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反义AKT2 RNA逆转C6胶质瘤的细胞恶性表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反义AKT2RNA逆转C6鼠脑胶质瘤细胞恶性表型。方法将逆转录病毒LXSN为载体的反义AKT2构建体脂质体复合物直接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系TJ905和鼠脑胶质瘤细胞系C6,LXSN载体转染组为空载对照。随机筛选阳性克隆并应用蛋白印记和原位杂交鉴定转染。MTT法和TUNEL法评价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凋亡,Transwell法分析侵袭能力,划痕实验研究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法分析细胞周期,并进行GFAP的表达分析。结果转染ASAKT2cDNA后C6细胞AKT2表达显著抑制。与C6对照组和LXSN空载组比较,转染反义AKT2后C6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P<0.01),凋亡指数增加(0.33vs13.67,P<0.01),侵袭能力和细胞迁移能力抑制,诱导细胞出现G0/G1细胞周期阻滞,上调GFAP的表达。结论反义AKT2RNA基因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与迁移并使G0/G1细胞周期阻滞逆转其恶性表型,AKT2可作为基因治疗胶质瘤的重要优选靶的。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构建人隔蛋白7(SEPT7,hCDC10/SEPT7)的表达载体并对U251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进行转染且检测其表达.方法 RT-PCR方法扩增SEPT7 cDNA片段,并将扩增的片段插入pCDNA3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含SEPT7cDNA的重组载体pCDNA3/SEPT7,以脂质体介导该质粒转染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应用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转染细胞中hCDC10/SEPT7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对转染前后的U251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含SEPT7cDNA的重组载体pCDNA3/SEPT7,并使其稳定转染U251细胞,在转染的细胞中,证实有SEPT7mRNA表达上调.细胞周期检测结果G0/G1期细胞增多,SPF降低.结论 成功构建SEPT7表达载体,并在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获得表达,延迟细胞周期进展.  相似文献   
43.
门脉高压症在我国北方地区,绝大多数为结节性或坏死性肝硬变。我院于1966~1977年对门脉高压症87例住院患者施行择期脾肾静脉分流术。除5例术后死亡外,82例进行了随访观察,现将随访情况总结如下:一般资料82例中男性61例,女性21例,最大年龄53岁。最小年龄16岁。全部病人都有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56例术前有上消化道出血史,其中伴有少量腹水者16例。26例无上消化道出血史,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反义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体内外对U25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方法构建反义EGFR的pcDNA3表达质粒并进行了脂质体介导的U251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基因转染。应用RT-PCR检测EGFR表达水平,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Matrigel基质生长实验和Transwell方法评价肿瘤细胞转染前后的生物学行为。进一步应用裸鼠皮下荷瘤模型观察脂质体介导反义EGFR基因治疗对U25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对肿瘤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EGFR、PCNA和GFAP表达比较。结果脂质体介导反义EGFR可显著抑制U251细胞ECFR表达,MTT法分析显示反义EGFR转染组胞生长抑制率为68%;与对照组和pcDNA3转染组比较,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p-anti-hEGFR转染组G0~G1期细胞数没有明显变化,进入S期的细胞数较对照组减少了,而进入G2期细胞则增加。Matrigel基质生长实验显示对照组和peDNA3转染组细胞呈正常形态贴壁生长。而p-anti-hEGFR转染组细胞不能贴壁生长,呈团块状簇集生长。Transwell方法显示肿瘤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显著下降。裸鼠皮下荷瘤模型实验显示反义EGFR RNA可以显著抑制皮下肿瘤生长,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治疗组EGFR表达下降而GFAP表达上调。结论反义EGFR可以显著抑制U251细胞的EGFR表达,在体内外对U251细胞生长均产生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5.
十二指肠结核较少见,我院自1967年7月~75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十二指肠结核6例(病历摘要见附表),对其诊断及外科治疗讨论如下。胃肠道结核以回盲部为最多见,其次为升结肠、空肠、兰尾、十二指肠、胃、乙状结肠及直肠。  相似文献   
46.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基因组的非编码序列的转录对于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蛋白编码序列以及各种小分子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研究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其功能与调控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对目前关于lncRNA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lncRNA可能为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新依据和靶点。  相似文献   
47.
目的构建人隔蛋白7(SEPT7,hCDC10/SEPT7)的表达载体并对U251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进行转染且检测其表达。方法RT-PCR方法扩增SEPT7cDNA片段,并将扩增的片段插入pCDNA3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含SEPT7cDNA的重组载体pCDNA3/SEPT7,以脂质体介导该质粒转染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应用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转染细胞中hCDC10/SEPT7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对转染前后的U251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成功构建含SEPT7cDNA的重组载体pCDNA3/SEPT7,并使其稳定转染U251细胞,在转染的细胞中,证实有SEPT7mRNA表达上调。细胞周期检测结果G0/G1期细胞增多,SPF降低。结论成功构建SEPT7表达载体,并在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获得表达,延迟细胞周期进展。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构建靶向P85和蛋白激酶B1(PKB1/Akt1)的短发夹RNA(shRNA)腺病毒载体,研究其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抑制效果.方法 构建腺病毒载体rAd5-P+A,体外转染SGC-7901细胞后,以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85和Akt1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以噻唑蓝比色分析法(MTT法)和流式细胞法评价转染后胃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构建裸鼠皮下荷瘤模型进一步观察rAd5-P+A对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并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的rAd5-P+A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后可显著抑制p85和Akt1的mRNA表达,而P85和Aktl蛋白表达量在转染48 h、72 h后分别下调57.5%、63.7%和67.8%、75.6%,与空白对照组和通用腺病毒对照(rAd5-HK)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3).与空白对照组和rAd5-HK组相比,SGC-7901细胞的增殖活性在rAd5-P+A转染后第2天明显下降(P<0.001),且rAd5-P+A转染组进入S期的细胞数减少了5.9%~7.1%,而进入G0/G1期的细胞增加了12.1%~13.7%.裸鼠皮下荷瘤模型治疗实验也显示,rAd5-P+A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的凋亡.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靶向P85和Akt1的shRNA可抑制人胃腺癌细胞的生长,这可能为胃腺癌靶向性联合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阻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与DNA甲基转移酶的活性后对胶质瘤恶性表型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丙戊酸(VPA)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Aza)为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将U251胶质瘤细胞分为对照组、VPA治疗组、Aza治疗组和VPA+Aza联合治疗组.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分析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染色检测细胞凋亡,2D Matrigel、3D Matrigel、Transwell法检测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并建立U251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进行肿瘤局部多点注射上述药物治疗,治疗24 d,每4天测量肿瘤体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2d后各治疗组肿瘤细胞的增殖均出现明显抑制,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减少,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治疗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侵袭和运动迁移能力均明显下降,各治疗组鼠移植瘤体积增长较对照组明显减缓,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均以VPA+Aza联合治疗组最为显著.结论:联合阻断DNA甲基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可抑制胶质瘤表观遗传学特征,抑制胶质瘤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miR-221和miR-222在胶质瘤细胞侵袭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反义寡核苷酸下调miR-221和miR-222表达,Transwell、Western blot、荧光素酶实验及体内实验分别检测细胞侵袭能力、体内肿瘤生长、相关基因蛋白表达变化及靶基因鉴定.结果 下调miR-221和miR-222表达能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同时相关侵袭蛋白MMP2和MMP9表达下降.miRNA靶基因预测软件分析、Western blot、荧光素酶实验证实TIMP3是miR-221和miR-222的靶基因.裸鼠皮下肿瘤模型显示下调miR-221和miR-222表达抑制体内肿瘤生长.免疫组化发现TIMP3表达上调,MMP2和MMP9表达下调.结论 在胶质瘤细胞中,侵袭相关蛋白TIMP3是miR-221和miR-222的一个新靶基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and mechanism of miR -221 and miR -222 in glioma cell invasion. Method After reduction of miR -221 and miR -222 by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cell invasion,invasion related - gene expression and target identification were determined by Transwell assay, Western blot analysis and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respectively. Moreover,the effects of miR -221 and miR -222 on xenograft tumors in nude mice were also observed. Results Down - regulation of miR - 221 and miR - 222 decreased glioma cell invasion in vitro, and inhibited glioma growth in a subcutaneous mouse model. Furthermore,down -regulation of miR -221 and miR - 222 resulted in obvious inactivation of MMP2 and MMP9. Western blot analysis and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showed that the reduction of miR - 221 and miR -222 repressed TIMP3 protein expression and TIMP3 mRNA 3'UTR existed the biding sites of miR -221 and 222. Conclusions TIMP3 is a novel target of miR -221 and miR -222 in glioma cell inva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