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对稳定性心脏病的诊断、内科处理、血运重建、随访进行了探讨,以便为规范我国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管理指明方向,也为我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的更新提供重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82.
树突细胞(DC)因其强大的抗原呈递功能,具有激活针对肿瘤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作用,已成为白血病及肿瘤生物治疗的重要研究领域。白血病细胞来源的DC携带有自体已知或未知的多个肿瘤抗原,在HLA限制性和肿瘤特异性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将白血病DC作为疫苗回输体内以清除微量残留病(MRD)已显示出可喜的临床效果。但DC的抗原呈递功能依赖其成熟,应用有效佐剂组合对DC进行成熟调控从而增强其抗肿瘤效应是目前需要  相似文献   
83.
目的在痘苗系统中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各组分蛋白。方法将编码HCV大前体蛋白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克隆至痘苗启动子后,构建重组质粒pVHCV。重组质粒转染BHK21细胞后,再用痘苗病毒vTF7-3株感染,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技术鉴定HCV非结构蛋白NS3和NS5a的表达情况。结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在细胞中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为70 000 (NS3)和58 000 (Ns5a)的两条带;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无论采用抗NS3 单抗还是抗NS5a 单抗,大部分转染质粒细胞的细胞质中都具有较强的荧光反应。结论HCV非结构蛋白NS3和NS5a在BHK21细胞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84.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基因片段。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出357 bp的HCV核心蛋白基因片段,双酶切后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HCVc。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IPTG诱导表达。SDS-PAGE鉴定表达情况,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的抗原性。结果经IPTG诱导后获得了目的蛋白的融合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其在32 000处有一条融和表达条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其具有HCV抗原特异性。结论HCV核心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而且表达产物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85.
肿瘤热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加温治疗,简称热疗,有着确切的生物学基础,在加温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已广泛用于临床,目前已成为继外科、放疗、化疗和免疫生物疗法之后的第5治癌手段。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热疗合并放疗或化疗,均有明显的互补和增效作用,能使某些肿瘤的全消率(CR)比单独放疗提高1倍左右,且不良反应轻。随着加温技未和设备的进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痘苗病毒D13L基因的细胞系。方法 克隆D13L基因并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EGFP-C2中构建重组质粒pEGFP-D13L,利用脂质体法转染BHK21细胞,G-418进行筛选,有限稀释法获取亚克隆细胞株。荧光显微镜观察和RT-PCR分析表达效果。结果 D13L基因在细胞中稳定表达,连续传代10次后仍然能检测到其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能看到绿色荧光,RT-PCR可以得到1650bp大小的目的条带。结论 筛选到了稳定表达D13L基因的细胞株,为下一步构建缺陷型痘苗病毒以及研究D13L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7.
88.
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NPD)又称神经鞘磷脂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糖脂代谢性疾病,以年幼儿童多发。由于鞘磷脂及胆固醇沉积于肝、脾、胰、脑和骨髓等器官,该病患者具有肝脾肿大、眼底黄斑部樱桃红色斑及骨髓中大的泡沫样细胞等主要特征。骨髓转移癌是骨髓外的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和体液循环扩散到人体骨髓造血组织而引起的临床血液学改变。患者常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相似文献   
89.
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3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和预后.方法 总结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2例MPAL患者资料,分析其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32例患者采用了兼顾髓系、淋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2例在缓解期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患者进行疗效和生存分析.结果 ①MPAL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发生率为2.6%,32例MPAL患者中髓系和B系(M/B)表型16例(50.0%),髓系和T系(M/T)表型14例(43.8%),髓系、B、T三系(M/B/T)表型和B/T系表型各1例(3.1%).②CD34和HLA-DR阳性率分别为87.5%和62.5%.③异常核型发生率为70.0%(30例中21例),涉及Ph、11q23和复杂核型在内的结构重排和(或)数目异常.④32例MPAL患者总完全缓解(CR)率75.0%,2年总生存(OS)率和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14.8%和14.2%.M/B和M/T表型CR率分别为75.0%和71.4%.M/B和M/T表型患者的OS和DFS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allo-HSCT患者均未复发,生存期延长.结论 MPAL是一类异质性的急性白血病亚型,其不良预后可能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高、CD34高表达和易于髓外浸润等因素有关.兼顾髓系、淋系的联合化疗和包括HSCT的强烈治疗可能有助于提高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f mixed phenotype acute leukemia (MPAL). Methods Thirty two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MPAL by bone marrow examination, immunophenotyping, cytogenetic and molecular assay and were treated with combined chemotherapy regimens for both acute lymphoblastic an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Two cases were received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 Results ① The incidence of MPAL in acute leukemias was 2. 6%. There were 16 cases ( 50. 0% ) of mixed myeloid and B-lymphoid ( M/B), 14(43.8%) myeloid and T-lympboid ( M/T), one each (3.1%) of trilineage (M/B/T) and B- and T-lymphoid (B/T) phenotype. ② The positive rates of CD34 and HLA-DR were 87.5% and 62.5%, respectively.③Abnormal karyotypes were detected in 70.0% of 30 MPAL patients, which were structural and numerical abnormalities including t(9;22), 11q23 and complex karyotypes. ④ The total complete remission (CR) rate was 75.0% and the overall survival (OS)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DES) at 2 years were 14. 8% and 14.2% respectively. The CR rates for M/B and M/T cases were 75.0% and 71.4% respectively.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OS and DFS between M/B and M/T cases. Conclusions MPAL is a rare type of acute leukemia with a high heterogeneity. The unfavorable indicators of MPAL may be factors such as abnormal karyotypes, high expression of CD34 and extramedullary infiltration. Combined regimens and more intensive therapy including allo-HSCT might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survival.  相似文献   
90.
糖耐量减低(IGT)是2型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早期阶段,我国糖耐量减低患病率3%~6%,几乎所有的2型糖尿病均是通过IGT阶段演变而来,现将其治疗IGT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