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医药卫生   39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针刺及试餐对健康人胃动素,内皮素分泌入血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裕新  褚自宏 《医学争鸣》1993,14(6):462-463
  相似文献   
32.
c-fos在电针调控大鼠胃运动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 fos在穴位电针对胃运动影响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电生理的方法 ,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等不同穴位 ,c fos在中枢延髓的孤束核(NTS)及迷走神经背运动核 (DMV)中的表达 ,同时采用浆膜法检测胃电变化情况。结果 :电针刺激“足三里”等不同穴位c fos在NTS及DMV中的表达情况不同 ,且胃电也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结论 :穴位电针对胃运动具有调节作用。以c fos的表达作为激活标志 ,提示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对NTS及DMV神经元的激活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及其受体(KDR) 的表达与人胃癌组织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了50 例人胃癌组织中的VEGF及KDR 的定位与分布,并对血管进行染色及计数。结果 50 % 的胃癌组织表达VEGF,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膜及胞浆,KDR 主要位于癌组织及癌组织旁的血管内皮细胞。VEGF 表达阳性胃癌组织的血管密度(13-91 ±7-24) 显着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6-50 ±2-10)( P< 0-05) ,而且随着VEGF表达强度的增强,癌组织内血管密度明显增加。结论 胃癌细胞分泌的VEGF主要以旁分泌的形式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也可能存在着自分泌形式。  相似文献   
34.
<正> 作者总结近10年102例60岁以上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镜资料,现摘要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4例,女18例。年龄60~90岁。出血程度:轻度13例、中度37例、重度52例。102例内镜诊断结果为:胄癌55例(53.9%),出血性胄及(或)十二指肠炎10例(9.8%),食道癌与胄溃疡各9例(17.6%),食道胄底曲张静脉破裂8例(7.8%),萎缩性胄炎7例(6.9%),浅表性胄及(或)十二  相似文献   
35.
36.
作者就本院自1981年以来收治并经紧急内镜检查确诊的75例急性出血性胃、十二指肠炎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旨在探索内镜特征及临床规律。  相似文献   
3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受体(VEGFR)的表达对肿瘤的发生、进展、转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VEGF和VEGFR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及肿瘤相关基因的关系综述如下:1 VEGF和VEGFR在肿瘤发生中的意义来源于先前存在的血管结构的毛细血管“出芽”,也就是血管生成的启动,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生命现象.这一生命基本现象在胚胎发育中出现,而在生物成体组织中几乎消失;在女性生殖周期和伤口愈合过程中又复出现,但此过程的出现是瞬时的,且受严格的生理调控.当机体发生肿瘤等特征性病理改变时,这一重复出现的生命基本现象的最重要特征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持续性增殖.这些获得了持续性增殖的内皮细胞溶解其周围的细胞外基质,向肿瘤组织迁移增殖,进而形成新的血管网.同时这些内皮细胞也获得了某些生物学特征方面的改变,比如表达  相似文献   
3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人胃癌组织中的分布和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VEGF在固体肿瘤生长,进展,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为通过阻断VEGF与其受体KDR的作用治疗肿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50例人胃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定位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50%的胃癌组织表达VEGF,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膜及胞浆,KDR染色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癌组织及癌组织旁的血管内皮细胞上。  相似文献   
39.
背景针刺对红细胞免疫和T细胞亚群均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探讨免疫系统在针刺治疗相关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科实验室.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非经非穴组、免疫抑制组、足三里组、足三里+免疫抑制组(n=8).干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垂体和外周血P物质放免活性(ir-SP)和血管活性肠肽放免活性(ir-VIP)含量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通过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应用红细胞C3b受体-酵母菌花环试验和红细胞-IC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的ir-SP和ir-VIP含量;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足三里组大鼠外周血和脑垂体中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含量[外周血SP(591.83±142.59)pg/L,VIP(92.05±22.11)pg/L;脑垂体SP(47.00±9.12)pg/L,VIP(308.36±34.16)pg/L、T4(CD4+)细胞百分率[(65.55±8.42)%]、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15.88±2.99)%]、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12.14±1.2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69.36±8,04)pg/L,(20.45±6.74)pg/L,(27.86±7.67)pg/L,(236.71±22.83)pg/L,(43.06±3.14)%,(8.63±2.13)%,(6.75±2.32)%](P均<0.01);且CD4+与外周血和脑垂体中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变化(r=0.744,P<0.05;r=0.738,P<0.05;r=0.822,P<0.05r=0.848,P<0.05)、CD4+与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呈显著正相关(r=0.719,P<0.05).免疫抑制组外周血和脑垂体中SP,VIP含量均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T4(CD4+)细胞百分率[(34.50±2.52)%]、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5.25±1.17)%]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其机制可能与相应脑肠肽合成和释放增多有关,通过这些免疫递质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0.
先天性多囊肝是临床较少见的一种肝囊性疾病,国内单独报道甚少。近年来,由于现代检查方法的应用,病例有相应增多的趋势。本文就我院手术证实的17例,结合文献报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本组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10~65岁,其中45岁以上15例,占总例数的88.2%。临床特征:本病临床表现取决于囊肿大小、位置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有无合并症存在。本组以上腹部肿物为多,详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