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社会科学   8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4期,曾发表拙文,对罗尔纲先生于《文史》15(?)发表的《<水浒>真义考》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罗先生又在《学术月刊》1984年10期发表了《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看<水浒>著者和原本问题》一文。为此,我续撰本文,再与罗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72.
在俄罗斯,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有一个狼人氏族.他们相貌与正常人一样,但是.他们却是狼的后代,他们全身长着狼一样的毛发,会像狼一样嚎叫.他们喜欢把小鸡连毛吞下肚里.甚至在夜里,他们会偷偷去墓地里盗出新掩埋的尸体吃掉。  相似文献   
73.
“十五”时期,湖北要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努力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就是要更多地利用外资,加快开放开发的步伐。为此,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十五”期间全省利用外资的规模要达到100亿美元。围绕着完成这一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4.
75.
受世界观的影响,旧本<水浒>与金本<水浒>有很大的不同,这一点在宋江这一形象的塑造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在旧本<水浒>中,宋江虽有些客观上合乎革命乎益的表现,但作者主观上却处处加以否认,把他塑造成了一贯主张投降终至完全出卖农民革命的投降派;而在金本<水浒>中,作者首先对旧本作者否认宋江有革命思想的八处文字作了相反的处理,还把旧本中宋江多次表示投降的思想言论删除了.金圣叹既然有意把宋江改变成了一个革命领袖,故不得不删去旧本第七十一回以后的文字,而且从宋江吟<满江红>删起.因此金本中我们一点也看不出宋江有投降活坳及其破坏农民兄弟再度起义的罪行.把投降主义的原作变成革命宣言书,这正是金圣叹的巨大功绩.  相似文献   
76.
《三国演义》——文学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部历史小说,在世界上特别是日本和东南亚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由于这部小说毕竟是出自民间艺人之手;加之,修改这部小说的封建文人,既缺乏必要的历史考证知识,又受到了其阶级与时代的局限,在小说中就不免出现了许多违背和曲解史实,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形象任意加以涂抹的现象。而历来研究这部小说者,往往缺乏必要的历史考证功夫,他们单纯地把这部小说当作历史看,甚至仅仅根据小说所写的故事内容来评论三国人物之是非,谈论魏、蜀、吴的成败得失,这反而导致人们对三国历史的认识走向了误区。本文详细考评了《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演变过程,强调要本着了解历史真相而又不拘泥于历史事实的原则,来把《三国演义》的研究导向历史与文学的辩证统一的层次,并澄清中外广大读者把小说中的许多虚构当作史实来评议的失误。  相似文献   
77.
金圣叹"腰斩"<水浒>一说,经鲁迅等学者的考证已为学界认同.然而,周岭于1998年在<文学评论>上发表长文对此定论提出了"质疑".该文经多家文摘报刊转载之后,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对某一问题哪怕是已形成了定论的问题提出"质疑",本是正常的无可厚非的学术自由.问题是,周岭一文不仅考据欠妥,而且多有抄袭他人之嫌,却居然在刊物上公开发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学风问题.本文对周岭一文的误谬之处进行了逐条批驳,对此文涉及的学风问题进行了严正批评,希望能够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78.
一、为金圣叹翻案,海峡两岸,人同此心,心同此感 近十年来,在我国大陆,是古典文学研究的繁茂期,大文学家金圣叹也由反面人物一跃而成为正面人物,而且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最近我又高兴地读到了由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增订出版的、著述等身的钱宾四(穆)先生的论文集《中国文学论丛》,深为钱先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执着的爱的精神所感动,也接触了生长于江南太湖流域的钱先生“总抹不去的”“一番恋旧思乡之情绪”(原书第213页),特别是在详细阅读其中《中国文化与文艺天地——论评施耐庵水浒传及金圣叹批评》一文后,欣然有感:真没想到在六七十年前被胡适之打入“反动文人”行列,迄今在台湾仍未脱离“华盖运”的金圣叹,却得到了在港、台讲学多年的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这样高度的评赞。  相似文献   
79.
一 关于载驰的主题和古人对它的评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是我国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爱国诗篇中掷地有声的名句,在她之前的18个世纪亦即公元前660年,我国百花初放的诗坛,也涌现出了一首引人注目、感人至深的诗篇——《载驰》,它就是我国最早的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为我们留下的一首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勇于打破封建礼教桎梏的作品。此诗见《毛诗》《鄘风》。其“小序”云:  相似文献   
80.
关于《古本水浒传》辨伪问题的论争,是《水浒》研究界引人注目的一件大事。本文作者在1982年就曾提出:所谓《古本水浒传》明系30年代的梅寄鹤氏伪托之说。经过几年来的论争,广大读者都希望研究界对这一问题能够早日作出“科学的总结”,故尔撰成此文,对这一伪古本作进一步的剖析;希望它有利于澄清是非。附于本文之后发表的梅寄鹤氏女婿王天如先生所提供的关于梅氏生平的材料,亦可以作为此“古本”系由梅氏伪续而成之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