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评估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活检后的快速出针病人翻转时间方法对气胸发生率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了这项研究,所有病人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完成201例CT引导  相似文献   
22.
易潮方  方永华  陈柱 《吉林医学》2015,(8):1564-1565
目的:探讨研究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原因。方法:选择急性胰腺炎患者198例,其中150例初发者作为对照组,48例复发者作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复发率最高的时间段是在距初次发病1~6个月内,有22例,占45.83%;其复发的主要因素是胆源性因素,而且试验组因该病因致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高脂血症明显低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因乙醇、不当饮食和其他因素致病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重症胰腺炎发生率、手术率以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与胆源性疾病以及高脂血症息息相关,为降低其复发率,需提前做好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基于课堂的学习(1ecture.basedlearning,LBL)教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07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124人分2组进行PBL教学(57人)及LBL教学(67人)。PBL组通过分组一给出病例一提出问题一建立假设一收集资料一论证假设一小组总结6个阶段教学。LBL组以教师为授课主体,利用多媒体、课件、挂图、模型、标本等进行课堂讲授,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最后通过读片测验、闭卷考试及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统计数据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BL组考试读片成绩[(82.4±14.8)分VS(74.5±9.7)分]和病例分析成绩[(13.9±5.1)分VS(10.2±6.1)分1高于LBL组(P≤0.05),调查发现PBL组学生认可PBL教学。结论PBL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受到学生欢迎。其带来新的教学观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  相似文献   
24.
目的本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容积MR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MR-HIFU)消融对有症状子宫肌瘤病人治疗的安全性和技术可行性。方法 33例病人的36个子宫肌瘤接受了容积MR-HIFU消融治疗,通过比较非灌注容量  相似文献   
25.
26.
童敏  陈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7):4361-4364
背景:兔VX2肝癌模型肿瘤呈膨胀性浸润性生长,血供丰富,具有与人类肝细胞癌极为相似的病理学及影像学特征,是较理想的用于影像实验研究的肝癌模型。 目的:建立VX2兔肝癌模型,比较开腹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两种不同方法的优劣。 方法:将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 2 组,传统开腹法组开腹直接包埋肿瘤颗粒,改良开腹包埋法组开腹穿刺注入肿瘤颗粒。比较两种不同植瘤方式肿瘤的生长特点,用超声监测肿瘤生长。 结果与结论:两组接种成瘤率均为100%;单发率分别为50%、90%;异位种植率分别为50%、10%,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 .05)。建模后2周内死亡率分别为33%、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证实,改良开腹包埋法对肝组织的损伤小,手术时间短,重复性好、模型性质稳定,是可推荐的建立兔肝癌模型方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透析通路中心静脉狭窄(CVS)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和经皮支架植入术(PTS)治疗的近中期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发生CVS的血液透析患者4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TA治疗组26例和PTA+PTS治疗组1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通路管径变化情况;随访术后1、3、6个月透析通路的开放情况及开放时间。 结果:术后相关症状均在1周内改善,治疗后通路直径较治疗前均增宽;PTA治疗组的初级开放时间为(5.17±1.54)个月,高于PTA+PTS治疗组的初级开放时间(3.57±1.71)个月;PTA+PTS治疗组的腔内干预次数为(1.93±0.47)次,高于PTA治疗组的(1.35±0.5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TA治疗组1、3、6个月的初级开放率分别为96.2%、80.7%、69.2%,辅助初级开放率分别为100%、92.3%、92.3%;PTA+PTS治疗组1、3、6个月的初级开放率分别为92.9%、64.3%、14.3%,辅助初级开放率分别为100%、100%、85.7%。两组的初级开放率和辅助初级开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透析通路CVS的治疗首选单纯PTA,当出现PTA抵抗或频繁复发时,可以考虑植入支架。  相似文献   
28.
本文作者以在校七年制医学生的身份调查发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现行的机能实验教学体系(包括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实验)虽然在训练七年制医学生科研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尝试,但仍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作者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会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思考,并设想建立一种"组织课外科研小组,开放机能实验室"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9.
影像医学的发展与影像技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近些年,随着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CT(Computed Tomography)的成像速度逐渐增快,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们对CT的诊断要求也随之增高,不仅需要了解以大体病理解剖为基础的单纯形态学改变,更需要影像学检查能够以细胞、分子水平生理生化的变化米反映功能和代谢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30.
神经调控技术基于皮质修复机制,通过电或化学方法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大脑皮质,影响神经元兴奋性,辅助神经网络重建,促进功能恢复。经颅直流电刺激和经颅磁刺激技术近年来在吞咽障碍康复中被广泛应用,且疗效显著。吞咽障碍患者可根据大脑皮质受损情况,选择适宜的恢复模型,通过电极部位、频率的选择,实施不同的神经调控干预策略,兴奋、抑制或调控大脑目标皮质,从而改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