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及其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忠  陈方祥  何静  罗梅 《重庆医学》2007,36(24):2484-2485
目的探索血小板抗体的产生规律及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检测非滤过组(A组)和滤过组(B组)患者血4、板HLA抗体和HPA抗体,以CCI评价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A组HLA抗体阳性率为56.67%(17/30),HPA抗体阳性率为16.67%(5/30),血小板输注无效率为46.67%(14/30);B组HLA抗体阳性率为13.33%(4/30),HPA抗体阳性率为10.00%(3/30),血小板输注无效率为13.33%(4/30)。两组比较,HLA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注滤除白细胞的机采血小板,难于减少血小板HPA抗体同种免疫的发生率,但可以减少血小板HLA抗体同种免疫的发生率,提高血小板的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部分外周血白细胞去除(LCAP)后内毒素血症犬血浆中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变化,探讨去除白细胞对内毒素血症犬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杂种犬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清脂肪酶(LPS)组(L组)、假 LCAP组(S组)及 LCAP处理组(T组),每组10只。L组仅经静脉输注2 mg/kg LPS建立内毒素血症犬模型,不行LCAP;T组在建模后12~14 h使用自动连续血流血细胞分离机进行LCAP;S组建模后12~14 h行假LCAP(将去除的终产物回输入体内)。观察建模后12、36 h各组动物血浆中的TF及TFPI水平,并计算TF/TFPI值。结果在36 h时,与 L组及 S组比较,T组犬 LCAP后血浆中TF水平明显降低(P<0.05),TFPI水平明显升高(P<0.05),TF/TFPI值降低(P<0.05)。而 L组与 S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 LCAP可降低血浆中TF/TFPI值,从而改善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3.
(一)对 犬动静脉血中血小板数的影响从实验中给动静脉注射少量氟碳乳剂之后,可引起血压急剧下降和肺动脉压升高,经一段时间后始渐恢复正常。Sloviter等(1970,1983),Lau等(1975)及Colman等(1980)均曾提到氟碳可促使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数减少。本文旨在观察动、静脉血中血小板计数,在注射本所配制的氟碳乳剂后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34.
输血相关疾病已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为了防止或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国外许多国家大力开展自体输血.在外科领域,对择期手术患者采取术前预存自体血后再手术.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手术患者都可以参与自体血输血,减少同种血的应用。备血期间应用铁剂和红细胞生成素等,可使存血量增加.一些学者还研究了人们关心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项目。  相似文献   
35.
抢救多发性骨折伴巨大内出血后MODS成功1例*63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何静陈方祥王爱民本院于1994年8月16日收治1名车祸后多发性骨折病人,内出血10000余ml,相继出现呼吸、中枢神经、血液动力学、心血管、肾脏、肝脏等多器官...  相似文献   
36.
1例艾滋病患者漏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玲  陈方祥  刘建忠 《重庆医学》2003,32(3):258-258
艾滋病 (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HIV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 ,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 ,甚至肿瘤 ,最终导致死亡。在我国多数地区 ,由于AIDS发病率仍然很低 ,对此病没有足够的认识是造成漏、误诊的主要原因 ,不仅病人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 ,而且还存在HIV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 ,在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将本院收治的 1例典型病例介绍如下。患者 ,男 ,5 3岁 ,重庆市人。因发热 (体温 39℃左右 )、咳嗽、咳痰 2个月余 ,腹泻 7d(每日 5~ …  相似文献   
37.
库存血血液流变学及生化指标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血液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是影响血液质量的重要因素。为确保对患者有效的输血治疗、降低副作用、提高库血的利用率,对库存血的质量进行动态检测,了解库血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自体输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运用范围也日渐广泛,尤其是对稀有血型更具有临床意义.本院近期为2名Rh0(D)阴性孕妇术前进行预存自体血,术中回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疗效,探讨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对比61例(109例次)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观察前后临床疗效。结果(1)输入新鲜血小板后24h内,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2)不同类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不同,淋巴瘤患者有效率为88.2%,白血病患者有效率为61.1%;(3)不同体重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不同,随体重增加,有效率降低;(4)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随输注次数增加而下降,有无并发症是影响血小板输注的一个因素。结论血小板输注是防治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临床上血小板输注治疗应考虑个体化,减少重复输注,提高血小板有效输注率。  相似文献   
40.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tic peripher-a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PBSCT)是多种血液病和实体瘤的有效治疗方法[1,2].近年来,本院采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获得成功.我们对2名AB0血型不合患者移植后的血型转变进行观察,为临床输血提供相应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