
患者男,60岁。因1年前车祸伤致颅底骨折,治疗好转出院,近1个月来左眼球结膜充血,眼球突出,复视而到我院就诊。彩超发现:左眼球鼻上方、内侧可探及迂曲,扩张管状结构,向眶上裂方向延伸,内径最宽5.6mm,管腔内可探及五彩血流信号,呈低阻力动脉化频谱(图1),PSV57.6cm/s,RI0.59;左眼眼动脉PSV34.5cm/s,RI0.65;彩超提示:(1)左眼上静脉扩张;(2)颈动脉海绵窦瘘形成可能;CT提示:(1)海绵窦增大向外侧面凸起,平扫为等密度,增强扫描病灶与颈动脉同步而明显强化;(2)眼上静脉增粗;讨论眼的静脉回流是通过眼上静脉和眼下静脉回流入海绵窦,眼上静脉起自上睑内侧后方,向后走行于上直肌与视神经之间,它收集筛前静脉、筛后静脉、组静脉和上方2条涡静脉的血流,眼下静脉起自眶底静脉丛,它收集下睑、下斜肌、下直肌和下方的涡静脉的血流,眼下静脉和眼上静脉汇入海绵窦,眼下静脉还可穿过眶下裂汇入翼静脉丛。颈动脉海绵窦瘘时颈动脉通过海绵窦段或其分支的破裂,血液由颈内动脉直接流入海绵窦,颈动脉血向静脉系统流入而使静脉动脉化,导致海绵窦及与之相交通的静脉扩张,引起搏动性眼突,眼部杂音,结膜血管扩张。此例患者彩超发...  相似文献   
203.
SNP与肿瘤易感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 ,SNP)是基因组变异最丰富的一种DNA序列变化形式 ,反映了个体表型、疾病易感性和对药物、环境因子反应的差异。肿瘤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除涉及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外 ,还涉及到多个遗传易感基因的作用。现就肿瘤易感相关基因SNP与肿瘤易感相关关系进行综述 ,并分析其在肿瘤的一级预防、早期诊断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4.
致瘤病毒与细胞周期素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周期失调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原因.致瘤病毒可通过诱导细胞周期的一些调控因子发生改变而引发肿瘤.细胞周期素E是调节细胞G1-S期转变的关键因子,因此致瘤病毒对其基因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是引起细胞周期失调进而形成肿瘤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5.
茶多酚干预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芬多酚可干预以激活蛋白质-1(AP-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为主的信号转导通路.茶多酚通过JNK通路抑制促癌物诱导的AP-1活性;通过降低抑制蛋白IκB磷酸化来调节NF-κB的活性.荼多酚选择性地阻断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从而破坏肿瘤控制性生长调节机制,为其抗癌机制研究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6.
EB病毒LMP1在鼻咽癌细胞系中通过TRAF2活化NF-κB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探讨EB病毒(EBV)中LMP1的致瘤机制,对鼻咽癌LMP1激活重要的核转录因子NF-κB的机制进行了研究.方法:①以LMP1阴性的鼻咽癌细胞系HNE2及表达载体(pSG5)的鼻咽癌细胞系HNE2-pSG5为对照,采用免疫共沉淀-Western-blotting方法在稳定表达LMP1的鼻咽癌细胞系HNE2-LMP1中证实LMP1与TRAF2是否直接结合形成免疫共沉淀复合物;②在HNE2-LMP1细胞系导入TRAF2表达质粒或不同剂量TRAF2显性负性突变体(TRAF2Δ6~86)表达质粒,以NF-κB报道基因方法确定LMP1是否通过TRAF2活化NF-κB;③将LMP1(1~231)(CTAR2缺失区)或LMP1Δ187~351(CTAR1缺失区)及不同剂量TRAF2Δ6~86瞬时导入HNE2中以证实LMP1CTAR1或CTAR2是否介导了这种效应;④以转染或未转染TRAF2Δ6~86的HNE2-LMP1细胞系为材料,应用免疫共沉淀-Western-blotting方法,确定TRAF2Δ6~86是否竞争性抑制TRAF2与LMP1结合.结果:①在HNE2-LMP1中LMP1与TRAF2形成复合物沉淀,而HNE2-pSG5和HNE2为阴性.②在HNE2-LMP1细胞系导入TRAF2表达质粒,NF-κB活性增高20倍,而导入不同剂量TRAF2Δ6~86表达质粒时,随着剂量增大,NF-κB活性递减.③TRAF2强烈抑制LMP1(1~231)活化NF-κB,而仅部分抑制LMP1Δ187~351活化NF-κB.④TRAF2Δ6~86竞争性抑制TRAF2与LMP1结合.结论:在鼻咽癌中LMP1通过TRAF2而激活NF-κB,其中LMP1的CTAR1区主要介导了这种效应.这为我们进一步从信号传导通路来探讨LMP1的致癌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7.
茶多酚诱导鼻咽癌细胞caspase-3活化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罗非君  胡智  邓锡云  顾焕华  曹亚 《癌症》2000,19(12):1082-1086
目的:探讨茶多酚能否诱导鼻咽癌细胞系CNE1-LMP1凋亡及凋亡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处理CNE1-LMP1细胞,分别用荧光显微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MTT和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细胞生化和形态学改变;同时,确定茶多酚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活性的动力学变化。结果:茶多酚处理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CNE1-LMP1细胞在形态学上出现细胞核固缩、核碎裂、凋亡小体等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DNA呈典型的“梯状”条带;MTT测定发现茶多酚处理后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同时,CNE-LMP1细胞在凋亡过程中caspase-3活性的升高,呈明显的时效关系。结论:茶多酚能诱导CNE1-LMP1细胞凋亡,可能通过caspase-3的活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8.
目的检测增生性瘢痕(H)和瘢痕疙瘩(K)组织中TGFβ1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了解其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斑点杂交分析检测H和K组织中Ⅰ、Ⅲ前胶原及TGFβ1mRNA稳态水平的改变;原位杂交检测TGFβ1mRNA在组织中的空间分布。结果①K和H组织中TGFβ1mRNA稳态水平明显高于N组和S组;②K选择性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增强,而H组织中Ⅰ、Ⅲ前胶原mRNA表达均增强。结论TGFβ1在H和K的发病机理中起了重要作用,K和H发生发展中具有不同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209.
目的对比不同频次的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扬州大学建湖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36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频次的高压氧治疗、亚低温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接受高频次的高压氧治疗、亚低温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对比2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时的脑组织氧分压、颅内压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同时对比2组患者在入院时、出院时和随访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出院时,2组的脑组织氧分压均高于入院时,颅内压均低于入院时(P均<0.05);观察组的脑组织氧分压高于对照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2组的血清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水平均高于入院时,丙二醛(MDA)水平均低于入院时(P均<0.05);观察组的血清GSH水平高于对照组,MAD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和随访3个月后,2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高于入院时(P均<0.05);随访3个月后,2组的GCS和ADL评分均高于出院时(P均<0.05);观察组在出院时和随访3个月后的GCS和ADL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接受高频次的高压氧治疗,可改善其脑组织氧分压、颅内压、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及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