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3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01.
目的 调查长沙地区55岁及以上人群对老年痴呆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长沙地区55岁及以上人群10 026例,进行老年期痴呆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有效问卷为9 529例,对老年期痴呆相关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45.06%。其中城市与农村、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个人收入、不同职业人群知晓率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乡、文化程度、个人年收入、就业状况进入回归方程(P〈0.01)。结论 长沙地区55岁及以上人群对老年期痴呆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水平较低,需进一步加强相应的科普知识普及。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脱出以及脱出重吸收后腰椎-骨盆矢状面参数相应的改变。  方法  收集2010年5月?2019年3月按北美脊柱协会(NASS)推荐的诊断标准、诊断为腰椎间盘脱出患者的资料,依据随访时影像检查显示的脱出椎间盘吸收程度,将患者分为吸收组〔突出椎间盘完全消失,或残留的椎间盘局限在按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gan State University,MSU)学者提出的影像学分型的1级之内〕和未吸收组(脱出间盘未发生变化,或虽有缩小但突出仍超过1级),站立位照片确定骨盆-脊柱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和腰椎前凸角(LL)〕,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前后各参数之间的变化。  结果  共计67例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症状都得到了满意的缓解。其中吸收组37例,平均年龄42.6岁,男21例,女16例,腰4~5椎间盘脱出13例,腰5骶1椎间盘脱出24例,平均随访 22个月;未吸收组30例,平均年龄40.8岁,男19例,女11例,其中腰4~5椎间盘脱出12例,腰5骶1椎间盘脱出18例,平均随访21个月。两组比较,年龄、性别、吸烟史、慢性病史、突出节段、MSU分型、随访时间等基线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结束时,吸收组矢状面30例移位全部消失,突出间盘从初始的MSU分型2级19例、3级18例变为吸收后残留间盘全部局限在1级以内;未吸收组矢状面移位从20例减少到14例,突出间盘从初始的MSU分型2级21例、3级9例变为2级27例,3级3例。治疗前两组比较,各脊柱-骨盆参数(PI、SS、PT、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结束时)比较,两组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收组SS、LL均值大于未吸收组,PT均值小于未吸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吸收组治疗前后PI、SS、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L治疗后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吸收组治疗前后脊柱-骨盆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间盘脱出重吸收后导致脊柱-骨盆参数发生相应的变化,反之,脊柱-骨盆参数的改变表明腰椎能更好地缓冲负荷,减轻间盘压力,从而导致间盘重吸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总结武汉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药学服务实践经验,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药学服务体系建设。方法参考相关政策和上级指导意见,以及紧急事件医疗救助经验,结合应对COVID-19疫情的武汉方舱医院的药学服务实践进行分析。结果应急药品的储存和调运、应急药物信息系统APP的建设与使用等药学服务,保障了方舱医院病例用药续航和用药安全。结论方舱医院药事管理经验可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药事管理提供参考,为进一步优化应急药学服务提供导向。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方法结合医药护协作模式在“方舱医院”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采用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方法结合医药护合作对医院感染防控小组进行组织管理。结果“方舱医院”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组织架构迅速搭建,各项医院感染防控制度迅速完善,有序推进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实现了工作人员“零感染”。结论采用该模式建立的“方舱医院”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在疫情期间能充分保证工作质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105.
四川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成立于2011年4月,是国家首批6支紧急医学救援队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支高原应急救援队。是参照国际灾害救援标准,结合灾害救援特点、既往救援实践经验及西南地区“高原恶劣气候、山区道路崎岖”等特点组建成立的一个可以随时展开,能应对高原山区复杂自然环境的移动医院,成功参与执行了2012年四川省“5.11防震减灾大演练”、理县高原演练。  相似文献   
106.
采用~(3H)TdR掺入法观察用微波局部加温治疗裸小鼠人脑恶性胶质瘤模型后,裸小鼠脾、肠、肝、脑、皮肤、血等主要器官组织细胞DNA合成功能的影响,发现:经44℃、不同的加温时间(10min,20min,30min,40min)1次加温移植于裸小鼠的人脑恶性胶质瘤后,裸小鼠脾、肠、肝、脑、皮肤、血等主要器官组织~(3H)TdR掺入量与未加温的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而加温20min,30min和40min三组移植瘤的~(3H)TdR掺入量与加温10min组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降低。说明局部微波加温治疗肿瘤时,裸小鼠部分主要器官组织细胞DNA合成功能无明显影响,而对肿癌细胞的DNA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局部微波加温治疗恶性胶质瘤为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7.
AO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AO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 ing com press ion p late,LCP)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其中A 2 2例,A 3 13例,C 1 2例,C 2 22例,C 3 1例。结果40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5个月(6~24个月)。全部病例均获得临床愈合。根据G arland and W erley标准评价,优25例,良12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达92%。结论AO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8.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比较   总被引:224,自引:6,他引:218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探讨内固定选择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1998年2月至2003年5月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分别接受角钢板(A组)、动力髋螺钉(DHS,B组)、Gamma钉(C组)、股骨近端钉(PFN,D组)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四组、共16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各组的结果。结果A、B组和C、D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B组相比,C、D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缩短,但术中X线暴露次数增加。A、B、D组和C组相比在术中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高。A组和B、C、D组相比在术后功能恢复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较差。各组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ⅠA型无移位和ⅠB型部分移位的骨折,应用四种内固定皆可;对Ⅱ、Ⅲ型骨折,适用Gamma钉和PFN;对Ⅱ、Ⅲ型中骨折线未累及小转子水平的股骨外侧皮质者,亦可应用DHS结合大转子张力带或大转子外侧支撑钢板内固定;对大转子处呈冠状面骨折者,不可用角钢板和DHS  相似文献   
109.
寰枢椎不稳后路固定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寰枢椎不稳后路手术治疗的方式。方法2001年10月~2004年10月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方式手术治疗寰枢椎不稳78例。齿突骨折49例,其中AndersonⅡ型35例(陈旧骨折14例,新鲜骨折21例),Ⅲ型14例(陈旧骨折6例,新鲜骨折8例);寰枢横韧带断裂7例;C1, 2联合骨折9例(Jeffson骨折联合Hangman骨折合并C1, 2不稳);颅底陷入症4例;枢椎齿状突畸形2例;ChiariⅠ型畸形1例;寰椎爆裂型骨折合并枕颈不稳6例。采用Apofix联合Magerl技术治疗AndersonⅡ型28例,Apofix治疗Ⅲ型和寰枢横韧带断裂9例,Axis或VertexC1, 2侧块固定AndersonⅡ型和Ⅲ型骨折15例,Axis枕颈固定26例。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 ~40个月,植骨全部融合,无一例假关节形成。术后并发感染3例,经清创后愈合,无一例因感染而取除内固定器。1例术中损伤硬脊膜,术后经保守治疗而愈合。1例术后伴枕颈部麻木, 3个月后缓解。椎动脉损伤1例,术中采用填塞止血,术后无脑缺血等症状。1例采用Apofix固定者3个月后出现内固定松动而采取了二次手术。所有患者无脊髓损伤、舌下神经麻痹或内固定断裂。有2例患者主诉旋转活动部分受限(约42°),为正常的70%,主要为陈旧性骨折没能完全复位所致。结论 对于寰枢椎不稳的后路手术治疗,应根据不同的骨折和不稳类型采取不  相似文献   
110.
我院自 1991年 6月~ 2 0 0 1年 6月对 6 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UPJ)梗阻患者行手术治疗 ,其中 6例行肾切除术 ,5 6例行Anderson -Hynes盂成形术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6 2例 ,男 4 5例 ,女 17例 ,年龄 3岁~ 5 2岁 ,左侧 18例 ,右侧 34例 ,双侧 10例。合并患侧肾盂结石 8例 ,肾憩室结石 2例 ,异位血管 4例 ,肾旋转不良 3例 ,对侧肾萎缩 1例。临床症状 :肾绞痛或腰腹部胀痛 34例 ,腹部包块 16例 ,血尿 8例 ,体检发现 4例。术前均行B超及KUB、IVP检查提示肾积水 ,其中轻度 10侧 ,中度 31侧 ,重度 2 1侧 ,不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