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8篇
医药卫生   10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介入性超声在治疗腹部感染性病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介入性超声对腹部感染性病灶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08例腹部感染病灶的142例次的介入超声方法及临床意义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的病灶均经1-4次的穿刺抽吸或置管引流而痊愈好转,其中1次穿刺而治愈者占74.1%(80/108);2次穿刺治疗率16.7%(18/108);6.6%(7/108)患者需3-4次的穿刺治疗;仅2.8%(3/108)需手术治疗;感染病灶总治愈率97.1%(101/104);1次穿刺成功率100%;无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对腹部感染性病灶的穿刺抽吸或置管引流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创伤小,疗效佳,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比较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在评价肝肿瘤血供情况中的价值.方法对32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其中恶性肿瘤19例(原发性肝癌17例,转移性肝癌2例),肝血管瘤5例,局灶结节性增生5例,肝硬化结节1例,局灶性脂肪分布不均2例.比较两种方法反映肝肿瘤血供情况的能力,与病理及动态增强CT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对血流的显示率分别为90.7%(29/32),100%(32/32),两种方法在判断肿瘤有无血供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种方法均可观察肿瘤增强的时相变化,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对肝实质内微血管血供的显示优于彩色多普勒成像,可判断肿瘤的坏死情况.结论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可有效的显示肿瘤内的血供,并可动态观察肿瘤的血流灌注情况,其效果明显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  相似文献   
73.
彩超对多发性大动脉炎锁骨下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锁骨下动脉病变的超声特点及彩超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超声检查了16例TA患32支锁骨下动脉。灰阶超声观察病变分布情况,测量病变外管壁厚度。彩色血流显像及脉冲多普勒分析受累锁骨下动脉血流信号变化,观察椎动脉是否反流。结果:全部患均有锁骨下动脉受累(16/16,100%)。大部分患为双侧锁骨下动脉发病(11/16,69%)。病变处管壁常表现为长节段、弥漫性增厚。TA累及的锁骨下动脉主要出现狭窄闭塞性变化(44/47,94%),3支锁骨下动脉近段扩张(3/47,6%)。3支椎动脉血流反向,提示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端重度狭窄或闭塞。结论:彩超可清楚发现TA锁骨下动脉病变和判断病变程度,对TA该血管病变的诊断和随访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描述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多模态超声表现,并探讨超声在HSO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33例HSO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超声影像学特征,其中5例行超声造影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观察肝脏大小、肝区回声、肝静脉、门静脉、下腔静脉、胆囊、脾、体腔积液、肝弹性模量等情况;并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超声征象阳性率。 结果患者中25例(75.8%)有土三七服药史,临床症状主要以腹胀、肝区痛、腹水和肝功能明显异常就诊。灰阶超声特征为16例(48.5%)肝肿大,10例(30.3%)肝区回声增强增粗,11例(33.3%)胆囊壁增厚,14例(42.4%)脾大,31例(93.9%)腹水,9例(27.3%)胸水,7例(21.2%)盆腔积液;彩色多普勒表现为20例(60.6%)肝静脉细窄,18例(54.5%)肝静脉频谱异常,5例(15.2%)门静脉细窄,门静脉平均流速(0.14±0.03)m/s,6例(18.2%)出现门静脉反流;超声造影表现为5例(100.0%)动脉期呈"花斑样"不均匀增强,肝动脉-肝静脉渡越时间和门静脉-肝静脉渡越时间分别为(22.3±3.3)s和(13.0±2.2)s;三维超声造影显示:肝动、静脉、门静脉充盈缓慢及节段性充盈缺损;肝弹性模量(54.0±10.1)kPa。肝肿大、肝静脉细窄和肝静脉频谱异常的阳性率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Z=2.830、2.171、2.840,P均<0.05)。 结论HSOS与服用中药土三七密切相关,超声造影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对HSOS的诊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金纳多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金纳多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DEACMP)的临床疗效及发病机制。方法 :将80例 DEACM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 3例 ,对照组 37例。治疗组用金纳多 70 m g静脉滴注 ,对照组用维脑路通 10 0 0 mg、胞二磷胆碱 5 0 0 m g静脉滴注 ,均连用 2 0 d,监测丙二醛 (MDA)、尿酸 (U A)浓度及血小板凝聚率(PAGT)。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8.4 %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7.6 %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 MDA、U A浓度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P均 <0 .0 5 ) ,对照组均变化不明显 (P均 >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PAGT明显下降 (P<0 .0 1)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 (P>0 .0 5 )。结论 :金纳多治疗 DEACMP疗效高 ,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6.
在临床输液治疗当中发现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与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两种药同时应用,在更换药物时发现输液管内药液出现白色乳糜状浑浊现象,出现配伍禁忌。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是由阿莫西林钠和舒巴坦钠组成的复方制剂,溶解在氯化钠注射液后溶液为无色或呈淡黄色;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为无色袋装透明液体,属喹诺酮类。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评估活体狗肝微波凝固坏死范围的价值:方法取杂种狗9只,在超声引导下行微波凝固肝组织12处,在不同时间后予常规灰阶超声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及取大体病理标本测量凝固灶大小。计算体积(分别为V1、V2和V3)。结果(1)V2与V3相关性好(r=0.93,P〈0.01),V1与V3的相关性(r=0.61。P〈0.05)较V2与V3明显为差;(2)即时(30~60min)超声造影因凝固灶内尚存有水蒸气,其效果稍差;3~7d造影,凝固灶周边有环状增强,病理示炎性包裹所致;15d后超声造影能够较好的反映凝固灶的大小。结论常规灰阶超声不能真实显示微波凝阎坏死灶的大小,而实时超声造影能较准确地反映,故可做为临床肝癌微波治疗后的疗效判断的有效手段;微波治疗15d后行超声造影其清晰度更佳。  相似文献   
78.
湖北省地处中原 ,江河纵横、湖泊众多、雨量充沛、气候温暖 ,很适于钉螺的孳生繁殖 ,是血吸虫病的严重流行区。在疫区范围内因地域环境和大型河流水系 ,造成地、市、县之间由于行政管理和交通条件以及受制约因素多等种种原因 ,使这些毗邻地带的血防工作成为湖北省血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制约血防工作顺利进展的问题。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并针对相关的薄弱环节 ,1 986年起 ,根据疫区的行政区划、水系和疫情分布情况 ,组织和开展了三大片血防联防协作工作 ,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现报告如下。1 联防协作片的基本情况1 .1 江汉北片 …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在正常听力孕龄人群中开展耳聋基因携带率与突变谱调查,为耳聋基因筛查、遗传咨询、疾病管理提供数据. 方法 32 497例听力正常且无耳聋家族史的孕龄女性在我院医学遗传中心门诊接受遗传咨询后,接受耳聋基因芯片筛查.对于检测结果提示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建议其配偶进行进一步耳聋基因检测.对于夫妇均为耳聋基因突变携带的家庭,给予遗传咨询与风险评估,必要时提供产前耳聋基因诊断. 结果 32 497位听力正常且无耳聋家族史的孕龄女性中,1 181例携带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携带率为3.63%.其中,1 117例携带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耳聋基因杂合突变,包括4种常见的GJB2基因突变665例,2种常见的SLC26A4基因突变407例,GJB3基因突变45例.此外,64例携带与氨基糖甙类药物诱导性耳聋密切相关的线粒体DNA 12S rRNA基因突变. 结论 在正常听力的孕龄人群中开展耳聋基因携带率与突变谱的研究,对优生优育与遗传咨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微创固定(MIPPO)重建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稳定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锁定钢板固定重建肱骨内侧柱稳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4例。记录术后3、6、12个月骨折恢复情况,内固定是否松动断裂,肱骨头有无缺血坏死,内固定取出时间和内固定取出后局部骨质情况以及有无再骨折。术后应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对肩关节进行评定。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并获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16.7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腋神经损伤症状,6个月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肱骨头内翻畸形,但螺钉尚在肱骨头内,未予翻修,骨折畸形愈合,术后12个月拆除内固定,肩外展功能受限明显;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二期拆除内固定,行肱骨头置换;余患者术后6~9个月骨性愈合,摄片复查骨皮质连续,重塑良好。总分比较:3个月与6个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总分75~88分,良21例,中13例。结论:正骨手法整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重建内侧柱稳定,具有创伤小、血循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