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6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202篇
医药卫生   6475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365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我院从 1997~ 2 0 0 0年收治 2 0例肢体骨折应用Orthofix架术后发生松动 ,骨折移位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本级 2 0例中全部男性。股骨干中上段骨折 3例 ,股骨干中、下段两处骨折 2例 ,胫腓骨上段骨折 5例 ,胫腓骨下段骨折 6例 ,胫腓骨中段骨折 4例。年龄 19~ 5 1岁 ,平均 36岁。手术方法 :闭和复位外固定 11例 ,小切口复位游离骨块外固定 2例 ,切开复位外固定 7例。手术时间 :伤后急诊清创5例 ,3~ 5d手术 7例 ,7~ 10d手术 8例。出现骨折移位 3~5d9例 ,5~ 12d11例。经再次复位调整Orthofix架 ,7例没有恢复原来…  相似文献   
92.
婴幼儿大剂量采血是临床检查操作过程中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特别是一些肥胖婴幼儿,由于血管细小、定位不确切、不具备主动配合能力,四肢血管很难触及,用常规的采血方法(注射器连接针头法)穿刺往往不易成功,即使成功,抽取7 ml血样,一般也需要2~3次或更多次穿刺方能完成。近年来,本文作者通过采用头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采血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达100%,无任何并发症。  相似文献   
93.
背景:肌内效贴扎作为一种运动防护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但作为纠正侧切动作时下肢生物力学异常变化手段的研究,其作用尚不明确。目的:对比受试者膝关节在肌内效贴扎、安慰剂贴扎及空白对照情况下,完成侧切动作时下肢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的变化。方法:招募39名篮球专项男性大学生为受试者,每位受试者分别在肌内效贴扎、安慰剂贴扎以及不进行任何贴扎情况下进行测试。采取力学矫正的贴扎方式对受试者优势侧膝关节进行贴扎干预。选取4.5-5.5 m/s的助跑速度完成45°侧切动作,并运用三维动态捕捉系统及测力台同步采集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选取初始触地时刻、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时刻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PSS 27.0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运动学指标:肌内效贴条件下与无贴扎及安慰剂贴扎相比,初始触地时刻髋关节外展、膝关节外翻角度显著减小(P<0.05);侧向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时刻,髋关节外展、膝关节外翻及踝关节跖屈角度显著减小(P<0.05),膝关节屈曲角度显著增加(P<0.05)。②动力学指标:与无贴扎相比,肌内效贴扎及安慰剂贴扎条件下均可显著减小初始触地时刻髋关节外展、外旋力矩及膝关节外翻、外旋力矩(P<0.05),显著减小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水平向后地面反作用力峰值(P<0.05);与无贴扎及安慰剂贴扎相比,肌内效贴扎可显著减小侧向地面反作用力峰值(P<0.05)。③结果表明,对膝关节进行肌内效贴扎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篮球专项大学生在完成侧切动作时与下肢损伤风险因素相关的部分运动学、动力学指标,可能对预防侧切过程中损伤的发生有一定积极作用;此外,膝关节安慰剂贴扎与肌内效贴扎在部分指标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势较为一致,提示肌内效贴扎的作用机制可能存在安慰剂效应。  相似文献   
94.
目的:对全国范围内的野生苍术进行生态适宜性和品质区划,为苍术的栽培选址和优质生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文献搜集的方法收集近30年与苍术分布和挥发油含量相关的研究数据,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野生苍术生态适宜性进行区划,并对苍术的适宜种植区和品质形成区进行预测。结果:1)野生苍术最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燕山山脉、太行山脉、陕北高原南部、秦岭山脉、伏牛山区、大巴山区、桐柏山区、大别山区、茅山周边及黄山周边地区;2)合格野生苍术(苍术素含量>0.30%)最适宜分布区集中在湖北省中部的大洪山、河南省与湖北省交界处的桐柏山和大别山区、安徽省中部的张八岭和江苏省南部的茅山山区至上海的大部分地区,其中大别山区的野生苍术品质差异较大。结论:MaxEnt和GIS对野生苍术生态适宜性分布区预测结果可靠有效。生态环境因子并不是影响苍术品质形成的唯一决定因素,生产合格苍术药材需要有优良的种质资源,以及合适的生态种植环境,如林下、林缘或田间作物套种等。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对血小板(PLT)的影响,分析影响PLT的临床因素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等19个分中心的AA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基础治疗,连用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观察患者PLT变化情况,分析PLT较基线值增长且恢复正常、较基线值增长未恢复正常的AA患者的临床因素特征。结果:AA患者接受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4个月后,PLT较基线值增长且恢复正常的有13例,PLT较基线值增长未恢复正常的有66例。对一般资料分析显示,中医证候积分越低,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越容易恢复正常(P<0.05)。对治疗前血常规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红蛋白≥60 g/L时、中性粒细胞数值越高时、网织红细胞比率<0.5%时,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越容易恢复正常(P<0.05)。对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分析显示,CD3+CD19-<60%时,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更容易恢复正常(P<0.05)。结论:当AA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越低、血红蛋白≥60 g/L、中性粒细胞数值越高、网织红细胞比率<0.5%、CD3+CD19-<60%且越低时,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AA患者的PLT更容易增加并恢复正常(P<0.05)。  相似文献   
96.
应用荧光内窥式共聚焦显微镜(fluorescence endoscopic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e,FELCM)引导关节注射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sinomenine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in-SLN),并考察体外药效评估Sin-SLN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效果。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Sin-SLN,最佳处方工艺下制备的Sin-SLN包封率为64.79%±3.12%,载药量为3.84%±0.28%,测定平均粒径为(215.27±4.21)nm,Zeta电位为(-32.67±0.84)mV,初步稳定性考察中,Sin-SLN放置30 d后稳定性良好。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和卵白蛋白建立兔RA模型,药效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Sin组(1.5 mg·kg^(-1))、Sin-SLN组(1.5 mg·kg^(-1))和地塞米松组(阳性药,1.0 mg·kg^(-1),ig),对照组和模型组仅穿刺不注射药物,各实验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治疗。给药后,每日测量家兔膝关节直径及局部皮肤温度变化,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膝关节直径和局部皮肤温度均下降;使用FELCM观测软骨形态学变化,Sin-SLN组膝关节软骨表面光滑,骨组织结构紧密;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发现Sin-SLN组血清中IL-1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形态学变化,Sin-SLN组滑膜组织病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制备的Sin-SLN粒径均匀,性质稳定,通过关节注射给药形成药物贮库,Sin-SLN可有效减轻兔关节肿胀、减轻关节软骨损害,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抑制关节滑膜上皮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证明Sin-SLN可以有效抑制RA。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利用流感反向遗传技术,以B型流感病毒B/Yamagata/16/88株作为骨架,表达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构建以B型流感病毒为载体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候选株。方法基因合成新冠病毒参考株S蛋白上的RBD基因片段(318-541aa),对B型流感病毒B/Yamagata/16/88/的NS1片段进行设计改造并插入RBD序列,构建重组质粒NS110-RBD。将NS110-RBD与其余7个骨架株重组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和MDCK细胞,拯救表达新型冠状病毒RBD区重组流感病毒,对拯救出的毒株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病毒滴度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成功拯救出重组流感病毒株并命名为rIBV-NS110-RBD。PCR鉴定RBD目的基因大小正确,测序表明拯救病毒株的序列正确,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拯救病毒株的病毒粒子具有流感病毒粒子的典型特征。经测定,拯救株rIBV-NS110-RBD在MDCK细胞上的病毒滴度为10^(5.5) TCID_(50)/ml,在鸡胚上的病毒滴度为10^(6.5) EID_(50)/ml,血凝效价最高达2_(5);Western Blot检测到RBD的表达,其分子质量为35ku。结论成功拯救出高表达新型冠状病毒RBD蛋白的高血凝效价的重组流感病毒株,该病毒具有流感病毒粒子的典型特征,为以B型流感病毒为载体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系统评估中小学生颈围与高血压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学校开展高血压预防与健康宣教提供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CNKI和Wan Fang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2月。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与质量评价后,应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包含20 475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颈围值人群与正常人群相比,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35%(OR=1.35,95%CI=1.20~1.51,P < 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肥胖中小学生颈围与高血压患病的相关性是正常体重者的1.41倍(OR=1.41,95%CI=1.23~1.61,P < 0.01);欧美洲地区中小学生颈围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较亚洲地区更为显著(OR=1.31,95%CI=1.11~1.53,P=0.01);颈围平均值>28.5 cm时(OR=1.29,95%CI=1.02~1.64,P=0.03),与高血压患病有关。  结论  中小学生颈围与高血压患病风险有关,特别是在肥胖人群。应加强对中小学生高颈围值群体血压监测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预防高血压发生。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评价广西“十三五”以来村卫生室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为优化村卫生室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从人口和地理两个角度,分析2016—2019年广西村卫生室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公平性。结果 2016—2019年,广西村卫生室卫生资源数量逐年减少并低于同期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平均水平。桂北与桂东地区卫生资源拥有量较高,桂西地区较少。各卫生资源指标的基尼系数按人口分布在0.113 2~0.484 3之间;按按地理分布在0.371 7~0.652 6之间。总泰尔指数在0.225 2~0.791 6之间,区域内的泰尔指数贡献率大于区域间。结论 广西村卫生室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分布存在地区差异;卫生资源配置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分布;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主要受区域内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松质骨中两种纵波的传播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松质骨的层状模型,利用Schoenberg理论分析了松质骨中两种纵波(快纵波和慢纵波)的传播特性;并在理论和实验上详细分析了骨小梁方向与传播方向间的夹角对松质骨中快纵波和慢纵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超声波平行于骨小梁入射时,松质骨中两种纵波都传播,入射角度在60度附近时,松质骨中两种纵波的相速度曲线有一个转折点,入射角度在60度以上,角度越大时,骨髓和骨小梁耦合得越紧,因此阻止了慢纵波的传播,而只有快纵波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