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0篇
经济   34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321.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市场中,您要想找一辆车上没有安森美半导体的元器件的,那确实还挺难的。”在日前的一次专访中,安森美半导体公司策略及营销副总裁David Somo对记者如是说。作为汽车行业的前十大半导体供应商之一,安森美半导体为全球客户提供车规产品长达50多年,在提供汽车解决方案上有着优良记录:自2010年以来,安森美半导体付运给汽车客户的汽车半导体产品达1300亿个。  相似文献   
322.
陈秀娟 《汽车观察》2022,(10):76-77
一辆优秀的国民家轿应该带来怎样的驾乘体验?想必,吉利帝豪家族有充分的发言权。数据显示,自2009年首辆车型问世以来,帝豪家族连续10年蝉联中国品牌A级家轿销量冠军,累计销量突破340万辆。如今,历经4代改进,帝豪涌现出了几款衍生版本,如最近上新的帝豪L雷神Hi·P车型,同样拥有硬核资本。  相似文献   
323.
以智能驾驶的名义,吉利将触角伸向苏州。2021新年伊始,吉利似乎迎来了又一波扩张高潮。继与百度、富士康、腾讯等达成深度合作后,又在苏州落下一子。  相似文献   
324.
恰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风口,汽车行业成为香饽饽,涌进了一大波新玩家。这其中,不仅有互联网科技公司、手机厂商和家电巨头,更有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房地产公司,如宝能、恒大和万达等。万众造车的背景板下,吉利的反向跨界“造房”显得非比寻常。  相似文献   
325.
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再创新高,产销量均破200 GWh。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产销均破200万辆,作为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也随之创下市场新高。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日前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电池产销量及装车量数据显示:2022年1-6月份,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为206.4 GWh,同比增长176.4%;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205.4 GWh,同比增长253.2%;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为110.1GWh,同比增长109.8%。  相似文献   
326.
一场跨国金融猎杀风暴,打破了银市场的平静。3月7-8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W品种期货价格持续暴力拉升,盘中价格从3万美元/吨涨至10万美元/吨以上,涨幅高达250%,刷新历史纪录。要知道,此前最大单日涨幅也不过20%。  相似文献   
327.
35岁生日来临之际,吉利科技化转型再进一步。新年开局,企业换标纷至沓来!继比亚迪、通用、起亚换标后,近日,吉利控股集团也发布了其新版品牌标识——“吉利星空灰”.  相似文献   
328.
在2020年广州车展上,广汽三菱推出奕歌燃情版,初一亮相就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好评。在目前三菱奕歌的产品序列中,仅有顶配车型为四驱版本,随着燃情版本的上市,16.78万元的售价明显拉低了三菱奕歌入手门槛。近日,广汽三菱奕歌燃情版试驾会在北京金港汽车园区举行。记者有幸受邀亲身感受了一把广汽三菱此次全新推出的入门四驱奕歌燃情版带来的驾驶乐趣。  相似文献   
329.
与合资燃油车一较高低,比亚迪在混动领域使出了怎样的杀手锏?3月8日下午3点8分,比亚迪秦PLUS DM-i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0.58万元~14.58万元。比亚迪王朝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路天表示:"2000多年前,秦王朝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裂变;2021年,秦PLUS DM-i也将开启一个全新的出行时代。"将秦PLUS DM-i与秦王朝类比,路天是过分自信还是别有用心?  相似文献   
330.
定位于Tier1.5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国汽智端,业务方向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中国解决方案”展开。如果说电动化是汽车产业变革的上半场,那么智能化则是下半场。如今,中国汽车电动化发展蔚然成风,在全球的竞争中抢占了上半场的先机,而在下半场的竞争中,战况同样激烈。目前,主流车企已实现乘用车L2智能驾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L2乘用车渗透率超过30%,C-V2X在全球率先实现前装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