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30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答: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是通过酶对髓核、纤维环组织中胶原蛋白的特异降解,破坏髓核胶原网状结构支架,于是蛋白多糖不能结合于髓核组织而逸出,髓核胶原渗透压及吸水能力显著减弱,直至整个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化、萎缩,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2.
头面部痛是指整个头面部包括额、颞、顶和枕部以及颜面部的疼痛 ,甚至牵涉到颈部。头面部痛所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 ,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简单地讲 ,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外伤性头痛、颅内病变引起的头痛、枕神经痛以及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头痛等 ;面部痛多为神经源性疼痛 ,包括三叉神经痛、蝶腭节神经痛、膝状节神经痛、耳颞神经痛、鼻睫神经痛以及舌咽神经痛等。头面部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 ,它可以是某些严重疾病 ,包括全身性疾病、颅内疾病等的一种信号 ,也可以是经目前检查找不到原因的顽固性疼痛 ,因此需根据疼痛的…  相似文献   
73.
异体嗜铬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晚期癌痛病人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异体嗜铬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晚期癌痛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常规方法治疗仍不能缓解的晚期癌痛病人1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4)经蛛蛛网膜下腔注入体外培养3d的细胞县液2ml;对照组(n=6)注入同体积细胞培养液,移植后继续应用阿片制剂。移植前、后观察病人的疼痛程度(VAS法)和阿片制剂日摄量,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放射免疫技术测定脑脊液儿茶酚胺和脑啡肽的浓度以及采用免疫技术测定A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抗体和补体水平。结果 与移植前比较,两组病人的VAS值均显著性降低(P〈0.05或0.01);试验组阿片制剂日摄量移植后有显著性减少(P〈0.05或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病人脑脊液儿茶酚胺浓度均显著性升高(P〈0.01),脑啡肽浓度均显著性降低(P〈0.01);两组病人的血清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海马核因子-κB(NF-κB)mRNA、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mRNA表达及意义。方法将7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只,于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性损伤(CCI)术前1d及术后1、4,7、14、21、28d测定机械痛阈及热痛阈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RT-PCR法测定NF-κBmRNA、iNOSmRNA、nNOS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及术前比较,实验组术后各时点术侧机械痛阈及热痛阈明显降低;NF-κBmRNA水平于术后4d开始增加,7d达到高峰,术后14、28d仍维持于较高水平(P〈0.05);iNOSmRNA水平于术后4d开始增加,nNOSmRNA水平于术后7d开始增加,两者均在21d达到高峰,在28d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结论CCI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维持,其机制可能为海马组织NF.KB活化并上调iNOS和nNOS表达。  相似文献   
75.
长久以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困扰着无数人,它带来的疼痛让人站不了、坐不好、睡不着,甚至双腿麻木。  相似文献   
76.
1例误诊误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胶原酶溶盘术后,疼痛加重.术后腰椎MRI示:“L3椎体以下水平椎管内见异常信号影填充,呈椎管内铸型样变.终丝马尾神经未见”,转入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可见病变位于L3~S1椎管髓外硬膜下,表面光滑,且与一支神经根相连,术后病理诊断:“神经鞘瘤并坏死”.通过分析该病例误诊误治的原因,提示:忽视临床症状和体征的重要性,忽视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吻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他腰腿痛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是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20%);而颈椎间盘突出作为始动环节引起的颈椎病,又是颈肩臂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30%)。近年来微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其特点是:创伤极其微小,只需将穿刺针穿刺到病变椎间盘内,不需切皮凿骨;作用确切,穿刺针是在C型臂X光机的透视导引下置入的,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曲马多预先给药对切口痛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仅给予麻醉及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l;切口痛组(I组)于术前3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l;曲马多1 mg/kg预先给药组(T1组)和曲马多10 mg/kg预先给药组(T10组)分别于术前30 min腹腔注射曲马多1、10 mg/kg.制备大鼠右后爪切口痛模型,T1组和T10组大鼠苏醒后采用累积疼痛评分法评定痛行为学,于术前30 min和术后2 h测定大鼠机械痛阈、热痛阈及右侧背根神经节NGF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I组、T1组术后2 h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累积疼痛评分升高,背根神经节NGF表达上调,T10组背根神经节NGF表达上调(P<0.05或0.01);与I组比较,T1组和T10组术后2 h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升高,累积疼痛评分降低,背根神经节NGF表达下调(P<0.05);与T1组比较,T10组术后2 h机械痛阚和热痛阈升高,累积疼痛评分降低(P<0.05或0.01),背根神经节N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马多1、10 mg/kg腹腔内预先给药均可下调切口痛大鼠背根神经节NGF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9.
医用臭氧对膝骨关节炎兔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医用臭氧对膝骨关节炎兔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0只,体重2.2~2.8 kg,雌雄不拘,并以左膝关节作为对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建立右膝骨关节炎(OA)模型,分别于造模成功后第3天和第5天向右膝关节腔内注入空气(A组)、40μg/L(B组)和80 μg/L(C组)医用臭氧3 ml.造模成功后第7天处死动物,取两膝关节,光镜下观察关节软骨一般形态,甲苯胺蓝染色行Mankin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表达水平;分别于造模成功时和处死前即刻测定兔两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与左膝关节比较,各组造模成功时右膝关节活动度降低,软骨组织Mankin评分、软骨细胞MMP-1表达升高(P<0.05);B组和C组处死前即刻右膝关节活动度较造模成功时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软骨组织Mankin评分、软骨细胞MMp-1表达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上述指标升高(P<0.05).A组和C组软骨明显退变,程度重于B组.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40 μg/L医用臭氧3ml治疗兔膝骨关节炎的机制可能与下调软骨MMP-1有关.  相似文献   
80.
小针刀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针刀疗法及其应用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250021)宋文阁,傅志俭小针刀疗法是朱汉章教授根据生物力学观点,集中医针刺疗法和西医手术疗法之优点而发明的一种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和某些骨关节疾病的方法。我院自1989年10月至1995年7月,应用小针刀疗法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