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社会科学   3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参与式理念和工作方法曾是20世纪90年代直至21世纪初中国发展界的必备工具,但却在当前大规模的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中销声匿迹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其在当初的风行,又是什么原因使其不再为今日的社区发展工作者所认知和使用?本文通过回溯中国参与式发展的历程,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进而指出,这一套农村工作和社区发展的理论方法当初之所以行之有效,自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中国共产党一直信奉和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当下,参与式理念和工作方法应该重新焕发生机,成为社区工作的必备理念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302.
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是数字社会社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数字技术能够成为传统社区治理创新甚至变革的重要驱动力,然而,由于数字技术嵌入社区场域的底层逻辑存在偏差,数字技术在社区治理场域尚未实现真正的赋能,针对社区治理的赋能只浮于表面或只限于部分领域,甚至没有赋能只有“负能”,对社区治理的赋能实际成为社区在数字化转型板块的新增任务,并没有成为推动社区发生变革式增长的驱动力量。为此,实现数字技术对社区治理的有效赋能,就要实现数据开放与共享,发挥技术整合资源的真正价值;秉持以人为本动机,提升居民治理的主体地位;明晰政府角色定位,强化政府的兜底和保障作用;激活多元治理要素,提高协同治理的层次与效能。  相似文献   
303.
文章通过对塞林格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解读,对霍尔顿的心理分析,管窥战后美国社会青年一代的心声及社会物质繁荣后的精神危机,揭示物质富裕与精神匮乏的失衡,阐明霍尔顿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迷茫与挫折后并未向社会妥协,而是通过对自然、对他人、对人生的思考,探寻着生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