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4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加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仅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1个疗程之后去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都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86%vs.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没有观察到明显不良的药物反应。结论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其不良反应较少,效果更为显著,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2.
联合应用金属物质接触估计与评估法(MEASE)及新加坡有害化学品职业暴露半定量分析方法评估某钢厂含铬污泥综合利用项目铬暴露职业健康危害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含铬污泥综合处理人员预估皮肤暴露负荷范围为0.024~24 mg/d,铬吸入范围0.002~0.025 mg/m3;六价铬职业吸入暴露为高风险,吸入风险等级为高至较高风险。建议正常生产时,含铬污泥综合处理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并定期更换有效的呼吸防护用品,避免皮肤的直接暴露,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明确结肠镜检查中大肠腺瘤的漏诊率及漏诊腺瘤特征,探讨腺瘤漏诊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患者在初次结肠镜检查发现并切除腺瘤后120 d内进行结肠镜复查,分析2次结肠镜检查结果.记录2次结肠镜检查所见腺瘤的特征(包括大小、部位、形态、数目及病理)、患者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结肠镜检查原因、腹部及盆腔手术史、大肠憩室病史及是否行无痛结肠镜检查)及不同的内镜操作医师.分析不同类型腺瘤在结肠镜检查中的漏诊率以及腺瘤特征、患者临床特征和内镜医师的操作水平对腺瘤漏诊的影响.结果 809例患者中271例发生腺瘤漏诊,2次结肠镜检查共检出腺瘤2134颗,漏诊腺瘤425颗,腺瘤总漏诊率为20%(425/2134);平均患者腺瘤漏诊率为33%(271/809).腺瘤体积大者,漏诊率低(P<0.01);乙状结肠、肝曲、盲肠和升结肠部位的腺瘤以及平坦型腺瘤容易漏诊(P<0.05);患者腺瘤数越多在结肠镜检查中腺瘤漏诊率越高(P<0.01);初级内镜医师与有经验内镜医师相比,其漏诊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 结肠镜检查中存在部分腺瘤漏诊,腺瘤漏诊与腺瘤大小、形态、部位、数目以及结肠镜检查操作医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了解某铅酸蓄电池企业员工铅超标原因。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公司概况、职业卫生管理及制度、职业卫生档案及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职业卫生现状、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的浓度进行调查。结果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不规范,部分制度未落实;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及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不完善;作业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不合理;部分岗位员工个体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佩戴不规范;作业场所检测结果表明铅尘(烟)超过接触限值的标准;职业健康检查存在阳性体征或症状的员工及血铅超标人员较多。结论要加强企业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技术指导、培训,提高基层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开展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安装机构的资质认定。  相似文献   
105.
高脂血症是指体内脂质代谢紊乱引起血液中一种或多种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成分含量的异常增高,是现代人尤其是中老年的常见病,血脂升高在40岁以上人群呈多发症、常见症,且有低龄化发展趋势。以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为代表的降血脂药物每年数百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奠定了西药在治疗高脂血症领域的主导地位,然而昂贵的价格与长期应用化学药物所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依然是一大难题。随着学术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p130cas及AFP在肝癌中表达,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0例肝癌组织中p130cas和AFP表达情况。结果 p130cas表达与肝癌的组织学分级、原发肿瘤浸润、局部淋巴结转移、门静脉癌栓、TNM分期及术后生存期相关。AFP表达与肝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局部淋巴结转移、门静脉癌栓、术前血清AFP及术后生存期有关。结论 p130cas和AFP与肝细胞癌的发生、侵袭转移和术后生存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此两种蛋白更有助于评价肝细胞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口服;对照组55例,给予兰索拉唑口服。2组均于8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生活质量上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紫杉醇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源-质谱联用(LC-MS/MS)方法,并进行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 血浆经NaHCO3溶液(pH 8.0)碱化后,用叔丁基甲醚提取。液相分离采用Zorbax SB C18(2.1 mm×50 mm,3.5 μm)分析柱,柱温25 ℃,以甲醇-水(含0.5 mmol·L-1乙酸铵)(70∶30,V/V)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1,进样量5 μL;采用四级杆质谱检测器,电喷雾源(ESI),正离子方式检测,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检测离子对m/z 876.3→308.1(紫杉醇)和m/z 830.2→549.2(多西他赛)。两组SD大鼠分别尾静脉推注7 mg·kg-1紫杉醇热敏脂质体与紫杉醇注射液,采集血样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源-质谱联用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血浆中无干扰测定的内源性物质,每个样品的分析时间为3.5 min;紫杉醇在2~1 000 n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5),定量限为2 n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紫杉醇热敏脂质体的t1/2β、MRT、AUC和CL与紫杉醇注射液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紫杉醇的药动学研究。与紫杉醇注射液相比,紫杉醇热敏脂质体能控制药物的释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急性毒性,提高机体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初步探讨振动感觉阈值检查(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 test,VPT)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临床常用检查的相关性。方法 对487例2型糖尿病者进行了VPT、10 g单纤维尼龙丝检查(10 g Semmes-Weinstein monofilament examination,SWME)、温度觉及128 Hz振动觉检查,分析各检查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各检查的差异。结果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VPT的因素为年龄(OR=1.062,95%CI:1.038-1.086,P<0.001)和空腹血糖水平(OR=1.085,95%CI:1.003-1.173,P=0.041);VPT与SWME、温度觉检查及128 Hz振动觉检查均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6、0.152及0.240(P值均<0.01);VPT与SWME、温度觉检查及128 Hz振动觉检查的观察一致率分别为49.5%、59.8%及51.1%,Kappa值分别为0.106、0.151及0.138(P值均<0.01);SWME及128 Hz振动觉检查异常但VPT检查正常的比例低,分别为2.7%及1.2%。结论 VPT也应作为临床筛查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一线方法。  相似文献   
110.
权俊杰  龚伟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598-1600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细胞中局部黏着斑激酶(FAK)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5例脑胶质瘤标本按照WHO胶质瘤分类标准(2000年)分为4组,其中Ⅰ级13例,Ⅱ级16例,Ⅲ级17例,Ⅳ级9例,同时取11例正常脑组织标本(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内减压切除的脑组织标本)为对照组,分别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FAK蛋白表达情况,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FAK蛋白在正常脑组织中均不表达;低级别(Ⅰ+Ⅱ)组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高级别(Ⅲ+Ⅳ)组(P<0.05);FAK表达强度与胶质瘤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424,P<0.05)。结论:测定FAK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将有助于判断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