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25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5 毫秒
61.
目的:观察风湿康的镇痛抗炎作用,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理学基础。方法:镇痛实验用扭体实验,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及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结果:风湿康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能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以及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能显著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急性期炎症。结论:风湿康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2.
震后灾区居民心理卫生状况及健康需求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震后灾区居民心理卫生状况与需求,为开展地震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心理救援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与小组访谈相结合形式,对673名四川省绵阳市5个临时安置点的灾区居民进行定量/定性调查。以Epi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以SAS7.0完成分析。结果灾区居民心理卫生状况处于“轻、中、重“三类的比例分别是22.79%、37.88%和39.33%。80%以上灾区居民希望“政府部门保证基本的生活需要“、“大众媒体及时报道“和“尽快与亲友取得联系“。40%左右灾区居民希望“收到关于心理方面的宣传材料“、“听到媒体对心理方面的宣传“。在专业心理帮助中,倾向于选择“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处于“轻、中、重“不同程度者的选择倾向明显(P〈0.01)。灾区居民希望获得的心理方面知识和技能主要是常见心理反应及如何缓解的技能;首选以聊天为主的人际传播途径,主要倾向于选择“家人、朋友“和“心理咨询人员“作为传播者;希望获得的宣传材料主要是书、录像带/光盘和小册子/传单。结论在灾后危机心理干预中,除了针对不同心理卫生状况人群提供不同形式专业性心理帮助之外,根据不同类人群的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内容和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3.
目的:复制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其血常规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用仪器分析法检测血常规,用LIANG-100型血液黏度计测定血液流变性指标。结果:①对血常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对照组白细胞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白细胞显著降低(P〈0,01,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红细胞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红细胞显著升高(P〈0.01,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高、低剂量组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血红蛋白胞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高、低剂量组血小板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血红蛋白胞显著升高(P〈0.01,P〈0.05)。②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指标均显著升高(P〈0.001~0.05);与模型组比较,除高剂量组对5s^-1、30s^-1切变率时的全血黏度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01-0.05)。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组均显著降低(P〈0.001~0.05);中剂量组显著低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提高免疫机能,改善气虚血瘀和能量代谢,改善循环功能,并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方补气活血作用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4.
牡蛎提取物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正向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研究牡蛎提取物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巨噬细胞活性和功能以及抗体生成能力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1.1牡蛎提取物的制备取鲜牡蛎内捣碎,加适量水,加热提取2次,滤过,合并提取液,而后调整浓度至每ml含1g牡蛎肉,贴用前按1:3.8稀释。1.2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质量(20±2)g,6~8周龄,雌雄各半,采用大黄煎剂(1kg大黄煎成1000ml水剂)制造免疫功能低下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在继续给大黄放剂的同时,每天下午给药组每鼠灌胃牡蛎提取物1ml,对照组每鼠灌胃水1ml,两周后测定各项免疫指标。1.3巨噬细胞Fc受体及吞噬…  相似文献   
65.
2004年2月,在全国人大、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召开之前,受卫生部保健局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委托,我所组织有关人员为“两会”代表和委员编写了《关注重大疾病保护群众健康——八种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一书。为“两会”代表和委员编写普及卫生知识和政策的书籍,在我国是第一次。从接受任务到最后定稿只有25天,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66.
清香散对湿热证模型大鼠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清香散对大鼠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观察大鼠血清NO变化水平,并对正常对照组、湿热模型组、清香散预防组、清香散治疗组NO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湿热模型组与清香散预防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清香散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清香散预防组与湿热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清香散治疗组显著高于湿热模型组;清香散治疗组显著高于清香散预防组。结论:湿热证模型大鼠NO含量明显降低,清香散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NO含量。  相似文献   
67.
中医湿热证证候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中医温病湿热证证候模型的应用基础研究内容为两部分:一是研制湿热证动物模型;二是进行清热祛湿法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以中医温病经典理论为指导,在五种因素,六种造模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利用综合因素(饮食+气候环境+致病生物因子)造模方法,所复制成的湿热证模型,无论从发病条件、病变脏腑,还是主要症状体征均近似于中医湿热证型,具有重复性好及操作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IL-1、IL-2和IL-6含量的变化,探讨大肠湿热证的客观指标.方法采用综合因素造模(饮食加气候环境加致病生物因子)复制成大肠湿热证动物模型,应用放免法检测模型大鼠血清IL-1、IL-2和IL-6治疗前后的变化并给予清热利湿传统方药葛根芩连汤治疗,观察动物模型给药后的变化.结果该模型在发病条件,主要症状、体征、病变脏腑以及病理变化(以直肠和回肠为主)等方面均近似于中医大肠湿热证型,模型大鼠血清IL-1、IL-2和IL-6含量升高,经葛根苓连汤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和病理变化基本恢复,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血清IL-1、IL-2和IL-6含量的升高可能是大肠湿热证的部分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早期雾化吸入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模型发生发展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香烟熏吸加气道内注入脂多糖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并用LMWH雾化吸人,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细胞计数及分类、动脉血气、有关血液学指标、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本实验建立被动吸烟致肺损伤大鼠模型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基本符合人类COPD组织病理学改变特点,应用LMWH后,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巨噬细胞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血液中vWF因子含量明显减低,PaO2、PaCO2明显改善.结论 早期雾化吸入LMWH对大鼠COPD模型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0.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含补阳还五汤的药物血清对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生长的影响,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体外培养新生SD乳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为观察对象,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观察含药血清对常规培养及在缺氧状态下神经元生长的影响,结果:补阳还五汤对常规培养及在缺氧条件下培养的神经元有显著促进生长作用,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有显著差(P<0.05),结论:大鼠以补阳还五汤灌胃给药后,其血清中的药物成份有促进体外培养神经元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