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术后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远端胃癌D 2根治术治疗的7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予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术后拔管时间、正确回答问题时间、睁眼时间,以及两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2.11%(3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28/38)(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正确回答问题时间、睁眼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远端胃癌D 2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良好,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拔管时间,促进其麻醉后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2.
为了了解武汉地区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为开展弓形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我们于1984年11月至1985年3月,对武汉地区密切接触家畜的人群及部分非密切接触家畜的人群进行了弓形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调查对象 密切接触人群系武汉市郊东西湖区牛奶公司某牛奶场职工及武汉市郊东西湖区养殖场牲猪饲养人员共309人,非密切接触人群系武汉市城  相似文献   
43.
“鸽子肺”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鸽子肺”1例杨晓丹1陈晓林2陈巨坤3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31岁。养鸽8年。因咳嗽、痰中带血、气短2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无肺结核史。查体:体温365℃,两肺叩听诊未见异常。通气检查提示肺通气储量轻度不足。白细胞总数75×109/L,嗜酸细胞总...  相似文献   
44.
路鹏飞  张健  陈晓林 《当代医学》2021,27(6):136-137
目的 探究经皮穿刺下应用髌骨针加钛缆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53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切开组(n=30)和经皮组(n=23).切开组在髌骨正中切口下应用髌骨针加钛缆内固定治疗,经皮组在应用髌骨周围做有限切口下应用髌骨针加钛缆内固定治疗.分别在术后1、3个月依据Bostman评分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53例均获随访,治疗1个月后,经皮组运动范围、疼痛、辅助物、打软腿、爬楼梯及总分均优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经皮组运动范围、辅助物及总分均优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切开组临床疗效优于切开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皮髌骨针加钛缆治疗手术创伤小,周围组织损伤小,可在早期进行膝关节的伸屈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但不能很好清除碎骨块,有待在后期的研究探索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5.
李文宪是澄江针灸学派门人,民国时期广西重要的针灸医家,对针灸术研究甚多,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收集和整理研究表明,李氏撰写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7篇、医案7则,集中体现了他的针灸学养和临床治验。其专著影响甚大,在大陆和港台均得以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46.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0例输尿管上段阴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USL治疗为A组,同期采用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B组。 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手术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5.00%、77.50%,明显低于B组的97.50%、100.00%(χ2=3.9139,P=0.0479;χ2=10.1408,P=0.0015), A、B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采用USL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均为有效的治疗措施,USL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是手术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低,需要辅助其他方式治疗;由此,在临床实践中要根据患者结石大小、部位、梗阻程度、肾积水量、炎性息肉包裹等术前检查结果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7.
〔摘 要〕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0 月至 2021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根据 用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维持;观察组给予七氟醚联合 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间的免疫球蛋白 G(IgG)、分化簇 3+(CD3+ )、CD4+、CD8+ 水平、CD4+ /CD8+ 比值、一氧化碳(NO)、收缩压(SBP)、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平均动脉压(MAP)、 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 IgG、ACTH、CD8+、NO、CD3+ 水平和 CD4+ /CD8+ 比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d 观察组患者的 IgG、CD8+、CD3+ 水平和 CD4+ /CD8+ 比值高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CTH、NO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麻醉诱导前(T0) 两组患者的 SBP、HR、MAP、SaO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麻醉维持后(T1)1 min 观察组患者的 SaO2、MAP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麻醉维持后(T2)30 min 观察组患者的 SBP、HR、 SaO2、MAP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中采用七氟醚联合右美 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的效果良好确切,可有效维持患者术中循环稳定性,减轻手术应激及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Delphian淋巴结与各临床、病理学因素的相关性,为评估手术范围和判断预后提供临床资料,进一步明确其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调研针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首次手术的经术中冰冻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69例患者.根据其Delphian淋巴结是否检出及是否转移分别分为两组,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别对其临床病理学因素进行x2检验或t检验.结果 在已检出Delphian淋巴结的病例中,根据Delphian淋巴结是否转移分为未转移组和转移组,结果示在性别、年龄、肿块大小、桥本氏甲状腺炎及中央区其他淋巴结(COLN,不包括Delphian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多灶性病例为21.05% vs 57.14%,P=0.047;脉管浸润病例为10.53% vs71.43%,P<0.001;COLN转移率为65.79% vs 14.29%,P=0.011;COLN转移数为(0.84±1.48)vs(3.86±3.08),P<0.001.由此说明两组在多灶性、脉管浸润及COLN转移概率及转移数目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对PTC患者行CD43和D2-40免疫组化标记,可以清晰识别脉管轮廓,脉管侵犯的检出率为17.39%.根据是否存在脉管侵犯,将其分为两组,对比分析其TCLN检出数目(包括Delphian淋巴结)、TCLN转移数目及TCLN转移率,结果示两组清扫的TCLN检出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CLN转移数目[(0.74±1.83)vs(4.50±2.20),P<0.001]和转移比率(29.82%vs 100.00%,P<0.001)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 Delphian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其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更大.故建议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清扫术,并结合病史及术前影像学检查仔细评估,选择性行颈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另CD34和D2-40可作为评估PTC患者脉管侵犯的重要指标.而出现脉管侵犯的患者,其中央区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数目及比率及发生远处转移的可能性均相应增加,故应根据病史及术前影像学检查适度扩大手术范围,加强术后随访,以尽可能降低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SHANK3,UBE3A等热点基因拷贝数变异(CNV)与孤独症的相关性.方法 对75名孤独症患儿及112名健康父母和30名正常对照进行研究,利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及全基因组芯片重点对22q13区域(SHANK3基因)、15q11-13 (UBE3A,GABRB3基因)、15q13微缺失区域及CHRNA7基因、16p11微缺失区域等区域进行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异检测.结果 ① MLPA分析显示,75名孤独症患儿有6名存在22q13区域的SHANK3基因第15外显子杂合缺失(8.0%,6/75),正常组缺失率为1.4%(2/14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6名SHANK3杂合缺失的患儿及6名正常对照进行全基因组芯片分析显示,孤独症患儿CNV变异总数和所涉及的染色体长度都远远高于对照组,在第1,9,15,16,21,22号染色体CNV变化较大.结论 高通量全基因拷贝数变异研究有助于孤独症研究,22q13及SHANK3基因可作为孤独症热点区域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50.
陈晓林  鲁开文  周建雄  覃晓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422-2423,2425
目的分析影响婴幼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失败的因素,提高婴幼儿肠套叠空气灌肠的整复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婴幼儿肠套叠127例,X射线下空气灌肠整复对所有患儿的整复率与病程、套叠部位、套头大小及回缩情况、全身状况(发热、脱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27例患儿中空气灌肠整复成功99例,成功率为78.0%,失败病例均经手术整复。病程小于或等于48 h者整复成功率为83.3%(50/60),>48~72 h为73.1%(49/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套叠部位在横结肠中段近侧者整复成功率为84.0%(63/75),结肠脾曲至乙状结肠者整复成功率为69.2%(36/5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复加压套头大小无变化者难复位,患儿病程长(>48 h),全身情况差、有发热、脱水程度重者难复位。结论充分掌握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特征,临床医生与放射科医生共同协作,尽早进行空气灌肠既能明确诊断,又能提高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