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人类Ets-1(E-Twenty-Six-1)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1],有报道称Ets-1基因参与以细胞生长和细胞外基质(ECM)侵袭,可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2~4]。最近研究显示,在许多恶性肿瘤中都有Ets-1的阳性表达[5,6],其在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现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2.
肠道急性感染后,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增高,并伴随肠黏膜某些免疫细胞(如肥大细胞)的增多以及一些炎性递质表达的增高,因此,感染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致病因素之一。在随机调查的IBS病人中,有6%~17%的病人认为自己的症状起始于肠道感染。现将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3.
为了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对肝硬化患者的性激素的影响,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60例男性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的血清雌二醇(E_2)和睾酮(T)并将其分为出血组和无出血组进行观察。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E_2高于正常人组,而T则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出血组的血清E_2和无出血组间差异不大(P>0.05),而出血组血清T明显低于无出血组(P<0.01)。这说明上消化道大出血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下降的原因不仅仅是E_2升高反馈抑制了垂体—睾丸功能所致,还与睾丸间质细胞功能的进一步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54.
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技术和不同治疗附件相结合于结肠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的可行性。方法以高频电为主体,配合热活检钳、圈套器及黏膜下注射技术,采用不同方法在电子结肠镜下对1500例病人的3875枚各种类型结肠息肉拟行切除。结果共有3851枚结肠息肉被切除,息肉切除率99.4%,其中腺瘤性息肉2360枚(61.3%)。在被切除的息肉中,热活检钳灼除2447枚(63.5%),直接圈套切除1274枚(33.1%),黏膜下注射后圈套切除38枚(1.0%),分次息肉圈套切除47枚(1.2%),圈套器电凝45枚(1.2%)。在被切除的息肉中,2 627枚(68.2%)无蒂,582枚(15.1%)为亚蒂,642枚(16.7%)为长蒂;最大横径〈0.5 cm的息肉2 573枚(66.8%),0.5 cm以上的516枚(13.4%),1.0 cm以上的409枚(10.6%),2.0 cm以上的353枚(9.2%)。73枚(1.9%)息肉因机械性切割发生术中短暂的少量出血,56枚(76.7%)以圈套器高频电凝或热活检钳钳夹止血,17枚(23.3%)经喷洒1∶10000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止血,均获成功。未发生穿孔及其他明显并发症。24枚(0.6%)未被切除的息肉的最大横径均〉2.5 cm,占2.0 cm以上息肉的6.8%。结论结肠镜下高频电配以不同的治疗附件和黏膜下注射技术切除各种结肠息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5.
电子胃镜介导治疗胃石症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介导下选择不同的器械治疗胃石的方法、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在该院接受电子胃镜检查的34218人次中检出胃石症71例(检出率为0.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器械,包括五爪钳、鼠齿钳、异物网篮和圈套器等,在电子胃镜下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碎石成功率为100%,平均治疗时间36min。63.4%用五爪钳直接破碎。11.3%直接用网篮或圈套器拖出,23.9%用异物钳与圈套器配合破碎或拖出,其中催吐后再次胃镜下破碎7例(9.9%),次日再次破碎4例(5.6%)。术中胃黏膜因轻微机械性损伤有少量渗血,1例并发肠梗阻,无其他明显并发症。结论电子胃镜下应用适当的器械碎石或取石是治疗胃石症的最佳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分析结肠息肉的内镜特征及癌变情况,比较息肉电切前后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了解息肉切除后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指导内镜治疗及随访.方法 分析总结2009年12月13日~2010年12月12日该院接受肠镜检查的结肠息肉患者的内镜特征,分析影响息肉恶变的因素;对比行内镜下息肉切除的患者电切前后的组织病理学结果;统计电切后息肉再发率,分析影响再发的因素.结果 息肉患者共1401例,检出息肉3955颗,年龄>50岁、左半结肠息肉、直径>1.0 cm、广基及分叶状息肉容易癌变(P<0.05);息肉电切前后的病理学结果不符合的概率为33.7%;电切后息肉再发率为56.7%,38.1%于1年内再发,78.2%于2年内再发;多发性息肉、年龄大于50岁、息肉直径>1.0 cm及腺瘤性息肉更容易再发(P<0.01).结论 结肠息肉电切前后的病理学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活检可能漏诊癌变息肉;息肉电切后再发率高,应定期进行复查.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胃镜下黏膜形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诊断的价值。方法对胃镜普通白光下诊断为CAG的400例病人的镜下与病理诊断符合程度进行研究,并计算各种黏膜形态对CAG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胃镜诊断为CAG的400例标本病理诊断为CAG者27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21例,胃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9.75%。胃镜下的各种表现对CAG诊断的灵敏度为5.02%~35.13%,一种表现的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低,两种表现共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39%、95.87%和79.49%、89.36%,3种表现同时存在时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0%。黏膜粗糙伴淡黄色结节、瓷白色结节、鱼鳞状改变对肠上皮化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43%、86.36%、100.00%。结论胃镜下两种及以上表现并存对CAG诊断准确率高,黏膜粗糙伴淡黄色结节、瓷白色结节、鱼鳞状改变对诊断肠上皮化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内镜下胃黏膜形态改变与肠上皮化生的关系。方法对2008~2012年在本院进行内镜检查的528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肠上皮化生与胃黏膜形态的关系。结果胃镜下不同黏膜形态肠上皮化生的内镜检出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上皮化生在黏膜粗糙、溃疡、小结节(〈5mm)顶端伴糜烂或溃疡三种黏膜形态下内镜检出率较高,均超过50%。结论胃镜下黏膜形态与肠上皮化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内镜医师可根据黏膜形态变化在相应部位取材,以增强肠上皮化生的内镜检出率。  相似文献   
59.
60.
同时性多原发性上消化道癌(附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