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业科学   6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81.
为正确评估水稻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和亲本选配,以黑龙江省选育的品种(系)80份为材料,分析7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遗传指数。结果表明:株高、穗长、产量年际间、地区间变化大,易受环境的影响。结实率年际间、地区间变化小,受环境影响小。Nei’s遗传多样性(h)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I)呈正相关,Shannon多样性指数(I)在0.5753~1.0630之间,平均0.7335,且年际间、地区间有变化,与环境互作有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在0.51遗传距离水平上,大致可分成3大类,绝大多数供试品种(系)都聚在同一类。  相似文献   
582.
水稻抗倒伏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倒伏是水稻生产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水稻茎秆倒伏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稻谷品质,倒伏发生越早,损失越大。从施肥方法和肥料组成等方面,综述了防止水稻倒伏施肥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了有待拓宽和深化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583.
江苏省城市用地效益水平综合测度及障碍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江苏省13个市2004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障碍度诊断。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显著,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的主导障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高,区域经济障碍因子各具特色。因此,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科学规划与管理、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重视城市环境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84.
甘蔗近缘属野生种滇蔗茅(Erianthus rockii) 的种质创新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蔗热带种与甘蔗近缘野生种滇蔗茅远缘杂交获得F1,再与优良栽培种回交获得BC1对滇蔗茅进行了种质创新利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种质创新后,滇蔗茅植株较矮、茎细、锤度低的不良特性,容易被改良,且它们的BC1具有高产潜力,并通过杂交真实性、抗旱、抗锈病鉴定,获得一些抗旱强、高抗锈病的优良真实杂交种,为进一步选育含有滇蔗茅血缘的高产、高糖、抗旱、抗锈病的优良新品系和品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85.
核桃芽苗砧嫁接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提高核桃芽苗砧的嫁接成活率,该研究采用核桃嫩枝劈接法以及改良方块芽接和核桃带木质部芽接法,芽苗砧采用在5℃±1℃条件下层积3个月的核桃种子在自然条件下于当年2007年3月27日播种于基质(珍珠岩、腐解有机物、陈锯末=1:1:1)中所生长的嫩苗,嫁接时间为5月22日,以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为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核桃嫩枝劈接法嫁接成活率和7月15日生长量显著优于其它两种方法,分别为95.00%和48.78 cm;改良方块芽接效果次之,分别为86.67%和38.59 cm,和嫩枝劈接法差异不显著;核桃带木质部芽接成活率较低为63.33%,与前两种方法差异极显著,生长量为35.93 cm,和改良方块芽接差异不显著,与嫩枝劈接法差异显著.由于3种方法嫁接芽在接穗上所处位置不同,为了充分利用良种接穗,3种方法均可应用于生产中.本研究结果使核桃嫁接一年成苗现实可行.  相似文献   
586.
不同处理对中粒种咖啡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浸泡时间和扦插基质对中粒种咖啡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00 mg/L IBA浸泡插条基部1.0 h,并且使用1/2河沙+1/2椰糠作为扦插基质时,插条的平均生根率最高,达到85%,插条的平均生根数为2.99条,平均根长为14.30 cm,平均根粗为1.79 mm.公式评分法以1/2河沙+1/2椰糠为基质,200 mg/L NAA处理1.5 h扦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87.
为寻找与冬春性关系密切相关的变异,为开发冬春性品种的鉴定开发分子辅助标记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巢式和半巢式扩增法对感温性和抗寒性强弱不同的5个白菜型油菜品种的BrFLCsBrFLC基因的第4外显子至第7外显子进行了特异性扩增。除BrFLC5无扩增结果外,其余三个基因均得到扩增序列。序列比对结果发现,3个BrFLCsBrFLC在第4外显子至第7外显子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等位变异,发生的主要等位变异有SNP和Indel两种类型。BrFLC1主要变异与冬春性相关性不大,与冬春性关系密切的变异主要发生在BrFLC2和 BrFLC3上。BrFLC2中检测到1个Indel类型和5个SNP类型变异位点与冬春性有关。BrFLC3中检测到1个Indel类型和16个SNP类型变异位点与冬春性有关。    相似文献   
588.
白菜型冬油菜和春油菜杂交后代抗寒性与植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强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和陇油9号与优质白菜型春油菜品种Parkland杂交后代群体的感温性(冬春性)、植物学特性、越冬率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两个杂交组合的F1代植株全部表现为冬性,可见冬性为显性,F2代和BC1冬春性发生分离,F2代冬春性均符合4∶1的分离,而BC1中以Parkland为轮回亲本时,后代冬春性符合1∶1的分离,以陇油7号和陇油9号为轮回亲本时,后代冬春性之比为4∶1。(2)以越冬率为抗寒指标分析发现陇油7号×Parkland杂交后代的抗寒性比陇油9号×Parkland杂交后代抗寒性强,这与冬性亲本抗寒性强弱一致,各世代抗寒性强弱依次是:以冬性为轮回亲本的BC1F2F1春性为轮回亲本的BC1。(3)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分析表明,越冬率与冬春杂交后代主要生物学特性紧密相关,相关程度依次为:心叶色生长习性冬春性叶色。分析得出,植株形态特征与抗寒性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心叶为紫色、叶色深绿或浅绿、匍匐或半直立生长的幼苗,其越冬率较大,抗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589.
为寻找与冬春性相关的变异,以开发冬春性品种分子辅助标记,采用巢式和半巢式扩增法,对感温性和抗寒性强弱不同的5个白菜型油菜品种的Br FLC基因的第4外显子至第7外显子进行了特异性扩增。除Br FLC5无扩增结果外,其余3个基因均得到扩增。序列比对结果发现,3个Br FLC在第4外显子至第7外显子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等位变异,发生的主要等位变异有SNP和Indel两种类型。Br FLC1变异与冬春性相关性不大,与冬春性关系密切的变异主要发生在Br FLC2和Br FLC3上。Br FLC2中检测到1个Indel类型和5个SNP类型变异位点与冬春性有关。Br FLC3中检测到1个Indel类型和16个SNP类型变异位点与冬春性有关。  相似文献   
590.
<正>山地小青菜是玉溪市红塔区部分山区农民喜欢的蔬菜种植模式,具有周期短、成本低、收入高、病虫害轻等优点,并且生产的小青菜可解决本地"春淡"(4~5月)蔬菜供不应求的问题,蔬菜上市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消费者将其称为"密罗"牌青菜。为了帮助广大农民掌握山地小青菜无公害栽培技术,满足生产需要,现将此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