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目的 探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与地西泮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法,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右美托咪定组)与地西泮(地西泮组)后房颤发生率。结果 纳入207例患者,其中男150例、女57例,平均年龄(62.02±8.38)岁。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患者53例,术前应用地西泮患者154例。匹配前两组高血压患者占比、吸烟患者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1∶1倾向性匹配后,两组各纳入53例患者,两组数据分布均匀。匹配后,右美托咪定组术后房颤发生率较地西泮组低[9.43%(5/53)vs. 30.19%(16/53),P=0.007]。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死亡,术后主要不良事件无明显差别,且右美托咪定组监护室停留时间[(21.28±2.69)h vs.(22.80±2.56)h,P=0.004]及机械通气时间[(18.53±2.25)h vs.(19.85±2.01)h,P=0.002]...  相似文献   
222.
盆底重建手术中传统术式与新术式应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盆底重建传统术式的定义和复习盆底重建传统术式与新术式的RCT研究结果.传统术式是指非应用网片添加的盆底重建手术,主要指全子宫切除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新术式是指使用人工合成和捐赠者的移植物来进行的盆底重建手术.对于重度前盆腔脏器脱垂大多数RCT研究结果提示应用新术式解剖学效果好于传统的阴道前壁修补术.各种术式的解剖学...  相似文献   
223.
背景:对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需要在行二尖瓣人工瓣环置入治疗时同期处理心房颤动问题,迷宫Ⅲ型手术虽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金标准,但其安全性遭到质疑。 目的:评价人工瓣环置入和迷宫Ⅲ型手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环扩张伴发心房颤动的安全性。 方法:纳入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心房颤动患者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治疗,试验组(n=21)施行二尖瓣成形和迷宫Ⅲ型手术,对照组(n=22)仅施行二尖瓣成形。 结果与结论:①术中安全性指标:试验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血红蛋白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 0.001),两组尿量无差异。②术后安全性指标:试验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临时起搏器应用比例和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间二次开胸止血率、脑卒中发生率无差异。③术后疗效:试验组术后当天与出院时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01)。出院时,两组心功能均恢复为NYHA Ⅰ级或Ⅱ级,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反流均在微量或轻度以下,三尖瓣均关闭良好,两组间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无差异,但试验组跨二尖瓣A峰和跨三尖瓣A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01)。结果说明人工瓣环置入和迷宫Ⅲ型手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瓣环扩张伴发心房颤动在围手术期安全有效。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24.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MMI) 会导致颅内大面积梗死并继发严重的脑水肿, 其发病进展迅速, 通常会导致死 亡。由于保守治疗的局限性, 去骨瓣减压术 (DHC) 逐渐成为临床上更好的选择。近年来, 多项研究证实了 DHC 治 疗 MMI 的有效性。早期手术治疗可使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 功能性预后得到改善, 并且不会增加致残率。然而关 于手术治疗仍然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 MMI 的早期诊断、 DHC 治疗 MMI 的应用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 综述。  相似文献   
225.
目的分析术后病理确诊的高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和术中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94年~2006年间高危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诊刮结果、术中医生肉眼对肌层浸润的判断与最终病理结果间的异同,分析高危患者术中术前漏诊和误诊的比率,以及诊断的准确率。结果20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52例(25.9%)为高危型。其中39例患者为高危组织学类型,术前刮宫诊断符合率为56.4%(22/39)。23例患者存在深肌层浸润,术中肉眼对深肌层浸润判断的准确率为47.8%(11/23)。201例患者中35例术前判断宫颈受累,其中只有10例(28.6%)在术后病理中得到证实。52例患者中术前术中诊断为中低危型的比率为30.8%(16/52)。201例研究对象中对高危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2%(36/52)与89.9%(134/149)。结论高危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其如何提高术前及术中病情评估准确性有待探讨。术前诊刮和术中的诊断与其最终的病理检查间存在较高的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226.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8例因中期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入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手术孕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术后病理结果、分娩结局。结果18例患者手术均为腹腔镜,无中转开腹,无手术及麻醉并发症,患者平均年龄(30.5±3.0)岁,孕周(16.0±5.0)周,手术时间(61.0±19.0)min,术中出血(8.4±5.0)mL,术后住院时间(1.8±1.0)d,最终18例足月分娩,其中剖宫产7例,阴道分娩11例,新生儿均无窒息、畸形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中期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安全有效,效果显著,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作为常规技术进行开展。  相似文献   
227.
迷走神经刺激术控制癫痫发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癫痫的患病率为5‰~10‰,而大约50%的癫痫病人的发作不能被充分控制或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如嗜睡、共济失调、注意力分散等。各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在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 VNS)之前已在临床应用。这些治疗包括癫痫外科、小脑刺激术、丘脑刺激术等,但是并非所有患者均适合应用这些治疗方法。左侧迷走神经刺激术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治疗癫痫新方法,在动物试验基础上通过埋藏在颈部的植入性神经控制辅助系统(Neurocybernetic Prosthesis,NCP)发出电信号刺激迷走神经以治疗癫痫,其副作用可以通过调整刺激发生器得到控制,该治疗对于成年人癫痫中复杂的部分性发作有明显控制效果。至1997年6月,世界范围内已有1000人以  相似文献   
228.
目的总结心脏黏液瘤围手术期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8年2月至2004年10月我院共收治心脏黏液瘤80例,手术治疗79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经股动脉取瘤栓术1例。结果1例术前发生急性肺动脉栓塞死亡;79例接受手术,均治愈出院,其中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随访70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无黏液瘤复发,死亡1例(非心脏原因)。结论尽早正确诊断、术前及术后密切监护和及时手术是心脏黏液瘤围手术期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9.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对20例重度AS患者因瓣膜置换术后出现LCOS行IABP辅助治疗.比较IABP置入前后血流动力学、尿量变化及多巴胺用量情况.结果 全组无围术期死亡,均治愈出院.应用IABP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尿量明显增加(P〈0.01),多巴胺用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 IABP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瓣膜置换术后LCOS有效.  相似文献   
230.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近年研究表明,PCOS不仅存在生殖轴功能紊乱和生殖功能障碍,而且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如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及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发病率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