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1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93篇
医药卫生   238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31.
循环热低渗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循环热低渗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8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例,对照组11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尽胸腔积液后,两组均行40mg/m2的顺铂胸腔内灌注化疗,治疗组予以循环热低渗化疗,对照组予以单次性注射化疗,必要时1个月内重复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呼吸困难状况、Karnofsky评分、胸腔积液吸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均治疗了1次,对照组11例中有6例进行了2次治疗。治疗组病人呼吸困难状况和Karnofsky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胸腔内化疗后1个月,治疗组胸腔积液的治疗有效率85.71%,对照组66.6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胸腔内化疗后2个月,治疗组胸腔积液的治疗有效率保持在85.71%,对照组下降至12.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人均出现较明显的恶心和呕吐反应。结论循环热低渗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优于单次性胸腔内化疗,疗效持久,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2.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仍是目前艾滋病治疗的最佳方法,近年来一些ART新药应用于临床,新的ART方案在探索研究中,并取得进展。但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抗病毒治疗效果,文中就初始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和方案选择、药物副作用及耐药问题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3.
基因因素可影响宿主对HIV的易感性以及艾滋病(AIDS)进程。近来,有研究指出:CCL3L1趋化因子基因拷贝数在基因水平上对HIV感染及艾滋病进程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同一人种中,CCL3L1基因拷贝数低者,HIV_1易感性显著增高,艾滋病进程加快。这项研究提出了一项新的影响HIV_1易感性的重要基因决定因素,并进一步强调了趋化因子系统在HIV感染过程中的重要性———即可以抑制HIV侵入细胞又可以调节抗病毒免疫应答[1]。  相似文献   
134.
目的观察自体血浆角膜基质内注射联合角膜层间分离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施行自体血浆基质内注射联合角膜层间分离,术后跟踪随访6-48月,平均24月。结果注射后72小时,血浆完全吸收,角膜水肿消失,角膜上皮光滑。所有患眼角膜大泡消失。保留了原来的残存视力。结论自体血浆角膜基质内注射联合角膜层间分离术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5.
目的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呼吸系统症状学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区6家SARS定点医院收治的409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09例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中以咳嗽为最主要表现(306例,7418%),其次为胸闷(221例,54.0%)、咯痰(202例,49.4%),血丝痰最少见(46例,11.2%)。呼吸系统症状在病程第1d的出现率最高,咳嗽、咯痰、血丝痰、胸闷、胸痛的出现率分别为:45.09%(138例/306例)、30.2%(61例/202例)、15.22%(7例/46例)、23.98%(53例/221例)、17.91%(12例/67例)。在病程第8d上述症状的出现率出现第二峰。各呼吸系统症状与血象、胸片的严重程度之间似乎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SARS是SARS-CoV所致的新型烈性传染病,肺为该病毒攻击的主要靶器官,呼吸系统症状是SARS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以咳嗽为最常见,次之为胸闷、咯痰,以血丝痰最少见。目前尚无早期确诊SARS的金标准,也没有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治疗方法;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是早期诊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6.
血液分析仪测定白细胞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可靠性及产生误差的原因。方法取正常白细胞直方图及异常白细胞直方图标本各100份,进行手工计数,并对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正常白细胞直方图的测定结果与手工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常直方图的结果与手工计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异常直方图的出现,提示仪器测定结果不准确,需进行手工计数及分类。  相似文献   
137.
左侧乳腺癌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靶区内剂量均匀性、心脏照射剂量和体积的差异。方法对38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逆向调强计划,实施全乳腺两野调强放疗。处方剂量为靶区X线46Gy,瘤床应用常规电子线追加14Gy,总量为60Gy。在同一病例CT片上设计常规全乳切线野照射46Gy。在两种治疗方法剂量体积直方图上比较靶区和心脏受照剂量。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以确定调强放疗是否可改善靶区内剂量均匀度并减少心脏受照剂量。结果调强放疗、常规放疗计划中CTV的D95分别为(4541±34)、(4517±62)cGy,V105%分别为17.5%±17.6%、29.4%±26.3%(P<0.01);V110%分别为0.3%±0.8%和3.7%±8.2%(P=0.010)。心脏的V30分别为4.6%±4.3%、18.8%±12.2%(P<0.01);V40分别为1.4%±2.3%、14.3%±11.0%(P<0.01)。结论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能改善靶区剂量分布、减少心脏受照剂量和体积。  相似文献   
138.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引起肝毒性比较常见,而且每类药物肝毒性机制不同.儿童患者HAART相关肝毒性的发生机制与成人患者相似,但发生率要低一些.HAART开始后的早期阶段要加强对肝毒性的监测,及时发现肝功能异常,如果肝酶升高超过10倍正常上限或出现肝炎症状要及时停药,如果肝毒性是由奈韦拉平或阿巴卡韦引起的,停药后不要再次应用,以防致命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9.
数字化背景下病历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以"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为核心,形成了涵盖临床诊疗、电子病历、病区管理、检查检验、收费核算、信息检索为一体的数字化医院体系.该数字化体系的实施和应用对医疗流程、医疗管理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患者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与Th1/Th2 细胞因子漂移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ERα基因1号内含子Xba-Ⅰ和PvuⅡ酶切位点多态性,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0、IL-4、IFN-γ及IL-2mRNA的表达。结果PpXx基因型SLE患者IL-10和IL-4的表达比对照组升高(P<0.01,P<0.05); Ppxx基因型SLE患者IFN-γ、IL-2表达比对照组降低(P<0.05);在对照组,4种细胞因子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的ER基因型与不同个体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显著相关,ER的不同基因型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基因背景影响体内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