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4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医药卫生   3350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对盐城地区7家医院抗肿瘤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以促进抗肿瘤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7家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肿瘤患者病历共1933份,对其性别、年龄、支付方式及抗肿瘤中成药的名称、剂型、用法用量、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抗肿瘤中成药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抽取三级综合医院病历470份、三级专科医院451份、二级综合医院1012份,上述医院抗肿瘤中成药使用率分别为24.9%、30.2%、21.4%,单个病例平均抗肿瘤中成药使用种数分别为0.48(0.48~0.60)、0.48(0.48~0.60)、0.48(0.48~0.48)种。各级医院中艾迪注射液使用率均较高。患者性别、年龄、是否手术对各级医院抗肿瘤中成药使用均无影响;而患者是否化疗、支付方式对抗肿瘤中成药使用存在影响。抗肿瘤中成药不合理使用问题主要表现在用法用量、中成药与西药联用、溶媒等方面不适宜。  相似文献   
92.
子宫内膜癌的化疗耐药性问题显著,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案。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和信号传导通路的深入研究,以及表观遗传修饰作用机制的阐明,靶向药物研究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本文综述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和表观遗传修饰抑制剂等靶向药物在子宫内膜癌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为临床用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3.
摘要:目的:对4种不同品系广西莪术药材的性状、挥发油含量和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观察4种不同品系广西莪术药材性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运用GC-MS法分析其成分,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不同品系广西莪术形状分别为纺锤形、卵圆形、类球形、圆锥形,断面颜色有黄色、浅黄色2种,断面粘性有强、弱2种,纵切面长为5. 1~8. 4 cm,横切宽为3. 9~6. 2 cm,挥发油颜色有淡黄色、棕色、淡紫色3种,挥发油得油率0. 60%~1. 10%。从B61中鉴定了21个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4. 06%,从B91中鉴定了12个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30. 35%,从B92中鉴定了17个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39. 76%,从B97中鉴定了19个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60. 91%,4种不同品系广西莪术有4个共有成分。结论:4种不同品系广西莪术不仅在药材性状存在一定差异,挥发油含量和成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广西莪术新品种选育及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影响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HAPU)多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 2015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病人发生 HAPU的基本信息及转归资料。对 HAPU病人的人口学资料,发生部位、分期、转归以及是否发热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 HAPU的分布现状。用二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 HAPU多发病人的影响因素。结果 306 618例病人中, HAPU现患率为 0.054%。HAPU发生前危险初评( Braden计分)和复评均达到 100%。其中 167例 HAPU中男性 105例,女性 62例,年龄( 58.43±18.28)岁;住院时长( 25.51±30.71)d;有 65例在 HAPU发生前有发热( 38.7%);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 HAPU多发与所选的全部因素(年龄、性别、分期、白蛋白水平、是否高血压、是否为 ICU病人、是否合并有糖尿病、是否合并肾功能不全等)均无密切关联( P>0.05)。结论年龄、性别、分期、白蛋白水平、是否高血压、是否为 ICU病人、是否合并有糖尿病、是否合并肾功能不全等多个因素,均不是病人 HAPU多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明确手足口病患儿皮质醇、β-内啡肽和部分细胞因子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6月该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普通组30例、重型组30例)及健康儿童(对照组30例),比较皮质醇、β-内啡肽、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对其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普通组与重型组的皮质醇、β-内啡肽、IL-10、IL-13、IFN-γ及TNF-α水平均有所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皮质醇、β-内啡肽及细胞因子水平逐渐增加,且重型组与普通组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儿治疗后,皮质醇、β-内啡肽、IL-10、IL-13、IFN-γ及TNF-α水平下降,接近对照组。重型组患儿治疗后,皮质醇、β-内啡肽、IL-10、IL-13、IFN-γ及TNF-α水平升高。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皮质醇、β-内啡肽及细胞因子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皮质醇、β-内啡肽及部分细胞因子水平对手足口病的病情判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了解贵州省3个少数民族(布依族、水族、苗族)群体人类白细胞抗原-G( HLA-G)基因14 bp插入/缺失多态性的分布规律及其与遗传背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电泳及测序的方法对来自贵州地区的布依族、水族、苗族共344例健康个体DNA进行HLA-G基因14 bp插入/缺失多态性检测,并与文献报道的仡佬族、壮族等13个民族群体的HLA-G基因14 bp插入/缺失多态性分布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布依族、水族和苗族人群的+14 bp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3.7%、26.0%和38.1%,+14 bp/+14 bp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40%、10.4%和15.9%,14 bp插入频率比较示布依族和苗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5,P=0.001),苗族与水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5,P=0.009)而布依族和水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7);与其他人群数据比较,苗族群体的14 bp插入/缺失分布与其他人群相似,而作为壮侗语族的布依族、水族则有自己独特的14 bp插入/缺失分布规律。结论:布依族、水族人群的14 bp插入/缺失分布相似,但是与苗族人群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幕上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治疗因素对其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对56例幕上GB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的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影响生存时间的多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56例患者失访2例,随访结束后仍存活5例,在随访期间死亡49例,平均生存时间(8.02±0.63)个月。患者术前KPS≥70分(P=0.005)、术后KPS≥70分(P=0.003)、肿瘤全切(P=0.009)、接受放疗(P=0.007)、接受放疗+替莫唑胺后辅助替莫唑胺(P=0.01)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 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KPS(P=0.01,RR=1.97,95%CI 1.14~3.42)、接受放疗+替莫唑胺后辅助替莫唑胺( P<0.0001,RR=0.36,95%CI 0.19~0.65)是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放疗技术结合替莫唑胺同步化疗能够有效延长GBM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9.
目的 了解贵州省江口县土家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的基因频率、基因突变类型特点及分布特征,从分子水平揭示G6PD基因多态性。方法 采集世居当地土家族男性血液样本227例,用四氮唑蓝(NBT)纸片定性法及G6PD/6PGD比值法做G6PD缺陷症筛查。确诊者用错配引物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法(PCR-RE)进行中国人常见9种G6PD基因突变型分析,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法(ARMS)验证其中3种突变。结果227名土家族男性中检出17例G6PD缺陷者,总检出率7.49%,G6PD缺陷症基因频率0.0749。基因分析检出cDNA1388(G→A)12例,在G6PD缺陷者中的基因频率为0.706,未知突变5例,基因频率为0.294。结论 G6PD缺陷症在贵州土家族人群有着较高的基因频率,其主要突变类型为G6PD基因cDNA1388(G→A)。  相似文献   
100.
在军事预防医学本科生第九学期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习阶段,开展"部队食堂食品卫生监督"为主题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旨在提高军队学员综合卫勤保障能力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