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数理化   2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法制备P(AMPS-co-HEMA)共聚凝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单体配比、交联剂的用量、引发剂的用量对共聚凝胶吸水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凝胶的溶胀、吸银及消溶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单体摩尔比n(AMPS)∶n(HEMA)=2∶1,交联剂用量ω(MBA)=0.6%,引发剂用量ω(KPS)=0.8%,所制得的凝胶吸水性能最好;凝胶在蒸馏水中的溶胀过程属于松弛平衡扩散;凝胶在AgNO3溶液中60min左右达到消溶胀平衡,且当AgNO3溶液的浓度为0.05mol/L时,银离子吸附量最大,为0.04g/g,消溶胀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102.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水溶液聚合法制备P(DMAA-co-AM)水凝胶,并以其作为载体固定a-淀粉酶。采用单一变量法研究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单体浓度和单体配比对凝胶性能的影响。以水凝胶的最大平衡溶胀度为指标,得出制备P(DMAA-co-AM)水凝胶的优化条件:交联剂用量为0.3%,引发剂用量为0.6%,单体浓度为20%,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2:1。在优化条件下,采用原位聚合法固定a-淀粉酶,测定不同单体配比的P(DMAA-co-AM)水凝胶固定化a-淀粉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3.
基于茜素红和卟啉之间的荧光内滤效应,成功构建了一种分子识别事件与信号报告空间分离的、高选择性的荧光增强型诺氟沙星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无诺氟沙星时,茜素红在420 nm处有最大吸收,这和卟啉的最大激发波长有较大重叠,茜素红和卟啉之间因发生内滤效应导致卟啉的荧光被有效猝灭;而茜素红与诺氟沙星的配合物在523 nm处有最大吸收,和卟啉的最大激发波长不再重叠,即诺氟沙星与茜素红之间的荷移反应破坏了该内滤效应,导致卟啉荧光恢复,据此,可将茜素红的吸收信号转变为高灵敏的卟啉的荧光信号。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诺氟沙星的质量浓度在10 ~ 450 mg?L-1范围内与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IF/I0F)呈线性关系(r2=0.987 8),检出限(S/N=3)为5 mg?L-1。方法选择性好,常见金属离子和药物辅料不干扰诺氟沙星的测定。该研究利用内滤效应,将灵敏度较低的诺氟沙星紫外可见分析法转换为灵敏度较高的荧光分析法,且无需将分子识别单元和信号转导单元共价连接,无需复杂的荧光探针合成工艺,为设计该类药物的荧光分析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4.
设计了一款基于共面波导(CPW)馈电小型化具有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该天线采用矩形贴片组合作为辐射单元,通过在辐射贴片上开倒U型、圆弧形和S形缝隙来实现陷波功能,有效地抑制了WiMAX(3.3~3.7 GHz),WLAN(5.150~5.825 GHz)和X波段卫星通信系统下行频率段(7.25~7.75 GHz)对超宽带系统的干扰。结果显示:该天线在3.1~12.0 GHz内电压驻波比小于2,整个工作频段内具有稳定的增益和良好的辐射方向特性。  相似文献   
105.
报道了一种在室温下,采用锌粉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还原石墨烯的简单﹑绿色的合成途径.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由氧化石墨烯被还原到还原石墨烯的过程分别可通过XRD、UV-Vis以及Raman光谱进行表征,同时通过XPS的结果可知石墨烯的碳氧比由原先的1.67增加到13.7,其电导率高达26.900±2.2 kS/m.在厚度大约为20 nm、波长为450~1500 nm时,其透过率超过70%.  相似文献   
106.
耿翠玉  王崇愚  朱弿 《物理学报》2005,54(3):1320-1324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γ/γ′(001)相界面上三种各具特征的原子堆垛结构. 能量学计算发现,存在最优构型,动力学模拟显示不同构型的界面弛豫后,在相界面上都“成对”出现刃型错配位错. 相关计算表明体系能量、界面形成能及弛豫能都依赖于界面原子堆垛特征,而几何特征则具共性,即不同原子构型的界面具有同一的应力释放模式.  相似文献   
107.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中耦合扩散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加罚函数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在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同时存在时双浮升力自然对流及其伴随的传热传质,着重探讨了多孔介质中传热传质的交叉耦合扩散Soret效应和Dufour效应的基本影响规律,展示了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场随热附加扩散准则数和扩散附加热准则数的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108.
李多芳  曹天光  耿金鹏  展永 《物理学报》2015,64(24):248701-248701
在电离辐射速率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电离辐射诱导植物的微观与宏观生物效应, 建立了电离辐射致植物诱变效应的损伤-修复模型. 通过对理论模型平衡态的数值求解, 研究了辐照植物各状态相对浓度随电离辐射剂量的变化. 研究表明当考虑植物的修复作用时, 理论模型能够给出“马鞍型”的植物存活率-剂量关系. 为进一步验证模型, 对重离子7Li辐射玉米自交系的实验数据进行理论模型拟合, 确定重离子辐射玉米的诱变效应参数, 理论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电离辐射诱导植物的损伤-修复模型的建立为电离辐射诱导植物生物效应的机理研究和辐射诱变植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9.
Phthalate acid esters (PAEs) possess endocrine disruptive effects and can produce reproductive and developmental toxicities. In this paper, both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n FT-IR, Raman and 1H NMR spectra of diethyl phthalate (DEP)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geometrical structure of DEP was optimized at the HF/6-31G*, HF/6-311G**, B3LYP/6-31G*, and B3LYP/6-311G** levels, respectively. The harmonic vibrational frequencies, IR intensity, Raman activity and 1H NMR chemical shifts have been computed at the B3LYP/6-31G* and B3LYP/6-311G** levels. Anharmonic corrections to frequencies were obtained by means of second-order perturbation theory (PT2) at the B3LYP/6-31G* level. Based on potential energy distribution (PED), the vibrational assignments have also been performed.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valu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y a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相似文献   
110.
墨西哥湾发生的井喷表明深水溢流早期检测与可靠识别存在问题。对深水钻井过程地层气体侵入井筒后与非牛顿流体的钻井液形成的气液两相流型特征的研究,发现钻井液循环与非循环期间沿井筒流型分布差异大。钻井液循环期间发生气侵后在近钻头处多为泡状流,而在非循环期间多为段塞流。深水钻井气侵后当气体运移到隔水管时多呈段塞流型,地面溢出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