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0篇
  免费   670篇
  国内免费   356篇
医药卫生   736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550篇
  2011年   608篇
  2010年   554篇
  2009年   533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做好当前临床外科教学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倡主动式教学、专科教育、指导学生处理好医患关系、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制定统一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等方面,做好临床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32.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我院1984~2005年间收治29例PTD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21例。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呕吐、黄疸、消瘦、腹部包块等为本组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术前十二指肠镜检查6例,均发现病灶。胃镜检查18例,9例发现病灶。B超检查20例,12例发现包块。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7例,6例确诊。CT检查5例,4例确诊。全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21年。良性肿瘤均存活,恶性肿瘤死亡儿例,2年内死亡10例,5年死亡1例,10例生存,最长1例20年。结论 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呕吐是十二指肠肿瘤的最常见症状。十二指肠镜、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胃镜检查是最主要的检查手段;手术切除肿瘤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3.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初步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心率与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成像运动伪影的关系,及MSCT冠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MSCT冠脉成像检查,分析扫描时心率与冠脉运动伪影的关系;其中37例同时行常规冠脉造影(简称冠造)检查,对比分析2种检查结果。结果扫描时心率≤55次/min、56~60次/min、61~65次/min、66~70次/min和〉70次/min组有运动伪影的冠脉节段分别占冠脉总数的0.1%(1/759)、1.1%(7/649)、2.5%(10/407)、42.6%(103/242)和75.5%(108/143);以常规冠造作为金标准,MSCT诊断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2%、96.0%、83.8%、94.6%。扫描时心率与冠脉运动伪影的数量显著相关(r=0.655,P=0.000)。结论MSCT能较准确诊断冠脉50%以上的狭窄,是无创性诊断冠脉狭窄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34.
舒加  杨莉  黄显奋 《解剖学杂志》2004,27(5):501-504
目的:了解线粒体功能与癫痫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在癫痫发作时,大脑皮质、海马和纹状体中线粒体蛋白质翻译延长因子Tu和Ts表达的变化。结果:(1)在大脑皮质和海马中,EF-Tumt表达随癫痫发作时间延长而增加。在癫痫发作后4h时EF-Tumt的表达数量达到最高值,在48h时其表达又下降。在大鼠纹状体中0.5、4和48h表达均升高。(2)大脑皮质和海马中的EF-Tsmt表达随癫痫发作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癫痫发作后4h达到最高值,48h又有所下降。纹状体中的EF-Tsmt表达则一直呈上升趋势。结论:癫痫持续发作可导致大鼠有关脑区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35.
广东省信宜市蚊媒种类密度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广东省信宜市怀乡镇和水口镇蚊媒数量及种类分布。方法 怀乡镇检查猪场、猪栏和牛房中蚊媒的分布;水口镇以牛诱和猪栏检查的方法调查蚊媒的分布。于19:00~21:30点观察蚊媒出现的情况,并以捕蚊管捕捉蚊媒。对所捕按蚊进行计数、分类。结果 共捕获蚊媒602只,其中包含5个种: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多斑按蚊和嵌斑按蚊。三带喙库蚊为当地的优势蚊种,其占除阿蚊外总蚊量的90.8%。结论 三带喙库蚊为信宜市的优势蚊种。  相似文献   
36.
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短程5-FU/CF方案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增殖和p53表达以及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患者结直肠癌组织的细胞凋亡指数(AI)和ki-67增殖指数(PI)及凋亡相关基因p53的表达,并比较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新辅助化疗组肿瘤细胞的AI均数为3.56%,明高于对照组的2.29%(P〈0.01),PI均数为2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60%(P〈0.01),p53阳性表达率为28.9%(11/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7%(17/30)(P〈0.05)。两组中大肠癌细胞的AI与PI均呈负相关(r=-0.790,r=-0.663)(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复发转移率和复发转移平均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短程5-FU/CF方案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降低结直肠癌组织p53的阳性表达率,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延缓和减少结直肠癌术后的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37.
肥厚型心肌病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厚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其临床表现及预后极富多样性。该病患者的不良转归主要有:猝死、心力衰竭以及心房颤动所致的栓塞事件等。现就影响肥厚型心肌病预后的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8.
短发卡RNA对人胃癌细胞STAT3基因的沉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STAT3基因小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对胃癌MKN-45细胞STAT3基因的干扰作用。方法:根据STAT3 mRNA 编码序列,设计RNA干扰靶点,构建STAT3基因的特异性小RNA干扰质粒(psiRNA-H1/STAT3),使用脂质体转染人胃癌细胞系(MKN-45细胞)。实验分为对照(A)组,psiRNA-H1转染(B)组和psiRNA-H1/STAT3转染(C)组。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TAT3特异性小RNA干扰基因对胃癌细胞STAT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psiRNA-H1/STAT3经限制性酶切及部分序列分析证明基因插入正确,并经测序证实。将其成功转染MKN-45细胞后,该细胞的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 结论:将成功构建的针对STAT3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转染MKN-45细胞,能有效抑制该细胞的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为STAT3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9.
CHENGGANG YI  MD    YONG PAN  MD    YAN ZHEN  MM    LINXI ZHANG  MD    XUDONG ZHANG  MD    MAOGUO SHU  MD    YAN HAN  MD    SHUZHONG GUO  MD 《Dermatologic surgery》2006,32(12):1437-1443
BACKGROUND: A recent discovery showed that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could augment collateral vessel growth to ischemic tissues.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was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s of EPCs on the vasculogenesis and survival of free transplanted fat tissues in nude mice. METHODS: EPCs from human donor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for 7 days. Human fat tissues were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into the scalps of 20 6-week-old nude male mice. EPCs stained with CM-DiI were mixed with the transplanted fat tissues and injected into the mice. EBM-2 medium was used as control group. The animals were euthanized 15 weeks after the procedure. Graft volume were measured, and histologic evaluation was performed. The central part of fat tissues was histologically evaluated 15 weeks after the fat injection. RESULTS: The survival volu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5). Less cyst formation and fibrosis was obtain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istologic evaluation of the central part of fat tissues 15 weeks after the fat injection showed that capillary densities increased markedl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mice. 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PCs have the ability to enhance the survival and the quality of the transplanted fat tissues.  相似文献   
40.
目前全球骨质疏松发病率位于第6位,因此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一直是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但是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自20世纪20年代发现骨形成和吸收与血液中甲状旁腺素密切相关开始,经过多年探索、研究,甲状旁腺素与骨的形成、吸收的部分机制已经阐明.该文回顾近几年来关于甲状旁腺素与骨质代谢的相关文献,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