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5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365篇
农业科学   7823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343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79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2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进行了50%醚苯磺隆·异丙隆可湿性粉剂(WP)对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0、90 d,防除杂草的综合株防效分别为96.08%~99.46%、98.31%~100%;施药后90 d,综合鲜重防效为99.94%~100%;对照药剂50%醚苯磺隆WP和50%异丙隆WP防除杂草的综合株防效分别为97.37%、97.09%和100%、98.99%,鲜重防效分别为100%、99.97%。  相似文献   
992.
提取毒害艾美耳球虫(En)配子体总RNA,应用RT-PCR进行gam22基因的克隆,测序后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Engam22基因全长为713 bp,其中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大小为561 bp,编码186个氨基酸,含有一个富含组氨酸和脯氨酸的特征性结构域;与柔嫩艾美耳球虫(Et)配子体Etgam22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同源性为97.7%。此配子体蛋白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可以作为抗球虫疫苗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93.
从本地区动物门诊采集10份疑似小鹅瘟(GP)病例的小肠、肝脏、脾脏等病料,无菌处理后接种无GPV抗体的易感鹅胚。有4株病毒能致死鹅胚,分别命名为GPV/2010/01、GPV/2012/01、GPV/2012/02、GPV/2012/03,死亡鹅胚绒毛膜增厚,胚体充血、出血。经血凝试验(H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琼脂扩散试验(AGP)及抗小鹅瘟病毒(GP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的夹心ELISA方法鉴定,确定分离的病毒为GPV。对GPV/2010/01株的病毒粒子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球形的、直径约为20nm的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994.
为科学评价连作植烟土壤中具有显著积累特征的两种酚酸的化感效应,丰富现有连作障碍机理,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基于前期田间实测结果设置不同浓度梯度(间苯三酚:0.20、1.00、5.00 mg·kg-1,对羟基苯甲酸0.02、0.10、0.50 mg·kg-1)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酚酸物质均显著抑制了烤烟种子萌发。间苯三酚抑制了幼苗根系的生长,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对羟基苯甲酸对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随着间苯三酚浓度的增加,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随着对羟基苯甲酸浓度的增加,叶片SOD、CAT和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此外,两种酚酸物质均降低了烤烟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了丙二醛(MDA)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胁迫作用趋势相同。由此可知,间苯三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不同程度地抑制了烤烟幼苗的生长,且存在浓度效应。间苯三酚表现为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对羟基苯甲酸浓度≤0.10 mg·kg-1时表现为促进作用,>0.10 mg·kg-1时表现为抑制作用。对羟基苯甲酸较间苯三酚具有更强的生物毒性。本研究可以丰富植烟土壤连作障碍机理,为今后连作障碍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调查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和病毒病在广东省梅州市柑橘主产区的危害情况,分析该地区柑橘黄龙病菌(CLas)的原噬菌体多样性。【方法】以16S rDNA为模板设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梅州市不同抽检地在2017—2019年3年间柑橘黄龙病的发病情况;同时分别采用已报道的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柑橘裂皮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d)、柑橘褪绿矮缩病毒(Citrus chlorotic dwarf-associated virus,CCDaV)、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和柑橘黄脉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的特异性检测引物,提取样品的RNA,反转后以样品的cDNA为模板,通过普通PCR的方法分析梅州市抽检地区柑橘病毒病的发生情况。此外,以基于2种原噬菌体类型(SC1和SC2)对应的超变异基因区域设计的2对引物(Lap-TJ-F/Lap-TJ-R1和Lap-TJ-F/Lap-TJ-R2),运用普通PCR方法分析该地区CLas菌株原噬菌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除2018年9月梅州大浦顺兴公司蜜柚基地的抽检样品外,梅州市其他被检地区均发现CLas。总体来说,梅州市的脐橙CLas检出率为55.3%,蜜柚为61.5%,沙田柚为61.7%。其中2017年采集自平原县大拓镇的蜜柚和沙田柚样品CLas检出率为100%,兴宁市白马镇的蜜柚为100%,沙田柚为80%;其他抽检地区的样品CLas检出率在16.7%—83.3%。虽然梅州市部分地区的检出率较高,但其病原菌的含量并不高,大部分处于柑橘黄龙病发病初、中期,属可防可控阶段;此外,梅州市柑橘病毒的总检出率不高,CTV、CTLV和CYVCV为梅州的主要病毒,CEVd和CCDaV没有检测到。CTV、CTLV和CYVCV在脐橙上的检出率依次为78.9%、7.9%和21.1%,蜜柚为15.4%、25.0%和9.6%,沙田柚为6.4%、2.1%和4.3%。基于Lap-TJ-F/Lap-TJ-R1和Lap-TJ-F/Lap-TJ-R2来研究CLas原噬菌体多样性的PCR扩增条带共有4种类型(SC1-1、SC1-2、SC2-1和SC2-2),经过PCR电泳和测序得出,来自梅州市脐橙和沙田柚的CLas菌株以SC2-1型为主,蜜柚上以SC1-1型为主。【结论】梅州柑橘产区的柑橘黄龙病目前属于可防可控阶段,其病原菌菌株的原噬菌体在不同品种上具有其独特性;由于在抽检时发现有柑橘病毒病的存在,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加强种苗监管,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柑橘黄龙病和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进行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996.
在猪卵母细胞解冻后的孵育液中添加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MitoQ,通过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早期凋亡、脂质氧化、活性氧、胚胎发育水平以及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等,研究MitoQ在猪卵母细胞冷冻保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猪卵母细胞冷冻后使用MitoQ处理,其线粒体膜电位(0. 66±0. 06)与对照组(0. 47±0. 05)相比显著升高,早期凋亡比率(43. 00%±3. 51%)与对照组(55. 33%±1. 45%)相比显著下降;冷冻后MitoQ处理猪卵母细胞,其活性氧水平(3. 03±0. 61)与脂质氧化水平(20. 54±0. 91)与对照组(13. 13±1. 52和26. 78±0. 54)相比显著下降;冷冻后MitoQ处理猪卵母细胞的存活率(60. 33%±1. 86%)、卵裂率(28. 82%±1. 38%)和囊胚率(4. 50%±0. 48%)与对照组组(47. 67%±1. 67%、22. 07%±1. 07%和2. 20%±0. 51%)相比显著升高;在基因表达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冷冻后MitoQ处理组其Bcl-2、Cu Zn SOD和Mfn2相对表达量显著提升,DNM1、Bax和TNF-α相对表达量则显著下降。综上,在冻后孵育液中添加MitoQ能够提高线粒体功能,降低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细胞凋亡和改善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从而提高冷冻后猪卵母细胞的体外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997.
正家蚕微粒子病主要是通过胚胎和食下传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胚胎带毒传染,可以通过母蛾检验和补正检查来有效加以控制。而食下传染,必须在生产过程中预防,特别是在饲养环节,保持桑叶清洁更为重要。目前在蚕种生产过程中,仅对养蚕环境严加消毒是不够的,因为调查证明,带毒的野外昆虫对桑叶的污染,是导致家蚕食下传染更为重要的传染途径。因此,切实抓好全龄叶面消毒工作,是预防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8.
针对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实际服役状况,分析了土壤运动(冻胀与解冻沉降)对管道结构完整性的影响以及基于管体结构-土壤弹簧模型在确定管-土交互作用方面的局限性,即非线性、大应变与多轴加载评估的保守性、土壤本构模拟与真实状况的偏离,建议发展新型多模块耦合集成技术确定土壤运动产生的机械效应。明确了X80高强管线钢在服役条件下发生应变时效及其导致管线钢(尤其是焊缝区)材料韧性和止裂能力的降低,建议使用时效活化能与等效时效时间模拟、评估管线钢在漫长服役过程中发生应变时效的敏感性,并建立相应的理论基础。此外,详细分析3种常见的管道缺陷(机械损伤、腐蚀缺陷、裂纹)对管道完整性影响的评估技术现状。针对高压、大口径、高强钢天然气管道(特别是焊接金属与热影响区)在地质不稳定地区的材料韧性、裂纹扩展以及止裂能力开展实验与评价技术,建立精确的多物理场协同作用下的管道缺陷评估模型,是当前的国际性技术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力保障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以及相关油气管道的长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99.
为明确玉米果穗不同部位子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的动态变化差异,在春玉米区宁夏银川和夏玉米区河南新乡采用8个不同熟期和脱水速率的品种,将玉米果穗垂直等分为5个部位,定期测定不同部位子粒含水率,计算子粒脱水速率。结果表明,玉米生长中后期,果穗上部子粒含水率低于中下部子粒含水率,生理成熟前各部位子粒含水率的差值低于生理成熟后。参试品种生理成熟前20 d时不同部位子粒含水率极差低于3%,成熟期的极差值变幅为0.6%~5.2%,生理成熟后极差最大值可达6.2%。同一果穗自上而下子粒的脱水速率逐渐降低,品种之间有明显差异,先玉335、迪卡517和迪卡519果穗不同部位子粒脱水速率差异较大。果穗中部子粒脱水速率和平均脱水速率与不同部位子粒含水率的极差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正>种子携带病原菌是作物的重要初侵染源,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种子处理不仅能够消除种子上携带的病原菌,减少病害的发生,而且具有优化种子活力,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是保证粮食增产丰收的重要措施。因此,业内专家对近年来生产中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提高农业生产中种子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