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左手掌冲压性贯通伤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22岁,机械操作工人。因左手掌被瓶盖机冲压伤后2h入院。体格检查:左手第5掌指关节掌侧4.5cm×3.0cm圆形组织缺损,呈贯通伤通向背侧,其边缘有多处软组织挫伤。贯通伤的组织块仅有少许腱性纤维与手掌相连,内含第5掌指关节,掌侧皮肤,小指浅、深屈肌腱,小指尺侧指固有动脉和  相似文献   
22.
目的总结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我科2010年4月-2012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30例采用透视下闭合穿钉术和有限小切口穿钉术.结果 24例骨性愈合,2例股骨头坏死,4例骨不连.结论 股骨颈骨折穿钉术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以及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患者采用有限切口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26例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以及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与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相似,并且具有创伤小、避免二次手术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4.
目的:介绍腓肠神经-小隐静脉逆行岛状肌皮瓣的局部血管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解剖3个成人小腿灌注标本,观察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血管轴与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和肌皮穿支之间的吻合关系,根据观察结果设计以腓动脉肌间隔穿支供血的逆行岛状腓肠肌皮瓣修复4例足踝部创面,皮瓣面积10~16 cm ×6~9 cm。结果在腓肠神经穿出深筋膜前,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血管轴与两侧的腓肠肌肌支间各有2~4个吻合。在穿出深筋膜后,与两侧的腓肠肌肌皮穿支间各有2~3个吻合。在腓肠肌腱腹交界(约为小腿中点)的近侧2~4 cm 内,有1~3支肌皮穿支血管与腓肠神经血管轴相交通。据此设计的肌皮瓣完全成活。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逆行岛状肌皮瓣血供可靠、转移方便,较传统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切取面积更大,是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手部离断复合组织块的临床特点及再植方法.方法 对22例22指不同部位手部离断复合组织块在显微镜视下进行再植,观察不同类型离断伤的手术效果.结果 22例手部离断复合组织块全部存活19例,2例部分坏死,1例完全坏死,成活率95.5%.经3个月至2年的随访,再植组织块饱满,颜色红润,感觉恢复至S3~S4,患者对手指外观及功能恢复均满意.结论 手部离断复合组织块应根据创伤部位以及血管分布特点积极再植,组织块存活后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评估可吸收自身增强软骨钉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自身增强软骨钉固定治疗22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资料,其中18例资料完整,男10例,女8例;年龄13~55岁,平均36.8岁;左侧10例,右侧8例。按Mason分型:Ⅱ型14例,Ⅲ型3例,Ⅳ型1例;其中2例合并桡骨颈骨折,9例合并肱骨小头软骨骨折,1例合并肘关节后脱位伴尺骨鹰嘴撕脱性骨折。术中对桡骨小头骨折复位后先以克氏针临时固定,再用直径为1.5 mm、长度为16~24 mm可吸收自身增强软骨钉固定,螺钉不穿过对侧骨皮质,螺钉头埋入软骨下;对同时存在的颈部骨折,先复位桡骨小头,以软骨钉固定,再复位颈部,用微型“T”形钢板或解剖型钢板固定。对合并肱骨小头骨软骨骨折,其中4例给予软骨片复位、可吸收缝线经肱骨外上髁固定,5例因骨软骨片较小无法固定而去除。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4个月,平均31.3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5~12周,平均8.7周。随访时无一例出现内固定失败、血肿、积液、窦道形成、桡骨小头溶骨性变化等并发症。Broberg-Morrey评分为68~100分,其中优13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4.44%(17/18)。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90°~150°,平均123.8°;前臂旋转活动度为130°~180°,平均152.5°。结论 可吸收自身增强软骨钉可治疗各种类型桡骨小头骨折,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改良面中揭翻结合鼻内镜技术行鼻腔鼻窦肿瘤手术的临床应用探讨及其技术优势.方法 2005至2009年间收治的 20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均采用经改良面中揭翻结合鼻内镜技术行鼻腔、鼻窦肿瘤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术野清晰,切口可变通,肿瘤暴露清楚,结合鼻内镜技术,手术彻底,止血直观,术后复发率低,面部不遗留瘢痕.结论 经改良面中揭翻结合鼻内镜技术行鼻腔、鼻窦肿瘤手术,增加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提高鼻腔鼻窦肿瘤的根治率、不影响面部美观,患者容易接受,是手术治疗鼻腔、鼻窦肿瘤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28.
患者 男,61岁.建筑工人.4个月前工作后左上臂隆起一无痛性肿块,伴酸胀、肘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提拿重物无力.在当地医院就诊,X线片显示左上臂及左肘未见明显骨折征象.诊断为"左上臂囊肿",予外敷药膏、理疗等对症治疗后,肿块逐渐增大而转来我院.临床检查:左上臂前侧中下段隆起一5 cm×4 cm大小肿块,质柔软,无按压痛,肿块随肘关节屈伸活动而上下移动,肱骨结节间沟处有触压痛,屈肘抗阻力试验(+).彩色超声波检查显示:左侧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既往史:2年前因"右侧肱二头肌长头腱自发性断裂"在我院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9.
煤气中毒的危害无人不晓,但其可怕的假愈期却恐非人所尽知。因而容易被人忽视,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煤气中毒的假愈期即其后发症,医学上称其迟发性脑病。它与急性期延续而来的后遗症不同。其出现的时间一般为2周,少数也有三四周甚至五六周发病,这就很容易给人一种病已痊愈的错觉。后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30.
综合法 ①推指。患者仰卧,两手全掌着力,自“天突”穴开始,向下推按至“膻中”穴,可反复推按多次。此法有理气、宽中之作用。②按压,两手大拇指指肚着力,自胸骨上缘开始,向下按压至“膻中”穴。然后再以两手大拇指,顺其两侧肋间,逐条地由上而下、自内而外地按压,使郁闭之气下移,反复操作多次。此法有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作用。③勾按“天突”穴。用手的中指指端勾入自己的“天突”穴,并随着呼吸运动逐步深入,然后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