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6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目的:探究蘘荷根茎乙醇提取物的抗炎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以70%乙醇为溶剂对蘘荷根茎回流提取制得提取物,测定其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PLC-Q-Orbitrap MS)鉴定其化学成分;MTT法测定蘘荷根茎乙醇提取物对RAW264.7细胞和L92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脂多糖(LPS)对RAW264.7细胞进行诱导建立体外炎症模型,通过NO检测试剂盒、ROS检测试剂盒、ELISA、免疫印迹法检测其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释放量、活性氧(ROS)水平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探究蘘荷根茎乙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蘘荷根茎乙醇提取物富含酚类成分[(15.07±0.13)mg GAE/g],鉴定出酚类化合物为L-酪氨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4-甲基水杨酸、对羟基安息香醛、咖啡酸、香兰素、对羟基肉桂酸、白果新酸;蘘荷根茎乙醇提取物在31.3、62.5、125、250μg/mL时对RAW264.7和L929细胞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NO、IL-6、TNF-α和ROS含量显著升高(P<0.01),iNOS表达、P38、JNK、ERK、IκBα的磷酸化表达以及细胞核NF-κB p65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IκBα和细胞质NF-κB p65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蘘荷根茎乙醇提取物31.3、62.5、125、250μg/mL组NO、IL-6的释放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蘘荷根茎乙醇提取物62.5、125、250μg/mL组ROS水平显著降低,iNOS表达、JNK、ERK、IκBα的磷酸化表达以及细胞核NF-κB p65表达显著下调,细胞质NF-κB p65表达显著上调(P<0.01);蘘荷根茎乙醇提取物125、250μg/mL组IκBα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蘘荷根茎乙醇提取物250μg/mL组TNF-α的释放量明显降低和P38的磷酸化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蘘荷根茎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LPS诱导的MAPK和NF-κB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2.
目前临床上对于肝癌患者的肝功能评估和治疗相关的预后预测仍以Child-Pugh评分为主,但在实施“精准医学”的年代越显其存在着明显不足之处。本文就近年来利用ALBI分级(白蛋白-胆红素分级)在接受不同方式治疗的肝癌的患者的疗效评估、预后预测方面的应用、ALBI分级的优、缺点加以总结,并将近年来将其应用于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3.
<正>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属于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消化性溃疡[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且男性多于女性[2]。该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上腹疼痛、反酸、嗳气等。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是其主要原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GU患者胃黏膜中Hp检出率高达70%以上,Hp会削弱胃壁的自我保护能力,破坏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的抵抗力下降[3-4]。  相似文献   
184.
目的:探讨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对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围术期指标、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Form, ASES)、肩关节功能评分(Shoulder UCLA Function Score, UCLA)、肩关节活动度等。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ASES评分、UCLA评分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ASES评分、UCL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结论:临床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用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相比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疗效更佳,术后愈合速度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均更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