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目的:了解城郊社区护理组织机构及人员现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对北京和上海10家城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城郊社区护理缺少独立的组织机构,主要依托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由街道医院或乡镇卫生院转型而来,其中,2家机构未设护理负责人,仅设组长。护理管理体制为总护士长下分设门急诊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社区(服务站)护士长等;10家机构中共有419名护士,其中28名护士长,医护比为1.0.69,非在编护士占30.1%,初级及以下职称者占69.9%,原始学历为中专者占79.5%。结论城郊社区护理组织机构及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需加强社区护理人员在数量及质量上的配置,以促进社区护理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42.
计算机多媒体在组织学实验考试中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显微电视录像技术,将组织学实验考核内容制成录像,再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将录像带转换为数字信号。编辑后制成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语音室,对1299名学生组织考试,探索计算机多媒体应用于组织学实验考试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显示多媒体技术使用方便、快捷,克服了传统考试手段的缺点,减少了许多主观原因造成的失误,提高了考试的全面性、真实性。表明计算机多媒体应用于组织学实验考试在现代高等院校中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对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的研究越来越多,通过影像学和尸检分析研究证实,抑郁症患者的不同脑区脑白质发生了明显改变,尤其是在连接额叶皮质-皮质下边缘系统神经环路的脑白质完整性发生了改变,本文对抑郁症患者脑白质影像学及神经生物学的变化进行综述,从而进一步探讨抑郁症发病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44.
分析测试实验课学科融合可资借鉴的经验不多,新乡医学院在化学、生物化学、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合并成立了分析测试实验室。通过优化实验内容设计、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探讨了通过院系合作,充分利用大型仪器设备,使学生接触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以及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构建教学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背景:肝细胞的再生主要受细胞因子的整体控制,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肝细胞的再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对肝星状细胞再生替代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肝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再生及肝星状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11/2007-05在河南省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健康SD雌性大鼠52只,体质量(200±20)g,用于制造肝切除动物模型.肝细胞生长因子由北京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将52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n=12)打开腹腔,重新关腹.术后第2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d;肝部分切除组(n=20)行肝部分切除,术后第2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d;肝细胞生长因子组(n=20)肝部分切除术后第2天腹腔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12mg/(kg·d),1次,d.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分别于术后第1,2周末采血行血清学检测;取肝组织行苏木精-伊红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并行电镜观察.结果:5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第1周肝部分切除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升高,总蛋白含量降低,肝再生指数降低(P<0.05),肝细胞生长因子组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②术后第1,2周各组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灰度值相近.③术后第1周肝细胞生长因子组肝细胞内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均明显增多.第2周后各组肝细胞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外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可以改善大鼠肝部分切除后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增殖,但在肝部分切除术后2周内对肝星状细胞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纳米细菌对人精子浓度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1年10~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前列腺液标本,分离培养和鉴定前列腺液标本中纳米细菌,依据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纳米细菌阴性组和纳米细菌阳性组。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分析纳米细菌阴性组和纳米细菌阳性组患者的精液量、精子总活力、精子前向运动力。另取10例健康男性精液,优化处理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精子与纳米细菌悬液共孵育,对照组精子与输卵管液共孵育;分别于孵育0、2、4、8 h时,应用CASA检测2组精子浓度、总活力、前向运动力、直线速度(VSL)、曲线速度(VCL)、平均路径速度(VAP)、精子头部侧摆幅度(ALH)和精子形态及凝集情况。结果 培养的纳米细菌为沉积在管底的白色沉淀,且培养基颜色变黄;阴性标本颜色与培养基对照组相比,颜色略有变黄。茜素红钙染色结果显示,不同视野下的纳米细菌常聚集成簇,单个细菌由于形体微小不可见,成簇的纳米细菌可被染成红色。12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中,5例纳米细菌培养阳性,7例纳米细菌培养阴性。纳米细菌阴性组与纳米细菌阳性组患者的年龄、精液量、总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细菌阳性组患者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力显著低于纳米细菌阴性组(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精子形态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均未出现明显凝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精子浓度随孵育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F=135.420、132.925,P<0.001);孵育0 h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精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孵育2、4、8 h时,实验组精子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力、VCL、VSL、VAP及ALH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F=304.494、48.012、95.780、53.538、383.257、287.428,P<0.001),且实验组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力、VCL、VSL、VAP及ALH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亦呈下降趋势(F=1 758.057、924.174、297.114、244.244、1 173.730、290.031,P<0.001)。孵育0 h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力、VCL、VSL、VAP及A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孵育2、4、8 h时,实验组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力、VCL、VSL、VAP及AL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米细菌可显著降低精子浓度和运动参数,进而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抗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HAP1)异构体——HAP1A和HAP1B的氨基末端和羧基末端多肽抗体的制备。方法对大鼠脑总RNA进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获取HAP1氨基末端多肽(HAP1N)基因片段,并插入载体构建HAP1N原核表达质粒。提取原核表达的谷胱甘肽转硫酶(GST)-HAP1N末端、GST-HAP1AC末端和GST-HAP1BC末端的融合蛋白,免疫豚鼠和兔分别制备抗HAP1N、HAP1A和HAP1B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其特异性和效价进行鉴定和检测。结果构建的HAP1N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和DNA测序鉴定显示,目的基因插入部位正确,长度符合设计要求,为大鼠HAP1氨基末端片段基因。电泳结果显示,提取的3种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与设计表达的目的蛋白相吻合。获得了豚鼠或兔分别抗3种融合蛋白的抗体,能与提取的融合蛋白特异性结合。豚鼠/兔抗HAP1N(TJ1NGP/TJ1NRB)可同时识别下丘脑提取组织的HAP1A和HAP1B,其特异性与国外的豚鼠/兔抗HAP1中间段序列抗体EM78相同,豚鼠抗HAP1AC(TJ1AcGP)特异性识别HAP1A,豚鼠/兔抗HAP1BC(TJ1BcGP或TJ1BcRB)特异性识别HAP1B;TJ1NRB、TJ1BcRB、TJ1NGP、TJ1AcGP和TJ1BcGP 5种抗体均能有效标记大鼠脑组织的HAP1,TJ1NRB、TJ1BcRB、TJ1NGP和TJ1BcGP免疫反应阳性物的分布与EM78完全一致,TJ1AcGP免疫反应阳性物主要以颗粒状形式定位在Stigmoid小体上,弥散分布产物极少;3种检测结果显示5种抗体的效价均达1 10 000以上。结论针对HAP1A和/或HAP1B氨基末端和羧基末端多肽抗体特异性识别HAP1A和/或HAP1B,可用于HAP1的研究;针对HAP1A/HAP1B氨基末端多肽抗体和HAP1B羧基末端多肽抗体可替代针对HAP1中间段多肽抗体。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解析左半肝Glisson系统的立体空间解剖结构及三级分支走行分布情况,为左半肝实施精准肝切除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20例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无病变肝脏标本进行应用解剖观察,重点对左半肝Glisson系统的立体空间解剖位置进行形态学观察,采集并分析左半肝Glisson系统各区域三级分支数目及走行数据。结果 左半肝Glisson系统主干(G左主)呈弓型走行,长度为(3.10±0.76)cm;右半肝Glisson系统主干(G右主)与G左主的夹角为175.70°±11.54°,G右主与肝十二指肠韧带(G肝总)的夹角为107.60°±13.82°,G左主与G肝总的夹角为76.70°±17.36°。左半肝Glisson系统的Ⅱ、Ⅲ、Ⅳ段区域三级分支总的数目呈3~8支不等,其中3支型、8支型各占1/20、4支型和6支型各占4/20、7支型占2/20,5支型占8/20;但Couniaud 八段S2区域的分支有且只有1支。结论 左半肝Glisson系统立体空间解剖位置、各区域三级分支数目及走行并不完全符合Couinaud 八段之描述,且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术前掌握左半肝Glisson系统的内部立体解剖结构,特别是三级分支数目及走行,是实施精准肝切除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49.
目的目的探讨胎盘免疫调节肽(PIP)联合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胎盘免疫调节肽(PIP)联合化疗药物体外与S180、K562细胞接触,观察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观察对接种S180或FC瘤细胞小鼠,肿瘤重量和转移结节数.结果PIP与化疗药物联合作用明显抑制S180、K562细胞的增殖.体内实验结果显示:环磷酸胺单独使用的抑瘤率和转移率为23.7%和20%,与PIP联合作用为58%和6.7%。结论PIP与化疗药物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对肿瘤细胞有明显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50.
护士长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护士长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方法对北京市4所二级综合医院的92名护士长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长工作主要压力源来自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最大的压力源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护士长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护士长工作压力源除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与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因子无相关性外,其余均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护士长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常模,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常模;护士长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而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无明显相关。结论护理管理部门应重视护士长工作压力源,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引导护士长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