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预输血患者常规检测Rh血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钧  陈方祥  刘林  刘建忠  袁玲  何静 《重庆医学》2003,32(3):359-360
目的:了解临床预输血患者常规检测Rh血型在用血安全方面的意义。方法:用盐水抗-D血清检测Rh血型。结果:6128例预输血患者中Rh阴性患者18例,阴性率为0.29%。结论:预输血患者常规检测Rh血型对防止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综合评估间接法和双抗原夹心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酶标诊断试剂盒的质量。方法 以4对8种试剂(同一厂家间接法和双抗原夹心法配对)对100份人血清样品分别进行对比实验,阳性结果以蛋白印迹法(WB)确认。结果 间接法的敏感性、功效率和阴性预示值范围分别为97.97%~100%,93.49%~98.04%,97.05%~100%,有2种试剂存在不同程度上的HIV抗体阳性漏检,双抗原夹心法的敏感性和阴性预示值均为100%、功效率值范围为96.15%~100%,测试中未发现假阳性。结论 双抗原夹心法试剂多项质量指标均明显优于间接法试剂。  相似文献   
93.
输血前血液5项传染指标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统计分析了 13884例病人输血前 5项传染病指标 ,发现 5项检测指标的阳性率是 15 .4 %。说明输血前检查是预防输血感染疾病和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4.
围术期中降压药的选择常规方法首先用降压利尿剂,第二阶段再用β-阻滞剂,甲基多巴或利血平与利尿剂合用。第三阶段再加用肼苯哒嗪。可是最近对于Ca~(2+)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等的应用有所增加。然而最佳方法是在充分了解病情和降压药的药理作用基础上选择用药。例如脑血管障碍者选用血管扩张药,禁用利血平,并注意用药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者可选用β-阻滞剂,禁用肼苯哒嗪。心功能不全者可选用降压利尿药。肾脏损害可  相似文献   
95.
<正>我院自1992~1994年对25例创伤、宫外孕等内出血病人进行自体血回输,观察血液学参数的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97.
根据报道,每年大约有250万人死于暴力和交通事故,占总死亡人数的12%,暴力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30%~40%是由于患者严重出血引起的[1].对出血患者的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减少死亡人数,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8.
血小板制备与输注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输血在治疗以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学者在观察血小板在制备和保存过程中的变化时发现,用白膜法制备PC_s,保存液中加入醋酸,水平震荡保存较好,并对血小板在保存期间的变化及临床应用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99.
肝移植术是外科尖端手术之一,用血量大,85年报道术中用血最多达251单位。近几年已减少到平均7.1单位。手术的成功要有足够的血源,良好的技术,辅助药的应用。同时也要注意输血可能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100.
术中自体血回输有关凝血纤溶研究现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近年动物实验和创伤病人自体血回输中有关凝血与纤溶以及自体血回输的适应症、方法等进行了概述。指出胸、腹腔血中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bg)、FⅧ、FⅤ、FⅪ、凝血酶原、FⅦ、FⅩ、和FⅪ等显著下降,凝血活性极度降低,自体血回输后以上参数都能在短期内恢复正常范围。对污染血回输的临床应用及癌肿病人的自体血回输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