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出血是危及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目前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只有积极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才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因此,重视和防治产后出血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2.
输精管结扎术后勃起功能障碍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男性绝育术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48例男性绝育术后 ED 病例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进行筛查,同时进行内分泌、空腹血糖及阴茎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后给予心理治疗,配合药物、物理及手术治疗。结果:轻度 ED 23例,中度 ED 22例。完全性 ED 3例;全部病例内分泌、血糖、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均正常,经治疗后痊愈17例,好转28例。结论:输精管结扎术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多数与心理素质有关,部分患者存在性格缺陷。治疗方面应重视心理因素,重视术前咨询,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通过B超实时监测,把IUD置入子宫内膜腔的宫底部位,并追踪其避孕效果,评估置器质量对宫内IUD避孕效果的影响。方法:在B超实时监测,把IUD置入子宫内膜腔的宫底部位,其定量标准:宫内IUD上缘距宫底外缘距离(简称S-S)≤14mm或宫内IUD上缘距宫底外缘距离与宫底厚度之差(简称IUD差值)不超过2mm。研究前对参加项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统一标准,研究共接收健康育龄妇女1071名,置器术后即时B超监测子宫内膜腔内IUD位置,对未达到设定宫底部位者实时在床边B超监测下重新放置,术后定期随访,各项数据填入统一表格。结果:通过培训后的置IUD从业人员把IUD置入子宫内膜腔宫底部位占96.55%(1029/1071例),仅3.45%(37/1071例)的IUD没能被置入子宫内膜腔宫底部位,需进行重置干预。术后定期随访宫内Tcu-M型IUD18个月的脱落、带器妊娠、因症取出、他因取出和总停用避孕效果寿命表率(每百名妇女,s)分别是(4.46±0.72)%、(1.07±0.47)%、(5.32±0.93)%、(2.87±0.76)%、(13.08±1.34)%。单因素分析:宫内IUD位置和妇女生育数量是影响Tcu-M型IUD粗累积脱落率的危险因素(P<0.05),有人流、人流加上环、上取环手术史对象宫内Tcu-M型IUD粗累积他因取出率低无宫腔手术史者(P<0.05),其他协变量均不是影响Tcu-M型IUD粗累积寿命表避孕效果的重要因素。结论:用B超实时监测下置器,并对宫内节育器位置进行干预,可以提高置器质量,降低Tcu-M粗累积脱落率和带器妊娠率,提高Tcu-M型IUD避孕效果;宫内IUD越靠近宫底位置,Tcu-M型IUD粗累积脱落率越低;在研究IUD避孕性能中,如果置IUD从业人员均能把IUD置入子宫内膜腔的宫底部位,排除置器质量因素干扰,能更真实反映IUD的避孕效果。  相似文献   
75.
我们对22例麻醉欠满意的经腹直肌切口的腹部手术患者,在关腹中,首先进行减张缝合并打结,之后再缝合腹膜,大大降低了关腹时的难度,明显地缩短了关腹时间。方法:①腹膜明显回缩者,以2%的利多卡因局部封闭之。②以“10”号  相似文献   
76.
77.
<正>1病历摘要病例1:患者,25岁,因婚后2年未孕,经克罗米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促排卵后,停经40d,下腹坠胀感1天,于2011年12月20日来我院就诊。查尿HCG(+),B超提示:子宫增大,内见一妊娠囊,大小13mm×9mm,未见胚芽及原始心管博动,左卵巢旁探及一混合回声团,大小10mm×7mm。门诊以"1、早孕,先兆流产,2、异位妊娠(左)待排"收入院。入院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输精管造影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梗阻部位的诊断和鉴别作用,分析其安全性和操作注意事项.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拟诊为“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患者57例行精液分析、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及开放性细针穿刺输精管造影检查.结果 57例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患者分别行精液分析、TRUS和开放性细针穿刺...  相似文献   
79.
张志兴  马韵  刘懿霄  徐华 《重庆医学》2013,(27):3272-3274
目的观察叉头蛋白3(FoxP3)在鼻咽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调节性T(Treg)细胞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oxP3在57例鼻咽非角化鳞状细胞癌和22例鼻咽部黏膜慢性炎症中的表达情况及CD8在鼻咽癌中的表达。结果在鼻咽癌组中FoxP3阳性Treg细胞数(105.05±52.22)显著高于鼻咽部黏膜慢性炎症(6.35±6.06),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阳性Treg细胞的数量与患者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在鼻咽非角化鳞状细胞癌中,FoxP3阳性Treg细胞的增殖可能抑制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并为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在鼻咽非角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免疫细胞的变化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和免疫组化双染法检测CD3、CD4、CD8、CD4FoxP3和CD8FoxP3在101例鼻咽癌和21例鼻咽黏膜慢性炎中的表达。结果 CD3、CD4、CD8、CD4FoxP3、CD8FoxP3在鼻咽癌组与黏膜慢性炎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FoxP3^+、CD8^+FoxP3^+T细胞在分化型非角化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型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非角化鳞状细胞癌中,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变化提示了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为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同分化程度的鼻咽癌肿瘤微环境内的免疫状态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